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说,市场上还有一种所谓叫大叶楠做的圈椅,从外观、花纹看上去,可能比金丝楠乌木做的圈椅还要艳丽、好看,也更容易迷惑人。
帅继红(四川省成都金楠王府负责人):这个就属于市面上说的大叶楠,大叶楠实际上,没有这个说法的,真正的大叶楠在四川,一般也是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一般是不会流入市场的,没有这种说法。实际上它是枫木,这种枫木,做(小)提琴(底板)比较多,它是属于杂木的一种。但是枫木会长这种花纹,长这种纹路,这种纹路很接近金丝楠。这个花纹是死的,没有动感的,而金丝楠的花纹是有动感的,人如果来回晃动走动,它的花纹是会动的,有动感。再有一个,真正的金丝楠,把这个有漆的地方搞掉,你闻它是很香的,有香味,有清香,而这个是不会有香味的,这个很好区分的。
《经济半小时》记者:价位,比如这把椅子价位多少?
帅继红:这种椅子在市面上的价格,这一套,三件套为一套,这种是几千块钱。
《经济半小时》记者:如果是真正的金丝楠木?
帅继红:真正的金丝楠,最少也在几万,最少到五万以上。
《经济半小时》记者:相差十倍以上。
帅继红:相差十倍以上。主要是骗那些外行,喜欢楠木的,喜欢金丝楠的,觉得价格这么便宜,会编一些故事,现在赔本卖了,现在市场不好,没钱了,怎么样,骗人。
帅继红说,如果不是对金丝楠木十分了解,很多外行人都有可能买到假货。不过,在采访中,记者也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些用优质原料做成的金丝楠乌木成品更受客户的青睐,收藏投资者、经销商希望这些品质好的产品在获得市场的同时,能够带动市场早日回暖。
四川省雅安市书香苑乌木艺术馆负责人许琴:乌木金丝楠是稀缺资源。以前在我们这边挖料,就像愚公移山一样,有挖五米深、十米深、二十米深,挖了一(遍),又有人去挖,然后就是把整个山挖空了,现在政府也在管制,因为沙土流失,会影响资源,也禁止挖掘,所以现在乌木金丝楠的原材料很少。
詹树强:现在都在前几年的,买家和卖家手上,都(积压)在手上。
在这些业内人士看来,一方面,金丝楠乌木是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另一方面,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所以,价格的波动,并不会影响到它独具的收藏投资价值。
许琴:金丝楠木从古至今,从秦始皇建阿房宫开始,各大朝,一直下来到明清时候,各代皇帝建的宫殿,用的横梁和立柱,都是用的金丝楠木。
虽然一些高端金丝楠木乌木仍然价格比较稳定,但是金丝楠木乌木的整体行情都十分冷清。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行业内的收藏投资者、经销商们该如何去应对市场的变化呢?
业内人士重新找准定位,拓展产业贴近实用生活
面对金丝楠乌木整体行情低迷,当地业内人士也开始想办法保存实力。
帅继红:我们现在的定位,主要重心就是做家具,做实用型的家具,因为本来价位贵,现在市场不好,如果家具不实用,只是因为摆着好看,从销路上来说,可能就会差一点。必须要用,一边用一边它升值,保值。
帅继红说,对这个行业,他还是很有信心的,如果遇到适合创作雕刻的好原料,他们还是会专门邀请经验丰富的雕刻师进行创作。5月21日,他就请来一位从业20多年的雕刻师,对一块形状比较特殊的原料进行创作。
在充分交流、仔细揣摩后,雕刻师结合这块原料独特的形状,进行了设计。
为了更呈现原料特有质感所独具的魅力,雕刻师突破传统,将一些嘴唇等细节的部位进行特别安排,给人以灵动立体感。
吕斌则更多的将精力投入生活艺术品、手串等各种精致小件。
吕斌:我现在就是以摆件、茶台、茶盘、佛珠,还有一些雕刻的工艺品这些为主。
而坚持走精品中高端定位的许琴,注重原材料和加工制作。
许琴:以前什么都做,现在我们首先是从工艺来改善自己,工艺方面我们请的都是名家设计,然后从原材料方面,尽量挑精品去做。
针对目前市场遇冷,一些研究金丝楠木的学者建议,可以打开思路,向别的一些领域发展,将产业拓展延伸,让金丝楠从神坛上走下来,走进寻常百姓家。
詹树强:机器把它高压,把它压成几毫米的,拿来做成这种名片、书签,甚至出口到国外,车子上的一种配饰。你比如说,高档轿车前面放一块,以前都是硬木,现在都是金丝楠的木。
半小时观察:投资收藏需理性
从翡翠到红木再到金丝楠木乌木,我们看到,曾几何时,这些市场上待价而沽的的抢手货,在一夜之间就进入寒冬,少人问津。这其中既有经济大环境的因素,更有游资炒作后的影响。其实只要是商品,就一定有其内在的价值规律,任何偏离价值规律的价格暴涨或暴跌,都会在未来回归理性。因此,这一轮金丝楠乌木市场的冷静期对于这个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未尝不是件好事。
金楠王府(jnwf)
联系人:帅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