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从金丝楠的名称讲起。金丝楠是指原木板材在阳光或灯光照射下,其木纹闪烁着一丝丝金色的光芒而得名,也就是说其得名是因为木材的外观特性。植物分类学家将楠木类归为樟科楠属植物,我国约有34种,主产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多为高大乔木,树干通直,木材坚实,不易变形和耐腐性强,为建筑、家具、船板等优良用材,其中最为珍贵的是桢楠、细叶桢楠和闽楠,由于历史上大量砍伐利用,不重视造林和保护,其野生资源稀少,大树罕见,属国家二级保护濒危植物。树木志或植物分类书中均没有金丝楠的树种名称。有关金丝楠的史料记载最早见明·谷泰《博物要览》,记载说:“楠木有三种,一曰香楠,又名紫楠;二曰金丝楠;三曰水楠。南方多香楠,木微紫而清香,纹美。金丝者出川涧中,木纹有金丝,向阳视之,闪烁可爱,楠木之至美者,向阳处或结成人物山水之纹。水楠色清而质甚松,如水杨,惟可做桌凳之类。”据笔者考证,史料中香楠系指桢楠、闽楠和紫楠等木材有香气的楠属树种;水楠指生长阴湿地境、材质较逊的樟科润楠属植物;金丝楠不是指树种名,而是指产自山川河流中的一种楠木阴沉木木材。
目前一些木商宣传说金丝楠有两大类,一类金丝楠是指桢楠、细叶桢楠和闽楠的现代木材;另一类金丝楠是指上述3种楠木的阴沉木。笔者对桢楠现代木材和桢楠阴沉木解剖对比研究发现,其现代木材和阴沉木木材显微结构相同,不同的是阴沉木木材管胞中富含淡黄色楠木精油结晶体,在阳光或灯光照射下结晶体闪现一丝丝金黄色光泽;而在现代木材管胞中由于楠木精油结晶体含量极少,在阳光或灯光照射下不能发光。可证金丝楠不是具体指一种楠木树种名称,而是泛指由楠木类树种倒埋土中形成的阴沉木木材。
阴沉木是数千年乃至数万年前的大树,由于地震、山洪暴发引发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原因而倒埋于地下的死亡树体形成。不是所有埋入地下的树种均能形成阴沉木,能形成阴沉木的是木材本身耐腐性很强的树种,从史籍记载及国内目前发现的阴沉木资料分析,柏木、杉木、冷杉等针叶树类和樟木、楠木、椆木及青冈栎等阔叶树类耐腐性很强的木材易形成阴沉木。例如楠木大树倒埋后,由于砂石、泥土、地下水及树皮自身的封闭作用,木材所含的耐腐楠木精油等液体化合物不能流失或挥发,形成大量结晶体充填在木材中,增强了对地下腐蚀菌的抑制,因此埋藏地下几千甚至上万年不腐烂。由于楠木阴沉木木材中富含淡黄色楠木精油结晶体,在强光照射下结晶体会闪现一丝丝金黄色光泽,古人因此冠名金丝楠。
金丝楠只有在土中才能形成,倒埋在水中的新鲜楠木树因水浸泡,其木材中的耐腐精油等化合物极易流失,很难形成阴沉木。但为啥大量金丝楠阴沉木常在河底砂石中发现?其实道理很简单,金丝楠阴沉木在土中形成后,由于地震、山洪暴发引发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原因将其冲出地面又流沉河底,后来被人们在挖河砂或清理河道中发现。
判断金丝楠距今有多少年,常用方法是对木材进行碳十四检测,通过测定木木材中的碳十四的比度(即C14在C元素中的比例),可以计算出它与大气停止交换的年代,即金丝楠原生树体死亡至今的年数,从而科学判定出距今的时间。
金丝楠表面往往乌黑发亮,又俗称“乌木金丝楠”。由于其资源少、硬度高、耐腐性强,加之某些树体根蔸花纹千奇百怪,因此价值十分昂贵。大径级金丝楠在古代主要用作棺木。明·谢肇淛《五杂俎》载:“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丈之干半埋沙土,截以为棺,谓之沙板,佳者解之,中有纹理,坚如铁石。试之者以暑月做盒,盛上生肉,经数日开之,色不变也。然一棺之值皆百金以上矣。”较小的金丝楠主要用于工艺品雕刻、家具等。古代金丝楠木主要产于四川、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其中以四川的最佳,明清皇家用材全在四川采集,贵州次之。
鉴定木材或木件是否金丝楠,首先要判定是否楠木阴沉木,其次再鉴别木材中精油结晶体含量是否丰富。这项鉴定需要从事木材学特别是对阴沉木研究有一定专业水平的专家完成,需要做木材径切面切片检测。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传统的金丝楠木家具,大多湮没在历史的尘烟中,有幸遗存下来的金丝楠木家具及工艺品,寥若晨星,弥足珍贵,由于金丝楠是阴沉木,可遇而不可求,存世的稀缺性造成了人们对金丝楠木的认识程度有如雾里看花,一些木商乘虚而入,将大径级桢楠、细叶桢楠和闽楠的现代木材经熏蒸染色处理后假冒金丝楠木材,或将楠木属其它种类的现代木材或阴沉木加工成冒牌金丝楠雕刻工艺品、家具等高价出售牟取暴利。
金丝楠弦切面木纹
金丝楠径切面木纹
金丝楠横切面木纹
金丝楠半弦切面木纹
金丝楠树瘤横切面木纹
金丝楠树瘤弦切面木纹
从上往下,4号木板为银木荷阴沉木,3号木板为金丝楠阴沉木,2号木板为红椿阴沉木。
金丝楠工艺品
金丝楠家具
金丝楠家具
分享也是一种修行,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