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医生彭洋 http://m.39.net/pf/a_4305597.html
抓鱼大家都见过,但钓鱼能钓出抓鱼的场面,你见过吗?这和钓技或者饵料没有太大关系,主要是得有鱼,而且这些鱼还必须是饿坏了的,才能体现出疯狂进食的场面。
就在本月中旬,这样的场面就被一位钓友拍到,当时他正在四川升钟湖钓鱼,没成想却遭到某种鱼疯狂抢饵,只要鱼食入水,就立马光光,当然也钓上来不少鱼,粗略统计,短短半小时,就有将近30多条鱼被钓起,鱼口猛的时候,上一条鱼只需几秒钟,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但从视频上来看,这些鱼的种类都比较单一,眼尖的朋友肯定会看出一些端倪,因为这些鱼其实并不是本地物种,而是一种叫做太阳鱼的外来鱼种,个体小的在50克左右,大的也不过克上下,差不多二两这样子,无论是大还是小,它们长的都很肥硕,看样子过的还比较滋润。
钓鱼人揭开太阳鱼的面纱
无独有偶,去年五六月份的时候,也有新闻报道,四川多个大型水库发现太阳鱼的踪迹,并且得到四川省水产局渔政处负责人的回应,表示虽然有太阳鱼出现,但整体数量并不算庞大,暂不会泛滥成灾,在未来也会加大对外来物种在内的各类水生物种群的监测评估工作。
即便如此,很多钓鱼人都在当地水库中钓到了太阳鱼,根据地域不同,很多个体都在二三两上下,当然数量也不在少数,比如有钓鱼高手在双流河道中,短短几个小时就钓到多条,据钓友介绍,这些太阳鱼吃口凶猛,抢食激烈,完全没有本土鱼种那样胆小羞涩,并且在四川很多大型水库都发现它们的身影,种群数量似乎有爆发性增长的趋势。
还是以升钟湖为例,它是位于四川南部县西北部的人工湖泊,主航道长达千米,湖面最宽处约3.8千米,最深可达多米。湖中鱼类资源丰富,不仅数量多品种也可观,即便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地方,太阳鱼依然能够后来居上。
从钓鱼人的鱼获就可以看出端倪,因为现在钓到的草鱼,鲤鱼等本土鱼种,和几十年前相比,已经呈现大幅度减少的趋势,反观太阳鱼上钩的几率在不断上升,种种迹象表明太阳鱼或已站稳了脚跟,并逐渐成为主要钓到优势鱼种。
当钓友将鱼获传到网络平台之后,很多其它地方的钓友也遥相呼应,诸如湖北、湖南、福建、广东、广西、安徽等省份的野生水域,也都发现了太阳鱼,甚至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北方城市也零星发现了太阳鱼,按照这样的趋势,本土鱼类无疑面临着灭顶之灾。
日本深受其害
其实日本是最能领教太阳鱼带来的痛苦,以至于连地位至高无上的天皇,也为此公开向民众道歉,那么太阳鱼是如何做到的呢?
起底太阳鱼,还是要追溯到它的老家:北美,主要分布于美国南部及墨西哥北部,它们的体长一般都在十几到二十公分左右,最长不超过半米,体重在50~克,个别嘴巴大的能长到2千克。
不过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身披金属般的蓝色调,非常博眼球,所以它既能作为观赏鱼种,也能作为食用鱼种,为此上世纪60年代,日本皇太子明仁访问美国时,芝加哥市长就将美国普遍食用的太阳鱼,作为礼物送给了他,明仁尝过后大加赞赏,于是就将其作为优质鱼种,在国内大力推广。
在其后短短五六年中,太阳鱼被人为投放到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起先还大力繁育,但没多久就成为主流的鱼种了,活动范围也占据了日本境内25%的水域,直到年前后,其足迹已经到达日本东京皇宫的护城河内,疯狂程度可想而知。
有人会说,美国吃货能控制住太阳鱼,为什么日本吃货越吃鱼却越多呢?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太阳鱼是酒店餐馆中比较名贵的食材,民众也愿意为其买单,但架不住数量多,再加上吃货对其失去兴趣,所以才让太阳鱼成功上位。
而野外的太阳鱼更是达到泛滥成灾的程度,见过太阳鱼的朋友知道,太阳鱼最大的特点就是嘴巴非常大,大到和身体不成比例,带来的优势就是能吃,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只要嘴巴能装下,基本上来者不拒。连令欧洲人都头疼的麦穗鱼,也会在较量中败下阵来,更别说日本人喜爱的鳑鲏鱼,所以才让天皇为此事而内疚不已。
太阳鱼旅居我国30多年
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世界上很多其它国家都效仿日本,纷纷从北美人为引进太阳鱼,有的是为了观赏,有的是为了经济养殖食用,如今太阳鱼的足迹已经遍及亚洲、欧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等。
年,我国引入太阳鱼,分别在湖南、湖北、北京三地进行试养,由于其刺少肉嫩且鲜美,所以备受追捧,甚至成了酒店里的中高档水产品,再加上此时日本也在大力推广太阳鱼养殖,所以部分专家也呼吁大力引入培育养殖。
为此我国还在年成功解决了太阳鱼人工繁殖的技术问题,自此便开始了大面积地推广,经过3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太阳鱼已经遍布东南沿海地区,并有向内陆地区发展的趋势,其中四川就是重灾区。
早在年9月份,四川省农业研究人员在大竹县乌木滩水库捕获了9条鱼,但这些鱼还是让专家大吃一惊,因为不是本地鱼种,最后被鉴定为太阳鱼。后来被大众知晓的事件,就是去年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