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扇又名摺叠扇、聚头扇,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二十六卷说,今吴中摺扇,凡紫檀、象牙、乌木者,俱为俗制,唯以棕竹、毛竹为之者,称为怀袖雅物。;今天小辛就跟各位玩友分享下——竹折扇及其组成结构
扇骨,即整把扇子的骨架,最外侧的两根称大骨,中间则为小骨,小骨插入扇面的纸口,大骨固定扇面两端;扇骨最为常见材质就是竹子,因竹子的韧性好、收缩性适中、意象清静素雅,与中国文人的形象最为贴合,因此成为文人扇的最多选材;一根竹子虽可高达几米甚至十几米,但能为扇骨所用的只有中间很少的一部分,并且要干净没有任何瑕疵。
排口即扇子顶部最宽的部分,排口越大的扇料越难得,一般扇子排口有18mm、20mm、25mm、33mm等,目前市面上最为常见的是20mm;扇子上的一根根细条被称为档、骨、方,指的是折扇竹条的数量,要算上两个大边的总数;最常见的扇子就是20排口18方,折扇仿古扇会有16方的款式,常见的款式还有15排口20方,33排口13方等。
排口和扇骨数量的不同款式代表不同年代,对于喜爱扇子的玩友来说,仿古追古是扇子中非常重要的文化部分,20排口16方这样的复古款式是不错的选择;扇骨的讲究又分大骨,小骨,扇钉;折扇的位置分别为排口、大板、小板、心梢、开梢、肩、身份、眼位、头型,折扇其实就好像人一样,骨为骨架,面为肉。
再好的扇面,放在一把做工很差的骨上,也体现不出这面的好坏;同理,如果骨正、做工考究,一张超厚的普通扇面,也不能体现出折扇扇骨艺术,是相辅相成的道理;排口的大小决定了折扇的宽度及开幅,也关系着折扇的整体比例,排口讲究的是夹力紧,双边切面一致,用拇指和食指按压两边没有弹性,排口夹力到位不仅可以使扇骨开合顺畅,也使得扇骨整体显得精神,笔挺!
肩是折扇造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位置决定折扇大骨上板和下板的比例(如四六、倒四六、五五开等),市面上较为常见的肩膀分为庙门肩、美人肩、平肩、无肩等,没有高低之分,全凭个人喜好。身份指折扇下板中大骨与小骨的距离。也就是两边肩的距离称为身份,关于一把扇子的做工,身份的薄厚占主要成分,并没有固定的厚度,要根据大边小边的薄厚来做。不能太厚亦不能太薄,太厚显得笨拙,太薄显得轻佻,薄厚适中的扇子才显得精神!
开梢指折扇小骨中部厚转薄的部分,作用是装上扇面之后,扇子可以保持原有的厚度,不会撑开;开梢的位置与大骨开肩位置应当一致,折扇的开梢要整齐,不能有高有低,开梢角度要一致,不能有薄有厚;芯梢即是小骨穿入扇面的部分,大骨与小骨重叠聚合之处称之为头。
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至今已有百余种做工复杂、造型多变的头型,这些风格迥异的头型体现了制扇人的美学品味,同时也考验着匠人的制扇技艺,也让诸多的爱扇之人有了更多的选择...
眼位也称钉位,指扇钉至扇头顶端的距离,扇钉是折扇的眼睛,眼位的位置影响着折扇的整体观感,制作中,眼位越低,对折扇夹力的控制越难,对制扇人用火的功夫要求也就越高。扇钉位于扇骨尾端,折扇的开合以扇钉为轴,优质的扇钉一般以角、牙、玉石、玛瑙等稀缺材质制作。
了解扇子,要去先了解古人的出发点,一把扇子上刻什么才是最高级,都是有规矩的。晚清时的赵子谦,是一位金石大家,他曾经在扇骨上刻过一段话:‘扇之骨,可刻铭,无此骨,扇不成,是一定法,难变更’、‘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易慎取,知轻重’,作为扇铭,以扇骨喻人之风骨,可谓意义深远,暗喻了文人内敛的品性,这才是收藏和把玩折扇的最高境界!
〡金刚〡星月〡凤眼〡招财鼠〡酸枣核〡莲花菩提〡
〡月亮子〡太阳子〡五线菩提〡佛螺菩提〡佛手菩提〡
〡金线菩提〡阿修罗菩提〡木鱼果〡金钟菩提〡木腰子〡
〡桃核〡红心菩提子〡金佛草〡龙骨菩提〡千眼菩提〡
〡菩提根〡蜜蜡〡琥珀〡绿松石〡椰蒂〡金叶莲花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