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胡小波将汉江阴沉木ldquo

从汉江收集的埋藏年代悠久的阴沉木(又称乌木),经过去皮、切割、雕刻,变成独具匠心的根雕艺术,化腐朽为神奇。南营办事处万杨村民间艺人胡小波,沉迷其中,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在这些木疙瘩“舞刀”上。

胡小波正在专心致志雕刻作品

南营办事处上门调研

胡小波“玩”根雕已有15个春秋,在宜城也是第一个将阴沉木当成“艺术”来玩的。他从年开始在四川跟师傅学根雕手艺,年回乡后,发现汉江里也有非常多的阴沉木。那时候没有人要,他就开车去把它们收集回来,尝试着按照自己的构思,对阴沉木进行加工雕刻,形成各具特色的根雕作品。

创业伊始,非常艰难。胡小波说:“当时虽然材料很多,雕了很多作品,但那时认可、喜欢根雕作品的人很少很少,几乎都卖不出去。”年,在楚都山庄展示了一次,时任市领导说:“小伙子好好干,你填补了宜城的空白。”“为了这句鼓励,我一直留在宜城,别处请我去做工艺师,我都没去。”同年,胡小波创作的阴沉木茶几,被襄阳长虹大酒店以元的高价收藏,进一步提振了信心,他一干就是这么多年。

栩栩如生地根雕

年以后,随着经济发展,收藏阴沉木的爱好者越来越多,许多人把阴沉木作品当作增值品收藏。虽然这时收集材料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可以直接搬回家,有时为了收集好材料,还要到海南、四川等外省购买,但这时胡小波的根雕生意慢慢有所起色。创作一些作品,出售一些作品,然后再买一些材料,慢慢地发展壮大。到年,规模稍微扩大,人手也增多了,带了不少徒弟,他们学成后,都出去打工挣钱。

每一个阴沉木由于纹路不同、颜色不同、材质不同,是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供参考的。胡小波说:“搞根雕要求很高,选料、设计非常讲究,雕刻更不能马虎。整个根雕过程需要非常细心,要避免材料空洞、颜色缺陷、有裂纹,特别是雕人物必须脸干净,不能留下疤痕。”

经过岁月推移和自身的努力,胡小波的根雕技艺有了很大提升。15年来,他先后创作上千件作品,现存作品多件,主要分为抽象、具象、组合、壁饰等风格,有价格不等的黄花梨手串、“八仙过海”涯柏根雕、“愚公移山”涯柏根雕……

如今,走进胡小波的根雕展厅,细细品味一幅幅巧夺天工的“根艺”作品,深感大自然的魅力,艺人之工匠智慧,被这种化腐为奇的作品深深吸引。

胡小波的根雕作品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肯定,南营办事处多次过来考察,并在场地、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该处在今后的发展思路上也给予引导,希望胡小波把产业做大做强,为美丽乡村建设增加一些文化元素,同时带动周边老百姓发财致富,把万杨村建设得更好。

在南营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胡小波计划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文化,大力发展张自忠、楚文化等具有宜城文化元素的根雕纪念品。

来源丨楚都宜城网

作者丨李勤

编审丨何维国、李季编辑丨谭嘉霖、刘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bgamepower.net/wmju/168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