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沉木,又被称为古乌木、东方神木。重庆奉节县,头一次到刘国君老先生的木雕基地时,我们就被眼前漫山遍野的阴沉木堆惊呆了。
“这里的木头有多少?”
老先生攀到木堆最高处,颇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气势,淡淡答道:“吨。”
刘国君拥有上千件阴沉木雕作品,但吨,雕一辈子也雕不完了。90年代初,当阴沉木还未在全国大火的时候,他就开始在三峡库区大量收购、发掘阴沉木。泥水之下,生长千百年的树木深埋在古河床中,缺氧、高压、静存数千年,木芯逐渐转变为灰黑色,介于木与炭之间。阴沉木的雕刻既与木材不同,也与玉石不同,它在干燥后虽然表面润泽光亮、手感极佳,但却没有玉石质密细腻,加工时极易开裂、变形,在雕刻时要尤其小心。因为今年是鸡年,刘师傅打算雕一只阴沉木的公鸡。公鸡才雕了个大概,看起来已经活灵活现。提起如今市面上常见的机器雕刻的工艺品,刘师傅就直摇头,“机器雕的完全是一个板板,没有一点灵气。手工雕的,哪怕打磨十几道,都一眼看得出来。”不管是家具、还是笔筒,所有的作品不用一颗钉子,全部采用鲁班传下来的榫卯工艺,来将各个零件组装起来。其中榫卯严丝合缝,经年不坏。待到上漆打磨后,从外面就一点看不出榫卯的节点。经过十几道上漆和打磨后,木头呈现出原本的纹路色泽。原来暗褐色的木质,变得漆黑如墨,古朴凝重,有如镜子光可鉴人。无论是家具桌椅还是笔筒摆件,使用越久越光亮。岁月流淌,而木色永存。(第1眼-重庆广电记者颜语李飞特约记者黄翱李雨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重庆老手艺》原版视频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