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极简史

节假日白癜风专家会诊 http://m.39.net/pf/a_5777867.html

前几天,某品牌拍了一个广告片

用筷子吃他们高贵的玛格丽特披萨

引发了网络上的无数争议

“这种小棍子形状的餐具”

不是我吹

历史不长,也就几千年吧

殷商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筷子了

当时称作“著”

《史记·宋微子世家》上记载

“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就是说,纣王生活奢靡

筷子都要用象牙筷

他的臣子箕子觉得这样不行

太奢侈了,迟早要完

纣王的结局大家都知道,果然完了

到了汉代,筷子已经被普遍地使用了

当时流行竹木材质的筷子

常以漆涂之,非常精美

▲汉代木筷子

《汉书·张陈王周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周亚夫和皇上意见不合,闹了点矛盾

亚夫因此称病引退

有一天,皇上在宫中

叫来亚夫,请他吃饭

但是呢,只摆上了大块的肉

肉没有分割好,又不放筷子

亚夫心里就不高兴了:

你请我吃饭,居然不摆筷子

这不是在羞辱我吗,哼!

▲周亚夫

亚夫只好自己拿筷子

皇上看着他

说:“这样难道不能满足你的意思吗?”

亚夫赶紧脱帽跪地,向皇上谢罪

皇上说:“起来。”

亚夫于是快步走出宫殿

皇上目送他

说:“这种愤愤不平的人,不配做我的大臣!”

上居禁中,召亚夫赐食。独置大载,无切肉,又不置箸。亚夫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上视而笑日:“此非不足君所乎?”亚夫免冠谢上。

——《汉书·张陈王周传》

从这段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

请人吃饭却不摆好筷子

会让人感到羞辱,是一种非常失礼的行为

可见,在汉代,筷子已经是礼仪的象征

汉代也有用铁筷子的

《汉书·王莽传》中

就提到了一个用铁筷子吃饭的壮士

王莽夙夜连率韩博士言:“有奇士,长一丈,大十围,来至臣府,曰欲奋击胡虏。自谓巨母霸,出於蓬莱东南,五城西北昭如海濒,轺车不能载,三马不能胜。即日以大车四马,建虎旗,载霸诣阙。霸卧则枕鼓,以铁著食,此皇天所以辅新室。”

——《汉书·王莽传》

不过,铁筷子只是个别武夫奇士所用的餐具

并非主流

隋唐时期,筷子也被称为“箸”或“筯”

当时出现了金银制作的筷箸

并一直沿用到明清

金筷子也称作“金筯”

唐玄宗就很喜欢用金筯

他不但自己用,还送给臣子用

想和臣子分享用金筷子吃饭的快乐

这位幸运的臣子,就是宰相宋璟

▲宋璟

宋璟的业务水平非常优秀

于是唐玄宗决定送他一双金筷子

当时黄金餐具器皿被皇宫垄断

私造金器是犯法的

所以当宋璟听说皇上要送他金筷子

感到十分惶恐,不知所措

唐玄宗见状说:

“金筷子的重点,不是金,而是筷子,

是为了表扬你像筷子一样耿直刚正。”

宋璟这才受宠若惊地接过金箸

“宋璟为宰相,朝野人心归美焉,时春御宴,帝以所用金箸令内臣赐璟。”

——《开元天宝遗事》五代王仁裕

到了宋代,筷子已经融入到各种风俗之中

《东京梦华录》中

记录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风俗

“回鱼筯”

说凡娶媳妇,先起草帖子

两家允许,然后起细帖子

男方以网装酒瓶与大花八朵赠女家

女方,则用三五只活鱼和一双筷子,回赠男方

“女家以淡水二瓶,活鱼三五个,筯一双,悉送在元酒瓶内,谓之回鱼筯。”

——《东京梦华录》

在餐饮行业,也有筷俗

据《梦梁录》记载

南宋临安的面食店有个规矩:

客人进店坐定,服务员必须马上过来

拿着筷子遍问坐客,冷热随叫

服务态度五颗星

“每店各有厅院,东西廊庑,称呼坐次。客至坐定,则一过卖执箸遍问坐客。杭人侈甚,百端呼索取覆,或热,或冷,或温,或绝冷,精浇烧,呼客随意索唤。”

——《梦梁录》

明代时,由于“箸”与“住”谐音

而“住”有停止之意,有些人觉得不吉利

所以改“箸”为“快儿”

筷子的名称就这样传播开来

▲明代三件套

这个时期,筷子在形状上有很明显的发展

出现了“天圆地方”的款式

上部分为方形,下半部为圆形

▲明代梁庄王墓出土铜筷子,经典款式“天圆地方”

这样,不仅放在桌上不易滚动

夹菜时也不易打滑

真是太机智了

清代的筷子,制作工艺精巧,用尽匠心

筷子不仅是餐具,更是高雅的艺术品

《红楼梦》第四十回里

有一段对筷子的生动描写:

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

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按席摆下

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

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

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

刘姥姥用它夹鹌鹑蛋,滑溜溜的

左右不顺手,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随后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

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

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曾说:

“中华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

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发明了筷子,

如此简单的东西,

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

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

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

不怕高热,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

筷子,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既有好看的外表,又有有趣的灵

给筷子疯狂打call!

图片来自网络,参考资料:

钟芳《筷子琐谈》

高国籓《筷子古俗演变》

更多极简史

古埃及/翻白眼/西王母/绿帽子/煎饼

胡须/饮茶/洗澡/皇帝称呼

外卖极/美女脸/美甲/真·剁手

广告/月饼/锦鲤/快递

往期珍赏·珍品目录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柱子末端的风景,你了解吗?

在去看年度大展前,你或许该更了解他。

王希孟在画《千里江山图》之前,经历了什么?

投稿事宜:

请在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获取具体信息。

文博/历史/文化/展讯/馆舍推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bgamepower.net/wmyy/146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