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木黑檀木,乌木和沉香木的区别

紫檀木名紫榆(英文名:REDSANDALWOOD,REDSANDERS),豆科,常绿大乔木,高五尺丈。羽状复叶,蝶形花冠,黄色,圆锥花序。果实扁圆有翅,木质甚坚,色赤,为世界上名贵木种之一。产于美洲和非洲热带雨林地区,印度、菲律宾、缅甸、南洋群岛。尤以印度紫檀、非洲柴檀著名,因生长缓慢,材质坚实,硬度大,韧性强,结构细致,纹理均匀,耐腐性强。该材种产量极少,属小乔木,树干多弯曲,取材很小,心材鲜红或橘红色,久露空气后变紫红褐色;材色较均匀,常见紫褐色,至少八百年成材,生长年轮不明显。紫檀木因其珍贵而被称为“木中之金”。   晋代崔豹所著《古今注》中已记载:“紫楠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宋代赵汝适。《诸蕃记》载:檀香出婆(爪哇),其树如中国之荔枝,其叶亦然,土人砍之阴干,气清劲而易泄,热之能夺众香;色黄者谓之黄檀,紫者谓之紫檀,轻而脆者谓沙檀”。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本部第三十四卷记载:“紫檀——咸、微寒,无毒,能和营气消肿毒。”   黑檀木(EBONY)学名苏拉威西乌木,是印尼国宝木,生长在印尼赤道旁的苏拉威西石头岛上,地处热带地区   黑檀木目前不仅作为制作高档红木家具的上选作材,而且广泛用于高档装修,(如中华第一高楼――上海浦东金茂大厦即用作内装饰)、工艺品雕刻、乐器用材等方面。   乌木,俗称阴沉木。远古时期,大片原始森林中的名贵古木。因地壳变迁等自然原因而被深埋于古河床、泥沙之下,任泥石碾压,任虫鱼撕咬,任岁月碳化,形成植物“木乃伊”。不知千年、万年。现在,由于挖沙、采石、施工挖掘、自然垮方等因素而使其重见天日,成为出土乌木。由于乌木长期处于特殊的自下而上环境中,其色泽大多通体乌黑,也有外黑内红(如古红椿木,在地下埋藏三千年以上,才能形成此色),或外黑内黄(如古金丝楠木,在地下埋藏四千年以上,才有此色)、外黑内绿(如桢楠)、色彩渐变的;其原生古树仅为红椿、楠木、青杠、麻柳、香樟、花楸等品种,并不是所有的古木都能成为乌木,也并不是乌木都是黑色的,或黑色的就是乌木,如印度、缅甸所产和黑木和中国的柿子木、柴油檀木、鸡翅木,就是黑色的现代木。真正的乌木,是在特定的地下水、土等自然条件下和适应的矿物质会计师中,才能形成,且木材本身含水量有桉脂油等天然防腐剂,才能深埋千万年而不腐。乌木的形成年代和价值,既要凭行家的经验,更要凭同位素等科学手段检测,才能确定。   天府之国四川是中国碳化乌木最集中的地方,其材质和数量堪称刘州之最,是极其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近年,川西平原出土的乌木,经选样后送中国地质科学院贮存器溶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成都理工大学等用碳14同位素检测,其年代均超过年以上,有的甚至长达上万年。如成都神韵乌木艺术创作中心收藏的“乌木龙王”自然件,长达24米,重达70余吨,检测年代为年。   深埋于水泽之地的出土乌木,因岁月的刻痕和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其形千奇百怪,其状多姿多彩,可谓鬼斧神工,自成天然,精妙绝伦,叹为观止,非人力所能为也。许多上品,其间密布卵石关坑洼,或各种虫鱼关孔洞,品相神秘古典,富有感染力、冲击力、想象力,有些精品、绝品,令人思接千载,神通万里,大自然王国的奇峰怪兽、花鸟虫鱼,幻像佳景,任其畅想,真是“妙处难与君说”。   由于乌木质地坚硬细密,色泽丰富悦目。或乌黑透亮,或灰褐如云,或红似花岗,或灿若黄金,是制作乌木雕塑、乌木艺术品、收藏品的宝贵材料,也是制作古典极品的上选之材。特别是金丝楠木,系国家特级保护的珍贵木材,早已明令禁止砍伐,并将存世和新种植的树木编号入档。而埋藏在地下四千年以上才能形成外黑内黄的碳化古金丝楠,更是宝中之宝。   在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之中,乌木是神秘珍贵的“宝物”、“神器”。民间素有“纵有财宝一箱,不如乌木半方”,“黄金万两送地府,换来乌木祭天灵”的说话。因乌木性为纯阴,古籍中亦有入药记载。其用途的广泛性和属性的神秘性,被海内外誉为“东方神木”。

阴沉木的由来   在中国民间,阴沉木即炭化木,蜀人称之为乌木,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神木”。阴沉木的形成久远,据可考资料记载:远古时期,原始森林中的百年千年名贵古木,由于遭受到突如其来的重大的地理、气象变化(如地震、山洪、雷击、台风等),有的被深埋于江河湖泊的古河床、泥沙之下,有的被埋藏在缺氧的阴暗地层中,时间长达数千年,甚至几万年,它们历经激流冲刷、泥石碾压、鱼啄蟹栖,以致形状各异,姿态万千。经大自然千年磨蚀造化,阴沉木兼备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其质地坚实厚重,色彩乌黑华贵,断面柔滑细腻,且木质油性大、耐潮、有香味,万年不腐不朽、不怕虫蛀,浑然天成。古籍中记载个别树种还具有药用价值。它集“瘦、透、漏、皱”的特性于一身,不愧享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的美誉。   阴沉木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名贵木材,稀有之物,是尊贵及地位的象征。我国民间素有“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和“黄金万两送地府,换来乌木祭天灵”的民谚。在古代,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皆把阴沉木家具及出自阴沉木雕刻的艺术品视为传家、镇宅之宝,辟邪之物。历代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阴沉木尤其成为各代帝王建筑宫殿和制作棺木的首选之材。清代帝王更将其列为皇室专用之材,民间不可私自采用,致使阴沉木更加稀少。民国时的窃国大盗袁世凯,逆历史潮流而动,“皇帝梦”没做多久就一命呜呼。但为了显示曾有过帝王身份,其家人费尽心思,耗费大量家财觅得阴沉木,为其拼了一副棺木。这虽是历史笑谈,但从中也看出了阴沉木的贵在难求。   严格说来,阴沉木已超出了木头的范围,而应将之列为“珍宝”的范畴。这是因为,在故宫博物院的“珍宝苑”就珍藏有阴沉木雕刻而成的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可见其珍贵的程度已远远不是一般木头所能企及的。阴沉木家具及艺术品就其质地、文化价值和升值前景看,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甚至已经超过了名贵的紫檀木。   阴沉木由来世上稀,可同珠玉斗京畿。泥潭不损铮铮骨,一入华堂光照衣。由于其数量稀少,成材率低,不可再生,又极具观赏价值,因而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附加值。利用阴沉木独有的材质,古奥的神韵及千姿百态的艺术造型制作的家具和艺术品,是自然与人文高度融合的艺术品,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阴沉木四川人称之为乌木它是两千年至万年前,古四川地域天体发生自然变异,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一些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炭化过程而形成,故又称“炭化木”。神奇的三星堆乌木与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物一样,是四川人类的宝贵遗产,是古蜀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活化石之美称。乌木是川人对阴沉木的俗称,并非是非洲大陆地面上活的黑色木料。它是两千年至万年前,古四川地域天体发生自然变异,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一些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炭化过程而形成,故又称“炭化木”。乌木主要分布在四川四条大江及其支流区域。经多位乌木爱好者取样作炭十四同位素测定,大多数乌木的年代为距今两千多年至四万年之间。可见乌木历经岁月沧桑、饱受多种自然外固和内固之力,使其天然形状怪异、古朴、典雅,仪态万千。难怪外国人参观后,惊叹为“东方神木”。三星堆附近的古河床,是乌木最集中的出产地之一。经中国地质大学检验中心炭14测定,其乌木年龄为土50年。本人收藏的各种乌木距三星堆只有10公里远。乌木的种类繁多,有:麻柳树、青冈树、香樟树、楠木(金丝楠木、小叶楠木)红椿木、红豆彬、马桑、黄柳木、黄柏、槐木、檀木等。一般带有香味和杀菌特征的树种才能形成乌木。在德阳市绵远河一带还发现3米直径的大乌木,可见远古时代生态环境是多么美好、壮观。乌木本质坚硬,多呈褐黑色,黑红色,黄金色,黄褐色。其切面光滑,木纹细腻,打磨得法可达到镜面光亮,有的乌木本质已近似紫檀。其永不褪色、不腐朽、不生虫,是制作艺术品、仿古家具的理想之材。考古学家通过三星乌木复原当时的生存环境破译了三星堆出土了大量大象牙之谜。正是乌木的灵性,故宫博物院的老师测出乌木还有显著的促进血液循环,延年益寿的功能。蜀人视之为辟邪纳福之宝。由于乌木为不可再生资源,开发量越来越少,一些天然造型的乌木艺术品极具收藏价值。

《辞海》年版认为“木材因地层变动而久埋于土中者,称为‘阴沉木’,也叫‘阴木沙’。一般多为杉木,质坚耐久,旧时以为制棺木的贵重木料。”山之北,水之南皆曰阴,一般将生于山北或秋冬生者称之为阴木。而阴木显然与阴沉木有异,阴木为生于地上之木,阴沉木则是久埋于地下之木。   阴沉木并不单指杉木一种,而是久埋于地下未腐朽、可以为器的多种木材的集合名称。这些木材的共同特点为耐潮、耐虫、耐腐并具香味,油性重。其种类繁多,主要有柏木、杉木、楠木、椆木、野荔枝木、苦梓、绿楠、铁力等。阴沉木在各地均为不同的名称,东北松花江流域称之为“浪木”、“沉江木”,四川称之为“乌木”(主要阴沉木颜色一般呈深色)。四川成都还有一个“乌木艺术博物馆”。四川是不产乌木的,乌木产自于非洲、南亚、东南亚地区。四川的所谓“乌木”实为阴沉木,二者在概念及本质上均有天壤之别,不可混为一谈。   阴沉木除按树种分类外,还按阴沉木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沉于河流泥沙之中,一般是由上游泥石流及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而将树木冲入河流深埋于河床;2.地震所造成树木掩埋;3.埋于地下数年之棺木。由于以上原因,阴沉木颜色一般趋深且色差明显。因长期深埋,含水丰富,木材加工时极易开裂、变形、翘曲,但干燥后加工表面十分润泽光亮,手感极佳。历史上阴沉木一般用于棺材或小器物的制作,极少用于家具的制作。阴气过重在今天也仍为大忌。由于阴沉木自身的特点,一些厂家对阴沉木进行化学染色处理,使其达到理想的色泽而丧失其本身的特色,对人及环境有明显的污染。阴沉木种类繁杂、良莠不齐、颜色斑驳、成大器者寡,用其制作雕刻及根艺品者多,拼补、粘接制成仿旧家具的也不少,但与紫檀木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硅化木[SiliciffiedWood]目:松柏目;科:未分类;俗名:针叶树;时代:二叠纪—全新世;分布:全世界。木的石化要经过将原先组织用分解的矿物加以替换这一程序,这矿物通常是硅或钙。在压力和温度的作用下,硅与其分解时的杂质组合在一起再次结晶,通常会道致新的矿物形式出现。硅再度结晶会将木的结构加以破坏。产地:硅化木在各地的植物中都可发现。附注:把硅化的木与特定的植物或树连系起来是不可能的。硅化木大多是针叶树。硅化木很有吸引力,并有多种颜色。硅化木也称木化石。数亿年前的树木因种种原因被埋入地下,在地层中,树干周围的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硅、硫化铁、碳酸钙等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进入到树木内部,替换了原来的木质成分,保留了树木的形态,经过石化作用形成了木化石。因为所含的二氧化硅成分多,所以,常常称为硅化木。这种替换作用非常精确,以致于不仅如实体现出外部形状而且还体现出内部构造,有时甚至可以确定细胞构造。这种替换的专业词叫“交代作用”,是指同时发生溶解作用和沉积作用从而使一种矿物取代另一种矿物的过程。硅化木的形成是硅取代木纤维的过程。硅化木也是化石的一种,它保留了古代树木的某些特征,为我们研究古植物及古生物史和地质、气候变化提供了线索。硅化石比较多见,很多国家都有硅化木国家公园。远古的森林在自然力量下被大量埋入地底,高压、低温、缺氧环境下浸泡于二氧化硅饱和溶液中,树木中的碳元素逐渐被二氧化硅交代,并保留树木的原始形态及构造特点,纳入围岩的微量元素,形成五彩斑斓的色泽,这就是硅化木。其间有钙质等其他成分的充填,但不是交代反应。硅化木从古生代石炭纪开始(始于距今3.55亿年)到中生代白垩纪(结束于距今万年)之间均有分布。迄今为止最早的木化石是石炭纪早期的裸蕨植物化石。最新的为万年前白垩纪晚期的硅化木。

沉香,又名“沉水香”,“水沉香”,古语写作“沈香”(沈,同沉)。古来常说的“沉檀龙麝”之“沉”,就是指沉香。沉香香品高雅,而且十分难得,自古以来即被列为众香之首。与檀香不同,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结”出的,混合了油脂(树脂)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而这类香树的木材本身并无特殊的香味,而且木质较为松软。据现在的研究,瑞香科沉香属的几种树木,如马来沉香树、莞香树、印度沉香树等都可以形成沉香。一般来说,沉香的密度越大,说明凝聚的树脂越多,其质量也越好,所以古人常以能否沉水将沉香分为不同的级别:入水则沉者,名为“沉水”香;次之,半浮半沉者,名为“栈香”(栈,竹木所编之物),也称“笺(音“煎”)香”、“弄水香”等;再次,稍稍入水而漂于水面的,名为“黄熟香”。由于沉香系自然凝聚而成,大小、形状差异很大,古人多就其特点取了很多有趣的名字,如:牙香(体积较小,状如马的牙齿),叶子香(薄片状),鸡骨香(内有空隙,似鸡骨),光香(外表如枯竭的山石,多作陈设之用),水盘头(体积甚大而质地较软),“速暂香”(在沉香自然成熟之前就采取者)等等。一些形状巧妙别致的沉香还可以作为陈设品。沉香中的水沉,宽度大多不超过十厘米,长度不超过几十厘米;质优者一般质地较密,甚至坚硬如山石;表面很不平整;颜色多泛出绿色,深绿色,黄色,褐色或黑色,油脂部为深色,木质部为较浅的黄白色,混成各种纹理;含油量高的水沉香往往颜色较深,而且质地润泽,很容易点燃,燃烧时甚至能看到沸腾的沉油。水沉以结香原因的不同可分为四类:其一,“熟结”:树木死后,树根树干倒伏地面或沉入泥土,风吹雨淋,经年累月,慢慢分解、收缩而最终留下的以油脂成分为主的凝聚物。如《本草纲目》记:“其积年老木,长年其外皮俱朽,木心与枝节不坏,坚黑沉水者,即沉香也”。其二,“生结”:树木在活着的时候形成的香结。刀斧斫砍、蛇虫动物啮蚀等外力引起较深的伤口后,香树会渗出树脂以作自我防护,从而在伤口附近结香。其三,“脱落”,枝干朽落之后又结出的香;其四,“虫漏”,由于树虫、细菌等对树木的蛀蚀而形成的香。由于年数短的香树树脂腺不足,一般只有数十年以上的香树才可能形成沉香,而且从结香到成熟又需要很多年,所以上品天然沉香为无价之宝。就大多数沉香而言,其颜色越深,质地越密实,品质也越好。但这只是一般性的标准,由于沉香成因复杂,成香年数的长短、含油的多少、活树还是枯树等很多因素都直接影响香的质量,所以仅靠外观和物理指标都不足以作出鉴别,最好的办法还是熏燃之后靠鼻子和经验去判断。天然沉香的产量受限,现在多用人工栽培香树。常在成熟香树的树干上切开或钻出一些“伤口”,或是铺设一些真菌,一年或几年之后就会在伤口附近结出沉香,而且年头越长,香的质量越好。但即使是人工栽培,一般也要10年以上的香树才能结香。现在沉香的主要产地是印尼、马来西亚、越南、泰国、老挝、中国的海南岛等地。在历史上,印度,缅甸等地也曾多产沉香,但由于大量采伐,现已很少出产,只是沉香的加工中心。大多数沉香木在常态下几乎闻不到香味,而在熏烧时则香气浓郁,能覆盖其它气味,而且留香时间甚长,是制造香精油和天然香水的高档香料。在一些阿拉伯国家,重要的典礼和聚会上,至今也还常常直接熏烧沉香。沉香不仅香气典雅,还有通关开窍、畅通气脉、养生治病等神奇的功效,历来是一味重要的药材,中医典籍的相关记述也甚多,如《本草备要》谓之“能下气而坠痰涎,能降亦能升,气香入脾,故能理诸气而调中,其色黑。体阳,故入右臂命门,暖精助阳,行气不伤气,温中不助火。”《大明本草》谓之“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止转筋吐泻冷气”;《本草纲目》谓之能“冶上热下寒,气逆喘急,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沉香不仅宜于熏燃,也可以研成粉末内服(外用还可治疗外伤并有镇痛作用),或以沉香片、沉香粉冲泡饮用,皆为传统的养生妙方。质地坚硬、油脂饱满的沉香还是上等的雕刻材料。沉香雕品古朴浑厚,深沉润泽,别具风韵。沉香对雕工的技艺要求很高,其硬度远大于木材,而且又凝聚了油质和木质两种材料,质地不匀,不易雕琢所以,所以好的沉香木雕极为珍贵。在佛教中,沉香的地位也很高。沉香是“浴佛”的主要香料之一,沉香木雕刻的念珠、佛像等是珍贵的佛具,沉香制作的熏香不仅用于礼佛,还是参禅打坐的上等香品。沉香中还有一个特殊的品类:奇楠香。(“奇楠”是从梵语翻译的词,唐代的佛经中常写为“多伽罗”,后来又有“伽蓝”,“伽南”、“棋楠”等名称。)奇楠香的成因与普通沉香基本相同,但两者的性状特征又有很多差异,所以习惯上让它单成一类,且列为沉香中的上品。奇楠香不如沉香密实,上等沉香入水则沉,而很多上等奇楠却是半沉半浮;沉香大都质地坚硬,而棋楠则较为柔软,有黏韧性,削下的碎片甚至能团成香珠;在显微镜下可发现,沉香中的油脂腺聚在一起,而棋楠的油脂腺则是历历分明。奇楠香的油脂含量一般高于沉香,香气也更为甘甜,浓郁。多数沉香不点燃时几乎没有香味,而奇楠不同,不燃时也能散发出清凉香甜的气息;在熏烧时,沉香的香味很稳定,而奇楠的头香、本香和尾香却会有较为明显的变化;而且,奇楠香的产量比沉香更少。由于这种种原因,使得奇楠香尤其珍贵。在宋代的时候,占城(今越南境内)奇楠就已经是“一片万金”了。直到现在,最好的奇楠仍然大多产自越南。

  沉香(AquilariaagallochaRoxb.简写成A.A.R..)为瑞香料(Thymelaeaceae)植物中含有树脂的木材。主要分布于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区。   沉香树高约30-40公尺,当沉香树的表面或内部形成伤口时,为了保护受伤的部位,树脂会聚集于伤口周围。当累积的树脂浓度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将此部分取下,便为可使用的沉香。然而,伤口并不是树脂凝聚的唯一原因,沉香树脂亦会自然形成于树的内部及以腐朽的部位上。   采取后的沉香通常需要加工以袪除木质部分,加工后的沉香多呈不规则块状、片状或盔状。一般长约7-30公分,宽约1.5-10公分,但也有大于一公尺的珍品。沉香木质表面多凹凸不平,以黑褐色含树脂与黄白色不含树脂部份相间的斑纹组成,可见加工的刀痕。沉香折断面呈刺状,孔洞及凹窝部份多呈朽木状,判断沉香以身重结实,棕黑油润,无枯废白木,燃之有油渗出,香气浓郁者为佳。   沉香树脂的特征为质地坚硬、沉重、其味辛、苦。树脂极为易燃,燃烧时可见到油在沸腾。在燃烧前树脂本身几乎没有香味。颜色依等级而分依序为绿色、深绿色、微黄色、黄色、黑色。随树脂颜色的不同,燃烧时所释放出来的香味有所不同。   决定沉香等级的最重要标准为其树脂的含量。沉香树脂极为沉重,虽然原木的比重只为0.4,当树脂的含量超出25%时,任何形态的沉香(片、块、粉末)均会沉于水。沉香的名称正是来自于其沉于水的特质。   沉香形成通常需数十年的时间,树脂含量高者更需要数百年的时间,故自古以来沉香的供给远远敢不上需求。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珍贵沉香趋之若鹜,使得沉香供给几近枯竭.。印度及不少东南亚国家业者尝试人工培植沉香树脂,但因上等沉香生产周期过长。人工培育10-20年只能生产出树脂含量极低的沉香(几乎不含任何树脂)。由于上等沉香取得极为困难,且价格日益昂贵,故不少业者以假沉香或品质低劣者鱼目混珠,消费者需细心辨识。沉香树脂(1)沉重:当树脂含量超出25%时,任何形式的沉香(片、块、粉)均会沉于水。(2)坚硬:树脂呈晶体状,故极为坚硬。(3)易燃:含挥发油,故极为易燃。燃烧时有浓烟产生,并可以见到油脂在沸腾。(4)无香味:燃烧前几乎无任何香味。(沉香原木亦没有香味)颜色(1)五种:绿色、深绿色、金色(微黄色)、黄色、黑色。(2)香味:不同颜色的沉香在燃烧时产生不同的香味。形成原因(1)原因:共四种(请点选左方Functions网页)(2)时间:~年(+),形成时间通常决定沉香的树脂含量。(3):自然:形成时间过长,故无法人工栽培。产地(1)亚洲: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寮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小资料:沉香又名牙香树、白木香,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女儿香”。它是原产南中国的常绿乔木,有平滑及浅灰色的树干、卵形及叶脉幼细的叶片和黄绿色的小花。在夏天,可看到一个个绿色的果实挂在树上。沉香的用途广泛,它的树脂可制成香料或供药用,木材可制线香,而树皮可用来造纸。由于分布区不断缩小,只剩下零星的分布,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予以保护。据史书记载,沉香在唐朝已传入广东,宋朝普遍种植,因为主要集中在东莞地区,所以又名莞香。关于莞香,当地人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莞香的洗晒由姑娘们负责,她们常将最好的香块偷藏胸中,以换取脂粉,香中极品“女儿香”由此得名。

钧美珍宝坊欢迎







































2016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哪里能买到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bgamepower.net/wmju/15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