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所流传下来的《梅花易数》中,有“风觉鸟占”这么一段文字。为便于读者了解全貌,我摘录于下:风觉鸟占者,谓见风而觉,见鸟而占也。然非风鸟二占,而谓风觉鸟占也。凡卦之寓物者,皆谓风觉鸟占。如“易数”总谓之“观梅之数”也。风觉占者,谓其见风而觉也,见鸟而占也。凡见风起而欲占之,便看风从何方而来,以之起卦,又须审其时,察其色,以推其声势,然后可以断其吉凶。风从何方来者,如风从南方来者,为家人(南方属离火,合得风火家人卦);东来者,为益卦之类。审其时者,春为发生各畅之风,夏为长养之风,秋为肃杀,冬为凛冽之类。察其色者,带埃烟云气,可见其色。黄者,祥瑞之气;青者,半凶半吉;白主刃;气黑昏者凶;赤色者灾;红紫者吉。辨其声势者,其风声如阵马主斗争,如被涛者有惊险,如悲咽者有忧虞,如奏乐者有喜事,如喧呼者主闹哄,如烈焰者有为警,其声洋洋而来,徐徐而去者,吉庆之兆也。鸟占者,见鸟可占也。凡见鸟群,数其只数,看其方所,听其声音,辨其羽毛,皆可起数。又须审其名义,察其噪鸣,取其吉凶。见鸟而占,数其只数者,如一只属乾,二只属兑,三只属离。看其方向所者,即离南坎北之数。听其声音者,如鸟叫一声属乾,二声属兑,三声离之类,皆可起卦,听其声音者,夫鸣叫之喧啾者,主口舌;鸣叫悲咽者,主忧愁;鸣叫嘹亮者,主吉庆。此取断吉凶之声音也。察其名义者,如鸦报灾,鹊报喜,鸾鹤为祥瑞,鹗鹏为妖孽之类是也。(参见故宫珍藏善本《梅花易数》北京:九州出版社-01)
对于该段叙述,我想说几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风觉鸟占”疑似“风乌”之术。
“风乌”是古代测风向的器具。在诸多古文人作品中,“风乌”一词,常常出现。如“华盖平飞,风乌细转”(北周·庾信《马射赋》),“风乌摇迳柳,水蝶恋幽花”(唐·李群玉《湖阁晓晴寄呈从翁》),“千骑拥,万人随,风乌弄影画船移”(宋·张先《芳草渡》)。古人把五音糅合到风向中,衍生出一套相对完整的占断体系,名为“风角”术。李零教授是这样解释“风角”的:“风角是以季节风的风向变换和冷暖强弱来说明阴阳二气的消长。”(见李零《中国方术考》北京:东方出版社-08)此“阴阳二气的消长”也和孔子对《益》、《损》二卦的理解,密切相关。帛书周易《要》中记载:“孔子籀易至于损益二卦,未尝不废书而叹,戒门弟子曰:‘二三子,夫损益之道不可不察也,吉凶之□也。’”(见李学勤《周易溯源》四川:巴蜀出版社-01)对于孔子的“微言大义”,《淮南子·人间》中有进一步阐述:“孔子读易至损益,未尝不喟然而叹:损益者,其王者之事欤?事或欲以利之,适足以害之;或欲害之,乃反以利之。利害之反,祸福之门,不可不察也。”(见顾迁译注《淮南子》上海:中华书局-03)其实,“阴阳二气的消长”就是“祸福之门”,从风声和风向中辨析吉凶,古以有之。《国语·郑语》就叙述过:“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见《国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2-01)可见,“风乌”之术由来已久,世人用之入卜筮,也不鲜见。且“风乌”和“风鸟”字形相近,“风角”和“风觉”字音相同。再加之,笔者除了在《梅花易数》上找到“风觉鸟占”一词外,不曾见到其它古籍中有此词汇。因此,笔者推测“风觉鸟占”当为“风角乌占”的错文。当然,也不排除一种可能,就是书作者故意为之。毕竟“风觉鸟占”更为形象直观,便于文化层次较低的学习者理解掌握之。
第二、“风觉鸟占”的卜筮价值。
不管“风觉鸟占”的名称对错与否,单从预测实战的价值上来看,《梅花易数·风觉鸟占》仍然具有相当高的价值。1.删繁就简,条理明晰,易于操作,准验较高。笔者把“风觉鸟占”的文字进行表格整理,便于读者一目了然掌握之。我们从表格中可见,《梅花易数·风觉鸟占》设定了一系列的操作程式,更为简捷、易于掌握。如“风觉”,从“风向”、“审时”、“察色”、“推势”四个方面,去剖析风占吉凶的奥妙。至于“鸟占”,则从“只数”、“方所”、“声音”、“名义”四个方面,分析飞鸟出现所隐藏的吉凶秘旨,真乃绝妙之言也。我可以肯定地说,“风觉鸟占”是对前人“风乌占”的简化和发扬,这也只有源自于邵氏“先天象数”之奥、“先天心易”之旨的易占高手,方可总结出如此简明扼要的占断妙法。2.“风觉鸟占”开启“外应”预测的大门。《梅花易数·风觉鸟占》还讲到:“凡卦之寓物者,皆谓风觉鸟占。如易数总谓之‘观梅之数’也。”这就告诉后学,“风觉鸟占”不单单是“见风而觉,见鸟而占”,而是林林总总的“外应”预测术的发端和综合。在《梅花易数》的“三要十应”章节中,书作者又从天文地理、山川船舟、飞走动植等诸多方面进行延伸,汇集出洋洋洒洒的“外应”预测技法,堪称经典!补充一点,笔者在庚寅年整合出来的“法眼观象”实战技法,皆是由“风觉鸟占”启发而来。这些年来的实践活动中,法眼观象得到大多数易学同仁的首肯,也是法喜充满的妙事一桩。中科医院专家微信北京白癜风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