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福利(点击?)
签到有礼珠宝百科新人福利
宝姐我终于把大型古装电视剧《谁先说爱你就输了》之《延禧攻略》大结局看完了!看完后竟有种失恋的感觉,因为实在是太不舍了!
要知道,自从《延禧攻略》开播后,微博的热搜几乎都被这个剧承包了,身边的朋友一见面就在聊剧情,听说还火到国外去了,不过于妈已经放话了,会有第二部来再续前缘,此刻我想为他拍烂手掌!
要说剧里最爽的情节,那必定是看璎珞修理小人,谁惹火了她,她就让谁领盒饭。
打怪升级,一路开挂,最后还喜提令妃一职,妥妥地成为全剧最大的赢家~
其实,近几年以清宫历史为背景的古装剧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掀起了一阵清宫文化的热潮。
△从早期的经典清宫剧《还珠格格》
△到近年来火遍全国的《甄嬛传》
△同期播出的《如懿传》
我们不仅被清宫剧中后宫娘娘们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紧张宫斗剧情吸引,同时清宫华美精致的首饰也成为了其中一大看点。
之前宝姐也给大家大致介绍了一些清宫珠宝,但还不全面。
今天宝姐就给大家详细讲讲这些宫廷中绮丽又神秘的珠宝首饰、日常用品,它们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禁忌和寓意,你们知道吗?
1宫斗必备的花丝护指
首屈一指的是高贵妃超爱的,也就是贵妃娘娘戴上它就可以气场爆棚的单品,护指。
因为当时这些官家小姐贵人们不用干活嘛,所以就会把指甲留长来显示自己的地位,但指甲长了又容易断裂,所以就会用护指防止断裂。
△不管在《如懿传》还是《延禧攻略》里,大家都有好好戴着
△年前中国最时尚的女人--慈禧大大的美手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典珠宝中黄金是绝对的主角,很多工艺都是围绕着黄金做文章的,而雍容华贵的花丝镶嵌就是其中之一。
花丝镶嵌是燕京八绝之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细金工艺”属于皇家秘技,将它称之为“中国宫廷珠宝”一点都不夸张。
△图片来源:湖南卫视《百心百匠》
皇室大部分工艺,都会在民间传播开来,唯独花丝镶嵌,诞生之初便是皇室专供。
而且,即使在皇室,花丝镶嵌的饰品也不是人人可有,四妃以上仅仅可佩花丝耳坠,更不用说全套了,品级不够想都别想!
比如我们家里有矿的高贵妃,一出场就艳压群芳,金光闪闪,靠的就是一套花丝头面,头饰、领约、指套、耳坠,气场全开!
花丝镶嵌首饰只能全手工制作,采用掐、填、攒、焊、编织、堆垒等传统技法,所以价值高昂且稀少!宝姐之前也和大家聊过,点击链接可了解更多哦~《家有花丝,富贵百年!年历史的皇家绝技是如何再次闪耀的?》。
西方当然知道我们花丝镶嵌的好。卡地亚Cartier大师工坊出品过金银丝细工(花丝镶嵌又叫金银细工)限量腕表。但它只是铸模成花丝状,有形无骨。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的花丝
作为我国传统奢侈品的代表,因是“皇家技艺”,绝大部分花丝镶嵌古董都被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珍藏。
△张馨予佩戴BOJEM的蝶恋花·坦桑石花丝吊坠
2宫扇可不是只用来扇风的
扇子在剧中没有太起眼,估计很多人都没与注意到,却是宫廷生活不可缺少的“物件”。
扇子作为后宫嫔妃的标志,尤其是乾隆时期的宫扇,制作技艺达到历时顶峰,设计精美、做工精细。
1团扇背后的工艺讲究
《延禧攻略》中有些扇子(包括很多服饰上)都用了缂丝工艺,用这种工艺绣出来的东西正反面颜色花纹都一样。
而且工艺很复杂也很耗时间,有种说法是“一寸缂丝一寸金”。
缂丝是一种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织成的平纹织物。
缂丝技艺在宋代以后不断发展,直至清代,所用彩色纬丝多达种颜色。采用缂丝法临摹的名人书画也是工艺精湛、形象逼真。
△《延禧攻略》中的缂丝机
缂丝扇面的花纹也很讲究,很多在故宫的藏品里都找得到一模一样的,例如高贵妃这把,叫做“红色缂丝《海屋添筹图》乌木雕花柄团扇”。
皇后娘娘这把是“黄色纱贴綾绢《桃树双鹤图》染雕骨柄团扇”。
这些扇子的制作真的都非常精美,从形状到扇面、扇柄的材质,全都极为考究,再看《如懿传》,宝姐认识到,原来每一个争宠的妃子都得配把好扇子!
2福寿安康必须有仙鹤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太后这把叫“米色纱贴绢《桃树仙鹤图》乌木雕花柄团扇”,也是在故宫展出过。而仙鹤常常作为皇室饰品出现,寓意高贵、福气、灵气。
仙鹤在古代是“一鸟之下,万鸟之上”,仅次于凤凰的“一品鸟”,也是鸟类中最高贵的一种鸟,在神话中更是仙人的坐骑,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
传说它享有几千年的寿命,仙鹤独立,翘首远望,姿态优美,色彩不艳不娇,高雅大方,是高雅与长寿的象征,所以深受皇室喜爱,在宫中多有仙鹤形象的饰物。
3娘娘们都想拥有的发饰
除了精美的扇子,剧里还有很多精致华丽的步摇。
“步摇”是挂有流苏或坠子的首饰,因为走起路来在摇晃而得名。大多是黄金弯曲成龙凤等形状,上面缀珠玉,主要有金、银、玉、玛瑙等材质。
然而事实上,步摇是皇后、贵妃级人物的专属,而且只有稍正式的场合,王后才会佩戴。
而大家平时非常朴素的,通常都是跟着当时的带货icon富察皇后一样“平居冠通草绒花,不御珠玉”。
说到这绒花,同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是大有来头,宝迷们想看的话,宝姐下次专门写写它。
△左《传焦秉贞的仕女图》右《枚贵妃春贵人行乐图》
仔细想想,活在后宫真的不容易呀,想要戴美美的首饰还要加油宫斗,多多打怪升级,积极争宠才能配得上好装备。
4古代的香水可比现在有意思
香囊原是古称,《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已有“红罗敷斗帐,四角垂香囊”之句。有宝物可见的唐代香囊是内置平衡环的香球,多悬挂于卧室中。
明清时代的香囊,虽然名称相同,所指却不同,是指随身的佩饰。
明清时期,香囊也作“荷包”、“茄袋”、“顺袋”,它成为社交礼仪、展示身份地位的必备物品,帝王和大臣们穿用的朝带、吉服带上,常常挂着多个香囊,以供行赏之用。
△《延禧攻略》里,皇上腰间挂了好几个香囊
一般是用彩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除了织绣之外,更有金镂玉琢和牙雕装饰,以制作工细见长。
△富察皇后给乾隆绣的荷包
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香囊内装有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制的细末,以作节令志庆、生活实用和观赏品玩用,当然,很多情况下都是妹子们送情郎的。
和《延禧攻略》不同的是《如懿传》中出现的正是下图这枚金银器香球,常放入被中熏香,又称作“被中香炉”,也可挂在床帐上,或者置入袖中熏香或挂于腰间。
这种香囊无论如何转动都会处于持平状态,香丸不会漏出,而且这种工艺品早在一千多年的唐朝就已经非常常见了。
《国家宝藏》有一期讲到,唐明皇在马嵬坡赐死杨贵妃的时候,临别时要她带上一枚香囊,以便香气永存,来世可寻。
一年后,唐明皇回到长安,便密令亲信返回马嵬坡,为贵妃迁葬,却只得九字: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
5古代妃子的高端定制首饰盒
剧中高贵妃的梳妆桌上有很多红色雕漆圆盒,采用的就是传统雕漆工艺制作而成的首饰盒。
雕漆又名剔红,雕漆常见的红色更是皇宫中的吉利色,是乾隆的最爱之一,记得在年香港佳士得拍卖行,一个牡丹纹剔红盒就拍出了万元的天价!
什么意思?这么一个小盒子价值等同于多公斤黄金!
大概,买椟还珠说的大概就是这种盒子吧,什么也不用装,就已经价值连城了,更不用说放几件首饰在里面。
比较典型的是这个清九成金雕花嵌宝石八角盒,平面式盖,通体镂雕、錾刻花卉纹。
中心为碧玺雕牡丹花、翡翠叶;盒壁镂空花卉纹,四周嵌红、蓝宝石、翡翠、碧玺框,镶嵌各种宝石共计块。
德龄公主曾经记载,慈禧太后的首饰都是放在盒子里,而且有编号,每天都要查点清楚。
从珠宝首饰到日常用品,后宫妃子们的生活可真是奢侈,这桌上百的头上戴的,四舍五入少说也要20亿吧。
要知道宫斗之王--慈禧大大一天就要花4万两白银(什么概念,约万人民币啊)!
虽然妃子们的首饰用品如此赏心悦目,但乾隆爷的个人审美,还真不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的......幸好,他的审美没有祸及到后宫。
不过,宝姐觉得最符合清代服饰、发型历史的应该是年英国人拍的《末代皇帝》。
真的推荐大家去看下,拍的太精细了,可以看出里面每个演员的长相都很符合那个时代,那种面黄肌瘦的清末感觉,而且人家实打实的在北京故宫里面拍的!
编辑
Lily
宝姐Joyee私语:
尽管这是一部娱乐为主的电视剧,不能像扎实的纪录片一样,但还是感谢创作者们的努力,确实让我们眼中已被各种影视剧搞晕的大清,终于清晰了一点。
手指长按下图3秒钟,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