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有着漫长的手工业发展史。
因此,也产生出了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老物件,以及传统手工器物。
在工业化的时代,这些老物件尽管正慢慢消失,却也有着怀旧和收藏的价值。
一.线梭子
线梭子,是织布时牵引纬线(横线)的工具,两头尖,中间粗,形状象枣核。
它在传统织机上作间断式往复运动,在圆型织机上作连续圆周运动,以引导纬纱进入梭道。
其使用历史悠久,范围广大,牛郎织女,“你种田来我织布”,都是古代广泛使用梭子的写照。
唐代白居易《朱陈村》: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纷纷。
二.火镰
火镰是一种比较久远的取火器物,由燧石,火绒,镰刀型火钢三者组成。
它利用了摩擦起火的原理,使用时先反复让火镰与火石摩擦,然后用力向下猛击火石,以产生火花,点燃艾绒。
火镰使用广泛,其中不乏材质珍贵,工艺精美的精品,在古代甚至可以拿来当嫁妆或者聘礼。
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记载嫁妆有:一分火石火镰片儿,一把手取灯儿,一块磨刀石……
三.戒尺
戒尺在古代有两个意思,第一是佛教意义上的“戒律之尺”,讲道时敲击几案而已。
《百丈清规》有云:设戒师座几,与住持分手,几上安香烛、手炉、戒尺。
另一种我们都熟悉的戒尺,则是旧时学生的噩梦,即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
鲁迅等很多名人小时候都挨过这玩意的打,比如邹韬奋就说: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一想不起来就要挨一下打……右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
二者虽用在不同的场合,但使用者均为讲道之人,民间认以“戒尺”为共称,也没什么问题。四.笊篱
笊篱是一种发源于中国的传统的烹饪器具,用竹篾、柳条、铅丝等编成。
本质上,这就是一个漏勺,用来捞取食物的。
《齐民要术》有云:笊篱拣取均者,熟蒸,曝乾。须即汤煮,笊篱漉出,别作臛浇。
笊篱目前仍然没有被淘汰,佛山笊篱如今仍多数出口欧洲、北美地区等质量要求较高的国家。
五.戥(děng)子
戥子,属计量用具,明清流行,属于小型的杆秤,做工精致,因此通常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品。
其构造和原理跟杆秤相同,盛物体的部分是一个小盘子。
《三侠五义》记载过它的精确程度:包公回头,叫包兴取戥子来。包兴答应,连忙取戥平了,果然重一两八钱。
秤铊通常为为黄铜或白铜。秤杆则有骨质、象牙、虬角、乌木等。
因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技艺独特,也被当做一种品位非常高的收藏品。
六.藤编
藤编,即利用山藤编织的各种器皿和家具。主要产地位于广东的江门、佛山等地。其历史十分悠久,《三国志》中就有关于“藤甲军”的记载,是古人对藤编较早的记载: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皆不能入。而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则可见藤编在民间的广泛应用:大抵岭南藤类至多,货于天下。其织作藤器者,十家而二。今天,藤编可制作椅、几、桌等家具,还可制筐、篮、盒、花架等,玲珑剔透,古雅而不乏时代新意。想买保真好文玩?
请认准舒氏文玩!
主营:蜜蜡,南红,紫砂,猛犸,金刚,
星月,凤眼,紫檀,金丝楠,翡翠,彩宝,
文房雅器!
免费盘玩指导!
免费文玩鉴赏!
添加舒氏文玩,
从此买文玩,不再上当受骗!!!
(长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