纳西人读道德经之五十八为什么说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837445.html
第五十七章[经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jì)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白话]以清静无为的正道治国,以出奇制胜的方法用兵,以无所事事的智慧来打理天下。我怎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根据如下:天下忌讳越多,人民就越贫穷;人们利器越多,国家就越昏乱;人们技巧越多,奇物就多出现;法令繁多显明,盗贼就多增加。所以圣人说:“我无所作为而人民自行教化,我爱好清静而人民自己端正,我无所事事而人民自然富足,我没有贪欲而人民自我淳朴。”

[品读]

治国要正,用兵要奇。《道德经》第39章中说“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这里的“一”就是清静无为之“道”,“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也就是“以正治国”的意思。正和邪是一对矛盾。自古无邪不显正,正邪不两立,但邪不压正,正义终将战胜邪恶。为什么说“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惧”?因为《春秋》充满了正的能量,洋溢着正的气息。经济是政治的基础,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先进的思想文化教育,是经济繁荣健康、政治清明通达和军队正义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文化与思想教育就有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治理国家,建设经济与发展文化,首先是使人民受到优质的教育,从而人心向善,国风民风纯正。“正”有正能量、正义、正派、正规、正常、正面的意思。军事国防也是如此,古代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一支军队是否正义之师,其思想作风是否正派,是这支队伍能否取得胜利的前提。如驻港部队就不愧“威武文明之师”的光荣称号。“以正治国”就是以身作则,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用正当公平不偏不倚的方法管理国家。中国人最讲究一个“正”字,文天祥的《正气歌》流芳千古,身正不怕影子斜,做人要堂堂正正等。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还是一个“正”字。用兵与治国有所不同,“兵者,诡道也。”用兵之道在于变化莫测、神出鬼没、出其不意。如《长征组歌》里所唱的“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兵不厌诈,用兵是一种诡秘、奇诈的行为,要想奇法、设奇计、出奇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出奇制胜。我们反对战争,但不等于可以避免战争。战争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是不得已而采取的下策。“凡伐国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胜为上,兵胜为下。”“以奇用兵”,不是为腐败的执政者出谋划策,而是为人民利益代言、为正义之师设身处地着想。年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区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向各战区授予军旗发布训令,宣布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就是“以正治国,以奇用兵。”我国取消农业税,实施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是“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第48章曰过:“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这3句话得益于正反两方面的资料,一是历史流传下来的历朝历代治国失误的教训,二是圣人的教诲和以身作则的范例。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治国理政即是“以正治国”,执政者先求自正,正己而后正人正家正国,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上边正下边自然正了。儒家以诚意正心作为领导人的必然修养,内圣外王、修齐治平都是这个意思。忌讳多了,人们缩手缩脚,聪明才智被压抑和闭锁,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不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最终老百姓就越贫穷,生活就越困难。故俗话说的“天无忌,地无忌,样样无忌百无忌,老子农夫动土大吉利”亦不失为破旧立新之举。利器多了,人民借此牟利,彼此勾心斗角,国家难免昏乱。技巧多了,人民求心求变,花样层出不穷,邪僻怪事日增,不靠谱的事就越多。奇物如兰花、普洱茶、黄龙玉、乌木、房地产、古玩字画等;奇事如过去裹小脚成三寸金莲,现代富人圈流行的成人对着乳头喝人奶,人体盛宴等,这些怪名堂越多,人们越是乐此不疲,争个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社会风气不正,法令越繁多越严苛,犹如天罗地网,无人可以幸免,大盗小贼丛生,违法犯罪与日俱增,黑恶势力横行霸道(如昆明恶霸孙小果之类),作奸犯科的贪官污吏、失去良知的盗贼就纷纷而起。就有了徐才厚的“三个带头”:带头腐败、带头享受、带头卖官,过着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糜烂生活。因此,圣人说,我好静无为、无事无欲,所以民心自觉顺化,民风端正,自然淳朴,自产自富奔小康。主张清静无为,并非空穴来风,亦非闭门造车,而是针对世态进行冷静地观察思考后提出的。执政者所谓的“有为”,就是人间动乱不安的根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事即是好事。有些多事之人、多事之君、多事之臣,足以坏事败家、亡国亡命。例如秦始皇,那么大的能耐,那么有作为,统一了六国,实现了“车同轨、书同文、度同制、行同伦。”却只传到秦二世胡亥,秦朝总共才维持了15年便“寿终正寝”。清末没有昏君侫臣却终于灭亡。所以事必躬亲、刚愎自用的领导注定是要失败的。当年的计划经济何等负责有为,何等辛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实践证明根本行不通了,最终为时代所淘汰,被市场经济所代替。故执政者宜粗不宜细,规定越多越细,民生就越困难,百姓就越贫穷。“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烦恼是想出来的,健康是走出来的,病是吃出来的。”圣人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皆来自悟道行道。从道的角度来看,一切有为、好动、有事、有欲,最后都会归于虚无,既然如此,又何必自寻烦恼呢?专栏作者:玉龙县政协余建洋

主办单位:玉龙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罗丽霞

初审:李佳健

终审:和云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bgamepower.net/wmgn/152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