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刘姥姥闹笑话说起
《红楼梦》第四十回为《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描写的是王熙凤和贾母的丫环鸳鸯合谋,在大观园的宴会上出刘姥姥的洋相,博取贾母及众人高兴的事情。
首先,分发筷子时就做了手脚,大伙使用的是三面镶银的乌木筷子,刘姥姥的则是“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象牙筷子。使刘姥姥感觉“这叉把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用这样的筷子去夹鸽子蛋,自然“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不仅如此,还让她在吃饭时,听到贾母说“请”,就“按规矩”进行“应答”,所以,一见贾母让吃饭,“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这就引起了大家的哄堂大笑。下面是对众人大笑场面的描写:
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我们看,这里连续写了八个人,虽然都在大笑,但笑的方式各不相同,细细想来,对每个人笑的形态的描写都与人物的性格非常吻合:史湘云是心直口快之人,所以她反应最快,第一个就把饭喷出来了;林黛玉身体最弱,一下子呼吸不过来,笑岔了气;宝玉是最爱撒娇的,马上滚到祖母怀里去了;王夫人知道刘姥姥之所以闹笑话,是她的侄女王熙凤背后鼓捣的,所以虽然笑到说不出话,却用手指着凤姐……可以说,每一个人的反应都合情合理,完全是他们个性的流露。
人,就应该是这样,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年龄、不同的体貌特征,面对同一个事物,也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和反应。这,才是浩浩大千世界,才是一个活泼泼的真实的世界。
我们观看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开幕式,虽然有国际奥委会负责,但不同的城市主办就有不同的特色:雅典的古典奇异,北京的雄浑厚重,伦敦的开放热情……你不能说,哪个城市的更好一些,只能说,每个城市都极具特色,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忽然想起现在很热闹的网络微博。有人说,年轻人的择偶标准有了变化,找男的,就挑“高富帅”的。这三个字的内涵应该是:个头挺拔身高达到一米八以上的,经济富裕有车有房挣大钱的,高学历有风度潇洒帅气的。达到了这三条当然是十足的好条件。可是,满眼看来,这样的年轻人还真是太少了。试想,高学历应该起码是硕士、博士吧?等毕业已经快三十岁了;创业的路子很艰辛,除非有出奇的好运气,否则,他就无法富起来。当然,官二代和富二代则另当别论。但,这些人也许能够“高”和“富”,“帅”则会大打折扣。因为,风度是由气质决定的,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绝对不会有高雅的气质和翩翩的风度。再说,“高富帅”的年轻男子喜欢的是“白富美”的女子,姑娘们应该衡量一下,你达到了吗?说到底,人是多样化的,择偶还是应该脚踏实地的。
见过一些单位选拔领导(当然是副的,正的基本上是由上级派来的),副手表态时,往往没有实质性的内容,不会像竞选总统似的,拿出一些改变目前落后现状的策略和措施,而是反复强调一点:一切都听主要领导的。这儿的“主要领导”自然指的是正手,如厅长、局长之类。只会看领导眼色行事的副手,肯定成不了主要领导的智囊,仅仅是他政策上的落实者,决策上的执行者。下面的各级小头目,自然也会效仿这种做法。看起来,单位里除了群众,倒是“人心齐”了,可是,如果主要领导的头脑出了问题,他的指挥完全犯了方向性的错误呢?大家还是为了和谐,为了维稳,为了保官,一味地泯灭自己的个性无条件服从吗?
胡思乱想了半天,还是回到教育上来吧。经过几十年的改革,无论是教育官员还是教师,思想认识都大大地提高了,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都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他们乐学和会学。可是,就有那么一些地方,那么一些人,不顾及教育实际,硬性从外地引入某种教学模式,在当地强制推行。包括整个地区,所有学科,所有老师,都必须严格按照这一模式的步骤运作,不得越雷池半步。比如,学习的第一步:学生先要按小组围起来。至于围起来干什么,不清楚。讨论的时候围,效果当然会好,但自习时围肯定不合适,否则,学生真的连阅读、思考、涵咏的机会都失去了。还有,教师必须人人编写学案,至于学案的质量,却不管。教师叫苦连天,因为工作量大大地增加了。教学设计要写,作业要批,自习课要看,更厉害的是还加了编写学案。这后一个可是每节课都要有的,要给每个学生打印出来的,课后还要批改的!这样机械地照搬,就是忽略了师生的个性,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我总认为,模式是不能照搬的,它在某地适用,换了地方,就可能成为束缚人的枷锁。有的模式可能对一些教学资源薄弱的学校有用,却不大适合高素质教师云集的地方。因为,这些教师个性极强,他们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倘若用一种模式框框去束缚他们,倒真会戕害他们的个性和教学灵性。一旦教师的教学失却了活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会出现严重问题。
也许,喜欢整齐划一是国情,咱们国家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领导们大都希望人民时时都有统一的思想和意志。这样下去,林黛玉和薛宝钗就统一了。至于是宝钗学习黛玉一天到晚流眼泪,还是黛玉养成了宝钗圆融的性格,都不重要,因为上级只要学会对付其中一种就好了。可是我想,还是不行,如同人的模样,美女是大家喜欢和欣赏的,但是如果人人都整成那个美女的模样,满眼都是相同的人,不把人吓死才怪!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