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大山挡不住真心实意的帮扶
——云南省政府驻深办挂钩帮扶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乡工作记事
临沧市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乡炭山村豹子寨的乡亲们近日里都在津津乐道一桩事:来自深圳的华为公司的技术员,千里迢迢赶来开展实地勘测,他们要帮助这个贫困的小山村尽快实现WIFI全覆盖,提前迈进无线互联时代。
华为这个全球知名大企业怎么与偏远的豹子寨联系到一起的?牵线搭桥的媒人是云南省人民政府驻深圳办事处。
自从省政府驻深办挂钩帮扶乌木龙乡以来,始终注重扶贫与招商结合、内激与外帮联动,紧盯贫困对象、咬定脱贫目标,贯彻准实要求、强化问题导向,多方协调筹措帮扶资金万元,引进企业力量助推产业提升,推进挂钩帮扶出实招、见行动、真扶贫。
制定帮扶计划提升基础设施
炭山村是乌木龙彝族乡四个贫困村之一,辖8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豹子寨是其中之一,聚居群众为彝族分支俐侎人,由于区位和自然条件限制,这里的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
虽相隔两千公里,但群山挡不住“挂包帮”的步伐。省政府驻深办的干部职工多次辗转来到这里,进村逐户走访,详细了解乡村发展情况,并紧紧围绕帮扶对象脱贫出列的目标,分类梳理情况,分析贫困原因。在摸清了炭山村豹子寨路途遥远偏僻、地处贫困深山,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缓慢,贫困群众较多、脱贫技能不强的家底的基础上,省政府驻深办和市、县、乡领导一道,以问题为导向,研究形成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紧改善民生问题、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加速推进产业发展、加强支部结对共建的“五加”帮扶基本思路。
“老百姓关心的、需要的,就是我们帮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省政府驻深办主任张灿看来,帮扶工作要真正帮到“点”、扶到“位”,第一要务就是改善民生,帮助帮扶村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这不仅能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还能打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若要富,先修路。改变豹子寨落后的交通状况,是脱贫攻坚的当务之急。炭山村豹子寨进村道路全长4.3公里,雨天泥泞不堪,无法通行,省政府驻深办经多方协调筹措了余万元资金用于道路硬化项目,预计年上半年就能竣工验收,届时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将成为历史。
“以前村部办公条件简陋,影响村民办事不说,还影响基层党群活动阵地的整体形象。改造后的村部,办公室、便民服务室、农家书屋等一应俱全,广大党群议事、办事等都能在村部完成。”炭山村支部书记李春华介绍,省政府驻深办在帮扶村部改造、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村卫生室完善等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这些都是村民最迫切的现实需求,也是村民最易感知的幸福实事项目。村民李冬发也深有感触地说,自从省政府驻驻深办挂钩帮扶该村后,帮助修路、建文化活动场所,现在村民出行方便、办事便捷,日子一定会过得越来越滋润。
壮大集体经济脱贫共谋发展
抓好产业,才能让群众拓宽脱贫奔小康的门路。通过细致调研,省政府驻深办发现乌木龙乡发展养殖业具有一定优势,但养殖业规模一直不大。老百姓既缺资金技术,又顾虑销售渠道,所以都不敢扩大养殖规模。
找准症结后,省政府驻深办与当地党委政府一道谋划抓产业的办法,推行“党总支(支部)+合作社+合作组+农户”的模式发展生猪养殖产业,给予村民政策、技术、疫苗等有关方面的支持,目前驻深办已向条件成熟的贫困户发放猪苗48头,驻村工作队开展“一帮一”“一对一”活动,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从技术、资金、生产、销售等实行全程服务。
针对乌木龙乡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缺乏产业支撑的实际,省政府驻深办建议当地把当前脱贫与长远致富统筹起来,既抓牢短平快的种养殖项目,也注重发掘长远项目,并充分调动热心企业的积极性,力促企业立足于乡村资源优势和核桃、茶叶、畜牧业、烤烟、中药材等现有特色产业基础,在农副产品营销加工、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与当地政府及企业有效对接,帮助当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经与深圳万物生物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沟通交流,公司初步达成以乌木龙乡为试点种植,重点改良发展种植紫土豆、茶叶、核桃产业。约订与乌木龙乡政府签订投资万的框架协议,力争绿色生态农特产品下山、进城,不断增加群众经济收入。顺丰速运表示将统筹临沧市依托永德县名优特色农副产品优势,与当地保鲜、仓储、包装、流通等环节对接,共同争取将县乡村丰富的农特产品更多地通过快速高效的物流平台推销出去。蓝波新能源立足于自身在光伏发电方面的技术领先优势和行业发展优势,对永德县及乌木龙乡的光照资源条件等进行实地考察后产生了浓厚兴趣。
输血造血并举推进精准脱贫
“下个街子天我要买两包饲料,把你们发给的猪崽尽快养大”“我要去买只鸡苗,发展养鸡”“等年过了还要继续出去打工,争取两年内把建房贷的款还完”……年12月19日,省政府驻深办又再次深入挂钩村,为挂钩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产业发展基金和外出务工交通补助资金1.5万余元。在村民李方家中,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和来自驻深办的“亲戚们”说着下步打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挂钩帮扶过程中,省政府驻深办坚持“输血”与“造血”结合、扶贫与扶智结合,积极引导贫困群众转变观念,摆脱意识和思想贫困,激发脱困内生动力。
早在年7月底,省政府驻深办就先后5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针对乌木龙乡、炭山村及豹子寨的乡情村情、劳动力状况、产业基础等特点,结合派出驻村队员在当地提供的具体情况,认真研究帮扶措施的可行性,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精心选择并邀请了关联度高的热心企业同行。
驻深办还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加大宣传力度,调动村民到深圳、镇康汇龙产业园、德党、禄丰等地,加大劳务输出脱贫工作力度,有效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同时,积极鼓励乡村党政领导做好群众工作,把内生动力激发与外部有效帮扶统筹起来,使贫困群众在精准脱贫过程中唱主角、当主体,增加自信、提升能力,为早日脱贫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省政府驻深办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驻深办机关支部与炭山村党总支深入开展了“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结对共建活动,同时,机关支部围绕“以党建带扶贫,以扶贫促党建”主题为全村党员讲党课,与炭山村党员共建DSP广告投放运营北京中科医院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