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谷,那些人生文宋艳丽青年作家网签

那山那谷,那些人生

(文/宋艳丽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

山谷那边有什么?

山谷那边,有如诗如画的风景,有命运坎坷的芸芸众生,有热热闹闹、烟火气旺盛的日常生活,有“我”平静、幸福、安逸、多思的人生……

这是初读《山谷那边》给我的印象。

拿到这本《山谷那边》,先是被素静淡雅的封面所吸引,继而被谷万华老师的签名所惊艳,字如行云流水,惊鸿翩迁,能写出这样一手好字的作者,也会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吧!

果然,翻开内文,就看到了优美的诗歌。四季在作者笔下美而深情:春的舞者在绵绵地倾诉,夏天吟唱着千载不变的美丽情歌,秋有叹息和怅惋,也有说不尽的韵味与丰满。冬天的誓言最动人心:“我们要永生永世相依,我们要永生永世相守,在那金色灿烂的光辉里,在那明亮妩媚的春天里。”

写给女儿的诗,透露出一位母亲浓浓的无私的爱。是回忆,也是在诉说幸福,是表白,也是说给女儿的誓言:“但此心天涯海角,但此情海枯石烂,但此至至死不渝,宝贝,妈妈永远爱你。”这热烈深沉的母爱,试问天地间可有哪种爱与之比肩?

小说从选材到形式也颇为新颖。比如,《那年那月》就采用了类似话剧的写作方式,从头到尾几乎都是语言对话,虽然没有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却从颇有个性的对话中能分辨出彼此,全篇自始至终通过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最后结尾的“到底是谁忘记了锁门”?让人忍俊不禁。

全书有三部分组成,除诗歌和小说外,还有散文。大概是喜欢写散文的缘故吧,我对散文部分更情有独钟。

读《采石赏花》,仿佛随作者在花丛中游历了一番。茶花娇艳,樱花烂漫,梅花热烈,同样是花,在作者笔下却各具特色,可见观察之细,思考之深。随作者徜徉于花海,在冬日领略如许春意,虽然今天是雾霾天,因为读了此文心情大好。

读《南行漫记》,仿佛和作者一起在慢悠悠的绿皮火车上看景看人,在这个小社会里看芸芸众生。有走南闯北、颇为健谈然而价值观让人不敢苟同的男士;有刚刚放假去看望父母、兴高采烈、东奔西追一刻不停的孩子;有兜售商品、不厌其烦地卖各种小玩具的销售人员,还有女儿为老人让出租车的感人行为。作者在叙述时有感动,有体悟,有疑惑,读者在阅读时何尝不是如此呢?

而作者笔下的人物,也让人唏嘘不已。

声音洪亮,能说会道,古道热肠,特别能传递快乐的老周,不幸患了癌症。他没有向命运屈服,积极配合医生,还试过各种偏方,知道一切无济于事后,又冷静地向儿子交代后事。作者用几乎白描的手法,精准的写出了老周热爱生活,不向命运低头的一生。

类似这样的散文,还有《老人》《老三》。主人公都是我们身边生活着的普通人,写的也是普通的事,然而,因为作者观察准确,富有同理心、同情心,笔下的人物便生动起来,他们的喜怒哀乐,仿佛我们也听说过,有些还经历过,也因为如此,读时会让人若有所思。

文学作品的功能,其中之一便是认识功能。文学可以帮助人获得多方面社会和人生的知识,可以丰富人的生活经验,加深人对社会和人类行为理解。我想《山谷那边》已经做到了。

我们看到了现实中的人,现实中发生的事,看到了由此引发出的思考和生活感悟。

在那山那谷,那些人生里。

作者简介:宋艳丽,笔名晴鹤、乌木等,曾为中学语文教师,出版社编辑,《中国风景》报编辑。出书三本,获奖散文、小说二十余篇,发表文章五十多篇。现为《学与玩》杂志专家作者,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bgamepower.net/wmgn/194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