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讲解员琼楼玉宇,器韵悠长上

上周的带大家走进了古装剧中的美食天堂,本周就让我们一起流连于《延禧攻略》《如懿传》和《清平乐》的琼楼玉宇间,品品那些精致的器物吧!

魏璎珞的“炫彩香炉”

首先,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在《延禧攻略》剧照中出现的香炉(图中偏右)。此香炉色泽光亮,形状精巧,盖面为金色祥云,通体以蓝釉为底。纹样精细考究,以各色珐琅填饰花卉纹样,鹤戏其中,其古色古韵令人叹为观止。或许你有所不知,这件香炉精美的工艺背后蕴藏的是我国的传统珐琅工艺。

珐琅是一种既可防锈,又可作为装饰品的彩料。珐琅器,是一种以珐琅为装饰材料制成的器物。颜色艳丽的珐琅工艺品始于东罗马帝国,后传入欧洲并盛行,一举成为名贵的宫廷御用品。13-14世纪,珐琅工艺又传入中国并于14世纪末趋于成熟,15世纪中期明代景泰年间的制品尤为精美,故又有景泰蓝之称。

清朝时期,随着外来文化渗入,不少西洋物件也流入了皇宫,受其影响,许多家具开始呈现出西方的巴洛克、洛可可风格,应运而生的珐琅器也随之风靡京城。雍正时期的珐琅工艺趋于成熟,彩料更为丰富。人们更多地采用白地彩绘,以更好地突出珐琅彩釉的艳丽鲜亮。

珐琅彩纹饰多为山水、竹石、花鸟等景物,同时在绘画中配以相应的诗句,诗书画融为一体,显得更加高雅。乾隆年间,由于乾隆帝对粉彩情有独钟,十分关心粉彩技艺,民间陆续出现了粉彩兼珐琅彩的作品。这一时期的珐琅彩绘画以花鸟、山水、人物和西洋仕女为主,并配以御题诗句。

团扇:织中圣品,灿若云霞

看过《延禧攻略》小伙伴们还记得演员手中精美可爱的团扇吗?如果还记得,不得不称赞你一声“好眼光”。此类团扇由缂(kè)丝制成,选料上乘,极尽巧工,被誉为“织中圣品”。后宫佳丽手执的团扇及穿着的服饰都用到了缂丝工艺,图中太后所执团扇仿制了清代沙面贴绢仙鹤桃树图团扇;高贵妃所用之扇则仿制了清代红色缂丝乌木雕花柄团扇。

缂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集欣赏性与装饰性于一身。它挑经显纬,彩色的纬线凸显花纹,呈现出犹如雕琢镂刻的效果。宋元以来,缂丝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素来享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盛名。

完成一件缂丝品,需要经过16道工序,需要织工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和熟练的织造技艺。每一幅缂丝作品都必须由手工完成,无法用机器量产。据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传承人顾建东介绍,剧中太后的扇子就结合了缂丝工艺和苏绣双面绣工艺,耗时20天制成,可谓是匠心独运,精彩绝伦。

你还对古装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哪些文化现象感兴趣?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说不定下一期就为你答疑解惑哦~

文案丨刘钊均

图片

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

黄雅琴

责编

吴君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bgamepower.net/wmjg/155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