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05703.html 喜爱二胡的人拉到一定程度一定想表现一下拉二泉映月的美感,也正想淘一把二泉琴,那么我们对他了解多少?市面上好的二泉全是定做的,用制琴师的话说这种琴都是专业的定的,因此造成选择的余地较之二胡少很多.为了少走或者不走弯路,不妨在此开展讨论,多多认识他. 首先从琴的源头来讲二泉琴原来不叫二泉,是一种介于中胡与二胡之间的”托胡”.自从艺人阿丙以两曲二泉映月,听松开拓丰富了其表现力,使他从乐队的配角推向了世界的大舞台,以至于二胡的代表就是二泉映月,观众要听就点二泉.至此成为"二胡人"的必追对象.要了解他不妨从演奏风格音色琴的选择等全方位的搞透.1二泉演奏的风格 听了很多版本的"二泉"后,我们一定会发现在这首曲子的演奏上形成了两种风格;一种是忠于原作的以"刚劲 硬邦"骨式拉法,在表现手法上滑音不拖,讲究音头,乐句之间断停感明显等.宋飞就是典型的代表.另一种是美化的"柔和 歌唱"柔式拉法,表现于旋律的连贯,用现代的揉弦的变化,打音的加花等表现方式体现音律美.朱昌跃的版本就是如此.对于我们喜欢哪种风格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要我谈喜好我的认为既然是音乐有个可听性的问题,太时代化,主题化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感.2二泉琴的音色 听了很多二泉琴,由于不同风格的追求派生出了两类音色.一类是有点接劲与中胡味道讲究苍老,稍带沙哑的音色,以北方琴为主.另一种是二胡声音的提升,也就是一把位还有点苍老的味道,向下就偏向二胡的一把味醇厚的二胡味感觉,本来吗,从他的结构上,筒子琴杆尺寸介于中胡二胡之间,应该说音色也是他们之间的结合与联体.有的用A调拉,就是追求这种效果.大家注意在众多的音频资料中找找看.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比较选择.3二泉琴的选择 如果说二胡难挑的话,二泉琴是难上加难.做二泉的难,选二泉的更难. 做的难.接触过不少制琴师,普遍反映二泉比二胡难做,难就难在观念不一样,二胡用好的皮容易出好琴,他则不同,我拉过几个皮子上看起来很好的琴,声音就是不好.反尔在苏州街面上发现的很一般的皮声音就是不错.因此规律上比较难于掌握.很多厂商都用乌木紫檀来做,用北京张钟的话来讲这两种木头不可能做出苍老的声音.还是老红木.难的第二方面就是二泉的通病--高音过不了关.要么普遍带狼音,以至与难于控制不敢上台.要么细如抽丝,要知道高音正是全曲的最高潮,然而也是音量最小的部位.用G调拉还好一些,A调定弦这个问题更为突出. 选的难.前面说了本身需求量不大,厂家以需定产,往往有几把都是挑剩下的.即使定的好琴也难找,比较起来南方专业的多选陆林生的,音色不错.但是我觉得音量太小,缺乏表现力.以致于在台上演奏平平淡淡.南方的制琴师的琴我都拉过了,没发现好琴.偶尔有一把,但是高音就是有狼音,这边垫了那边跑.北京我跑遍了所有店面没发现一把,又跑到了很多制琴师家里不是剩下的就是要定做,遗憾而归. 因此我的经验两条:1震动好手模着琴杆都震动得厉害.2高音首先不能出现狼音,6要稳定,曲子中6是个长音,有时候会音不实有共振的怪音出现,(这个点会跑)高音1不能衰减,曲目中他出现的较多,特别是是重音,高音不能有明显的细下来的感觉,追求厚度.没有这两个条件,宁可不买.慢慢淘吧.4拉二泉的”基本法” 不要小看了大二胡一点尺寸的二泉,一句话不好拉.右手方面:拉不响,拉过中胡的人知道弓毛不贴紧拉是没有实音的,因此右手挠痒痒的运弓是无法拉的.比如第一句的2不贴紧拉不出来,容易出怪音.要从千斤滑到2就可避免.同时他又是个渐弱音,一松不象二胡有余音,一松就停止.不松没有尾.要在紧的的前提下平稳减速.左手方面:由于没有二胡的灵敏度难于控制明明按的很准就不是那个音,有音分上的差距.因此通常比二胡按的略重一些才能实. 因此总的有两点:上把位的”实”.即左右手的“紧”.下把位的”虚”.即看上去运满弓表现强烈但是是平稳的滑动,左手的控制也随右手略浮一点,这样才能避免出狼音,怪音. 以上只是孤家之言,各位有什么好的经验请予以指教.
点击下一行阅读原文选择二泉琴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