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扇子有分有合,成扇可以分别鉴赏扇画书画、扇股以其雕工等,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鉴赏。扇面装裱成镜片、册页或立轴后,其鉴赏即与一般字画相仿佛。
??扇面书画的鉴赏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由于扇面的尺寸和形状限定,又由于扇面的质地和折痕,书画家的用笔、落款和印章都会与立轴有所不同。有些书画家在扇面上所用印章也与一般作品上的不同,如他们扇作流传较少的话,扇面所用印章常常就无法查找以核对。
??扇面书画一般以精到工整为上。
因扇子小又执于手中,宜于近观。寥寥数笔兰竹或四五个大字的作品,除非高手,一般较难讨好。多数藏家难免有世俗之见,所以,花卉草虫或花鸟常胜于简单的花卉,较复杂山水加人物胜于元倪迂或宋米家风格的疏略山水,工笔仕女及界画风格的亭台楼阁是受欢迎的题材,设色多胜于水墨,金笺胜于纸本等等。旧时画家作扇,如构图较简,常会被人请求添加草虫或人物等,也有画家被请于别人扇作上加些东西。在别人作品上添改后不落款者也很多。齐白石有的晚年扇作上大写意花叶是齐本人亲笔,但工笔草虫由门生或儿子代笔。萧俊贤的设色山水价位较高,于是有的藏家请高手将萧的水墨山水扇作添加青绿或浅绛。
??扇子的鉴定以时代气息为重。
如前所述,宋元或更早的团扇扇面,即使是无款或无名作者或小名家所画也是无价之宝。明代或更早的折扇扇面,无论名头大小或有名或无名,也都是非常珍贵的。明清的折扇成扇,若品相完好,书画精到,也可不计名头大小而入藏。大名家的书画个人特征强烈,作品传世较多可以比较,小名家或无名之辈就很难从个人风格着手进行鉴定。
??扇面本身也是鉴赏的对象。
品相好的泥金洒金,绢本笺本,瓷青虎皮,贡发高丽,名家见之心喜,所作书画多精品。如果是普通市矾扇面,或晚清民国北京扇庄的粉连纸扇面(其中头号粉连尚可,丁字粉连最劣),润例上写明劣纸不绘的名家自然公掉头不顾,上面即使有佳字好画,藏家也会觉得可惜,勉强入藏心中也觉得遗憾。
??扇骨的时代特征甚为明显。
和尚头扇股、直式方头乌木扇股、十三档十四档十五档的扇股(特别是一尺至一尺二的大扇)年代都较早,很有可能为明清之物。十八档八寸扇是年以后才大大地流行起来的。竹股的颜色也很能见年份。即使是白竹玉竹扇骨,年代久远了也会呈红褐色且有包浆,现代做旧的油竹扇股仔细看就觉得新,且上蜡后拿在手里有隔一层之感,不如旧扇贴肉合手。
??扇股上有雕工,从主题到技法都有雅俗高下之分。
阳刻耗时费功,平地阳刻比沙地留青更费功时,但易入能品,勤谨的工匠亦能为之。阴刻看似简易,实见功力,一刀下去即成定局,不能修修改改。阴刻刀法多变,线条讲究刀味,与书画篆刻的亲缘关系较近。
??一把成扇在手,书画扇面扇股相辅相成。
清代扇面应配清代扇股。扇股雕工与扇面画要有呼应。闺阁画家所作花卉仕女或“十三行”清秀婉媚的小楷,扇股就不宜雕老翁古泉汉瓦秦砖纹饰。集拓印作的扇面上有乌黑发光的边款拓片,配乌木紫檀鸡翅之类的深色扇骨有呼应之美。泥金浑金扇面加青绿山水也是用乌木之类的黑扇骨才压得住。象牙骨配瓷青纸扇面有对比之美。三十档四十档的细骨秋扇上书画风格也以纤丽清秀为佳,题材则以花鸟草虫仕女等为妙。当然,审美是见仁见智的,并无绝对标准。
??成扇比一般字画更重成品相。
折扇打开收拢易于损伤扇面。疲软老熟的扇面,特别是扇面下口开裂,常使藏家不舍得拿出来观赏,失去了收藏的意义。
??扇面装裱,有多种形式。
一为册页,扇页,多则二十四开,最少八开。册页内扇面书画,时代相近,主题相同,或花鸟或山水或人物;如为一人所作,则杂题亦佳;
二为镜片,或可视作散放之册页。可以置于镜框之中悬挂室内,也可以置于函盒之中,则页数不限;
三为条幅,一轴由几件扇片组成,多至三件,也可仅一件成轴,后者目前较多。扇面条幅,也可由折扇、团扇及斗方册页等配伍,即所谓“零活”。
扇面装裱可用绫,可用绢,可用纸,素绢及纸裱似更适宜。扇面册页镜片一经装裱,只要小心呵护,一般状况即能稳定,可以长久保存。条幅卷起时扇面状态仍会缓慢恶化,挂出时更易受损,但比成扇的保持容易多了。扇面亦珍重旧裱,特别是册页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