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我想象的万邦来朝大明的朝贡国

白癜风诊疗体系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49564.html
序言:我大明上国气象、万邦来朝,包括且不限于:南洋森友会、东北皮革厂、动物饲养员、暴力狂、皮包公司及专业诈骗团伙。本司保有最终解释权

年,在朱元璋的构思下,一套完备的朝贡体系逐渐出炉,通过确定“不征之国”名单、“厚往薄来”原则等内容,在东亚文化圈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朝贡体系,正式步入了鼎盛期。

所谓“朝贡”,简单的说,就是指处于中国势力范围、并愿意接受中国领导的国家,派遣外交使团来华朝见、并支付贡品,以换取中国回礼、承认其合法性并予以保护的过程。社团马仔要定期来拜会大哥交份子,大哥才会发红包并继续罩你。

朝贡在当代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即是前文所述的“厚往薄来”原则:中国回赐的礼物必须多于朝贡国进贡的贡物。乍一看这是个要面子不要里子的憨批原则,更由此衍生出了“朝贡国来的太勤搬空了国库”“土著拿几根破竹杆就换走了黄金丝绸”这样的都市传说。然而很遗憾,幻想穿越后靠此发家致富的伙计们可以醒醒了,这些在大明真的仅仅只是都市传说。

明朝有着一套完备的朝贡制度,什么国家可以才朝贡、多长时间可以朝贡一次等,都白纸黑字写在纸上。虽然在具体执行中会有一些小小的偏差——这个我们后面会讲到——但总体上还是筛掉了不少意图浑水摸鱼的家伙。更重要的是,明朝有一套保本三板斧:层层盘剥+自行定价+以券代款。

比如真腊国(柬埔寨)的朝贡团团长,他历尽艰苦,走海路从广东登岸,又一路运到北京的各种贡品,定价过程是这样的。

《大明会典》。这是明朝官修的制度法典,随时代多次增补,其中的《朝贡》《宾客》和《给赐》篇详细记述了大量朝贡时的规章、细节与成例,亦为下文所本。

“来人,把这些真腊带来的乌木过个秤,看看总共多少斤,每斤文钱。”

“凭什么?隔壁暹罗(泰国)佬的乌木每斤40贯(一贯即千文),搁我这就半贯了?你们这是区别对待,我要投诉!”

“爱卖卖不卖滚,暹罗和满剌加(马六甲)的乌木享受特别待遇,这价格都在规章制度里写着呢!”

“那算了。我们这次还带了批苏木,麻烦一起过个秤。”

“也是一斤。先说好啊,琉球(冲绳)的10贯也是特别待遇,别拿这个跟我叽叽歪歪的。”

“还有些宝石,这不会也论斤称吧?”

“交到那边,我们有专人定价。”

“你们自己定?”

“不然呢?让你们漫天要价?还有你这次带的大象,也会专门估价的。放心,我大明礼仪之邦,回赐的礼物一定会超过你们进贡的总价。”

“可我咋听说回赐钱物有四成是宝钞呢?这玩意儿根本花不掉吧?”

“谁说的?一派胡言——宝钞明明占六成!国王亲自来朝才能享受四成的待遇。先别叫唤,看见那边暹罗人过秤的檀香没?别看按每斤10贯算,全都是拿宝钞付款。”

大明宝钞。这种明朝唯一纸币因官方滥发,自发行起就光速贬值,问世不到70年即“积之市肆,过者不顾。”扔地上都没人捡。

“合着你们也知道宝钞不好啊?我带着这些废纸回国,陛下会剁了我的狗头的。”

“一看你们就不常来。暹罗人又不傻,宝钞他们也花不掉,为什么还答应用宝钞结账?出门左转,有专门部门回收宝钞,只要愿意接受抵换过程中“小小”的折价,你们可以在那自由挑选贵金属、丝绸布匹或者瓷器等商品,都是在你们那走俏的东西,回国脱手就能翻好几倍呢。”

“这就是你们一口铁锅标价贯的理由?”

“小子,你摸着自己的良心,这一趟下来你们真会亏?你们肯定是血赚,不然为什么还上赶着跋山涉水来朝贡?对了,我最后再问你一次,所有贡品真的都上交了?不要因为我们直接征收一半作关税,就隐藏贡品去民间交易,马上会对你的使团大搜查的,一旦查到有私货,全部直接没收!”

“……还有一批,我忘取了,这就去拿。”

看着几经挣扎后还是乖乖回去取货的真腊使者背影,明朝官员的露出一丝微笑:“你们可能血赚——”

“——但我们一定不亏。”

论行政手段干预市场的必要性

好吧其实还是有亏的时候。

真腊和大明相隔万水千山,来朝贡一次耗时耗力不说,一旦路上翻船,那就是血本无归,因此他们对于朝贡的热情没有那么高,“朝贡不常”。那么什么国家来的最勤呢?

请允许我隆重介绍一下:大明头号马仔、平壤外贸集团创始人、白头山与鸭绿江的二房东、宇宙的起源、本期封面、“最大的荣幸”——朝鲜。

朝贡体系的种种规章是在年开始逐步完备的,然而在第二年,在大框架还没搭完时,一则针对朝鲜的小条款就半道加塞、紧急出炉:要求朝鲜使团三年或一年一朝,原因是“高丽使者烦数”。

“这帮小兔崽子来的太勤了!”

朝鲜和大明陆路相通,朝贡难度远低于那些南洋和西域国家,尝到跨国贸易的甜头后,朝鲜以各种理由向明朝派出使团。从此前真腊的朝贡品清单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在这种朝贡贸易中,各国的主打商品都是大明本土稀缺的奢侈品。朝鲜的贡品名录上,划掉不值钱的土特产和质量堪忧的朝鲜马,剩下的就是两样久负盛名的东北珍品:兽皮和人参。

客观的说,豹皮、水獭皮和长白山参,在哪个年代都不会便宜,但架不住朝鲜使团一批批的往京城倾销,搞的市场一年三跳水。而且如此巨大的数量中,有多少正品、多少A货很难说,但明朝得全部按自己定的统一价收购,有苦说不出,最后只好掀桌:别来了,哥包不出那么多红包。

另一种亏损主要来自收不抵支。在留存的各国贡物清单上,南洋诸国的贡品大多很拿的出手,其中都有珍禽、宝石、香料等硬货兜底。但高原来的朋友们就不那么阔绰了,他们的贡品清单寒酸到让人落下了同情的泪水。

氆氇、毛缨等纺织品、盔甲、数量和成色都很可疑的珊瑚,这就是别思寨安抚司与渴瓦寺联合代表团上交的贡品。这些玩意儿不值钱都还在其次,最坑的是,明朝会为使团成员每人提供食宿,并发放一些衣物、绢布之类的纪念品,按照普通使团少则数人,多则数十上百人的规模,这笔开销完全可以接受,但别思寨这伙人份子没交多少,来蹭好处的居然高达人,还是三年一来。

这样的代表团在藏区不要太多,明朝为了防止被吃倒闭,专门出台了针对条款。藏区代表团只有一半成员能得到全额纪念品,另一半的纪念品被削减,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团员的旅途在明朝边境即告终结,只有推举出的个位数的全权代表能够进京,享受食宿全包的公款旅游。

明朝藏区。明朝大部分时期乌斯藏、朵甘等行政区都处于实质独立状态,明朝给藏区代表团的大额支出,亦有换取当地权贵对中央的承认和维稳之意。

快开门,老子来朝贡了!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永远都不会是最大的问题。比其上面那些活宝,更让大明头痛的,是那些“武装朝贡”的家伙。

在留存的朝贡物品清单上,有一张单子极为简短:“驼、马”。这个只带来两种贡品的使团,来自大名鼎鼎的朵颜三卫。

控制蒙古东部草原的朵颜、福余和泰宁三个卫所,名义上属于明朝,但实际在大明和鞑靼人间摇摆不定。与之交好能减轻边防压力,获得牵制鞑靼人的盟友,并通过朝贡贸易获取宝贵的战马。因此朵颜三卫被特批一年两贡,用大明稀缺的优质战马,来换取草原上匮乏的各种生活物资。

红圈处为朵颜三卫。朵颜、福余、泰宁三卫控制着东蒙古大片草场,骑兵极为精锐,他们投靠大明时会威胁鞑靼侧翼,反之则能解放鞑靼东侧并给大明边防带来额外压力,一直是双方争取的对象。

与朵颜三卫交恶,会直接让明蒙实力此消彼长,与之交好则能在牵制鞑靼人的同时,通过朝贡贸易获取宝贵的战马,这笔帐算起来不要太容易,因此朵颜三卫被特批一年两贡,用大明稀缺的优质战马,来换取草原上匮乏的各种生活物资。

这种理论上的双赢,在实际操作中,因双方常年时战时和,彼此不信任,加之两边各有以次充好——比如劣马和破铁锅——因此朝贡常常不欢而散,乃至演变为边境冲突,因此朵颜三卫每次朝贡,都让明方人员如临大敌,三卫入贡的地点,也被指定为险隘喜峰口,以减小风险。

唐山喜峰口。朱棣篡位时向朵颜三卫借兵,并于事后赠予喜峰口以北的大量土地,长城东段因此向南偏移,喜峰口成为抵御朵颜三卫的前线。

朵颜三卫的朝贡团已很危险,但论破坏力他们仍得对另一国甘拜下风。“最大的荣幸”东边,便是倭寇的老家日本。因为明朝实行海禁,有着悠久历史的中日贸易大受影响,随之滋生的倭寇侵袭使得明日关系始终处于微妙的状态,不过在巨大的利润驱动下,双方还是时断时续的进行着被日方称为“勘合贸易”的朝贡。

日本可以为自己的贡品感到骄傲。除了银、铜、硫磺等原材料,该国的漆器、折扇、屏风和武士刀等工艺品也十分走俏,这在诸国是很罕见的。明朝还特许日方朝贡团与指定商人直接贸易,因此每次朝贡日方都获利颇丰,明朝朝贡最严重的恶性事件,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

武士刀。日本曾对明大量输入武士刀,日方称其价格从上百贯跌至三贯(该说法与《大明会典》记录价格吻合)。日本还大量倾销高质量的铜矿、硫磺等原材料,使得不产硫磺的明朝一度硫磺过剩。

明朝中期,进入战国时代陷入分裂的日本,已没有实际上的国家元首,此时来华的朝贡团,都由大内、细川这样的日本西部的强力大名所派遣,谁拳头大,谁就是所谓的天皇代表,可以独享朝贡利润。可嘉靖二年,日本指定朝贡港宁波的市舶司官员,却一脸懵逼的看见两支打着朝贡旗号日本船队,先后驶进了宁波港。

“搞什么?你们只报备了两艘船,后面这支船队是怎么回事?”

闻声而来的第一支船队队长、大内家的代表谦道宗设一看,鼻子都气歪了:“狗日的细川,说好这次是我们大内来的,他们不讲规矩。”

大内(左)与细川(右)家纹。细川氏一度是日本京畿地区最强势的大名,并控制勘合贸易,后因继承纠纷分裂,得到大内支持的细川高国一方取胜,但大内借机完成强弱易势,并接管了勘合贸易,引起细川高国的不满。

两支船队都被放入港口登记,但最终肯定只有一支能进行贸易。谦道宗设惊慌的看见后来的细川船队,反而被先一步验货,而在当晚市舶司于嘉宾堂开办的欢迎宴会上,大内代表团的位置被安排在了细川代表团的下手——这几乎就意味着大内出局了。

“勘合符!勘合符!”谦道急的跳脚,对着市舶司主管太监赖恩大喊,“大人!细川的勘合符,过期的,无效的!”

判断日本船队是否合法的关键,在于该船队能否拿出明朝颁发的营业执照——勘合符,这也是日方把朝贡叫做勘合贸易的原因。当时嘉靖皇帝继位未久,还没颁行过本朝的勘合符,大内家持有前朝正德皇帝颁发的勘合符,而细川家持有的则是正德之父弘治皇帝颁发的,早就过了保质期。根据规定,大内这边的勘合符才是合法的。

勘合符,这种外交文件可做多种用途。宋素卿称大内持有的合法勘合符,本是幕府将军分配给细川的,却被大内夺去,但明朝事后调查时未予采信。

可惜谦道不仅汉话说的不行,对中国的某些“传统文化”也知之不详。细川代表团的副使宋素卿是个日籍华人,深知本方理亏,故早早发动钞能力,以巨款贿赂赖恩,让赖公公直接变成了颠倒黑白的睁眼瞎。

按常理谦道只能后悔自己的拙策,回去向他的老板切腹谢罪。不料谦道也不走寻常路,据理力争无果后,他带着团员愤然离席,闯入武库夺回了此前上缴的武器,又杀回宴席,要切了细川代表团的脑袋。

赖恩和宋素卿等人闻风而逃,自知闯下大祸的谦道干脆破罐子破摔,一把火把嘉宾堂烧成白地,然后继续追杀细川代表团,连沿途路遇的民众和赶来的官兵也照杀不误,从宁波一路砍到绍兴,又杀回宁波,夺船出逃。

如此恶性外交事件堪称千古奇闻,勘合贸易随即中断,13年后才重启。最令大明吐血的是,这次外交出了偏差,自己是要负责任的。明朝因此裁撤了宁波市舶司太监,砸掉了这个公公们的金饭碗。

朝鲜中宗(《大长今》里的男二号)。大内使团脱逃后,回程途中其中一艘船只被吹至朝鲜,船上的33人被中宗移交明朝后伏法。

海外诈骗治理难

朝贡能让人失去理智的丰厚回报,让那些没有营业资质的国家眼热不已——比如葡萄牙。好不容易揍趴满剌加,垄断了马六甲海峡丰厚的贸易利润后,葡萄牙把目光投向了大明这个更广阔的市场,准备入乡随俗来朝贡,不料被大明拒绝了。

满剌加是明太祖钦点的不征之国,模范小弟,它被攻击占领自然让大明非常angry。葡萄牙人吃了闭门羹,远隔万里之外的葡王又发来越洋快递,敦促他们尽快与中国建立贸易关系。

走投无路之下,葡萄牙人打出了智熄的操作。当第二拨葡萄牙使团抵达接待外宾的四夷馆时,面对前来审核的官员,重金聘请的华人翻译如此作答:“我们是满剌加国的使团,这位是我们的团长加必丹末……”

葡萄牙团长托梅·皮莱资。翻译对葡语一知半解,介绍其时误把其头衔中的“capitao-mor(首席船长)”当成其名,皮莱资遂于明朝档案中变成了加必丹(末)。

类似的诈骗团伙并不少,比如从西域来的朝贡国数量,要大于该时期当地实际国家数量,还有不少实际是新疆霸主察合台汗国的附庸。因此这些朝贡团鱼龙混杂,有两头朝贡的,有察合台拿马仔身份证开的小号,更多的则是扯虎皮伪装成使团的民间商团。明朝未必一无所知,但西域贸易确实有利可图,这些僵尸号又营造出了万国来朝的气象,些许细节就不要再深究了嘛。

不过论及诈骗业务之精,琉球敢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这个夹在日本九州岛和台湾岛之间小岛国,内部不稳,外部受到日本威胁,因此国王们格外看重对明朝贡带来的统治合法性,上演了一幕幕足以让他们在本文压轴登场的华丽大戏。

年,琉球使节来到大明告丧:他们的国王尚金福去世后,御弟尚布里和王子尚志鲁为了王位火并,双双殒命,明朝颁赐的金银印也在战火中随库房一同烧毁。另一位御弟尚泰久作为幸存的王室男嗣继位,请求宗主国认可并颁赐新印。

大明一听小弟家发生如此惨剧,顿时洒下了几滴同情的泪水,对其请求一概应允。琉球的史书也采纳了这种说法,因此数百年来都无人质疑,直到上世纪考古学家挖出了尚布里的骨瓮,意外的发现,上面刻的尚布里的死期是年。

说好的双双殒命呢?

更多的疑点很快被发现,比如作为琉球国宝的金银印是存放在王宫正殿的,不太可能随库房烧毁。而文献中朝鲜漂流民所见到的权势滔天、势压国王的御弟,并没有被提及名字,他可以是尚布里,也可以是尚泰久啊!

琉球群岛。当时东亚各国称遭海难而漂流入境的外国人为漂流民,朝鲜与琉球关系和睦,加之许多漂流民掌握先进的技术,因此朝鲜漂流民在琉球往往受到善待,朝鲜官方也会专门向回国的漂流民了解情报并记入档案。

迷雾随着文献和考古研究深入而散去,如今许多学者都倾向,尚泰久才是杀侄囚兄的篡位者。另一出骗局则更扑朔迷离,以一个极易拆穿的假象,包裹着更深的真相。

尚泰久的儿子尚德是该王朝的末代国王,他去世后大臣金丸政变上位,随后以尚德之子尚圆的名义请求明朝承认。不知册封官员是没有查阅前代资料,还是真就老眼昏花过于饭桶,见到永乐年间出生、比尚德大26岁的尚圆,愣是没觉着有什么不对,按部就班的完成了册封,使得尚圆篡位成功。

如此简单粗暴的骗局,早早就被史学家揭破,但尚圆仍成功抹去了他想要隐藏的秘密:将尚德和他的遗孤尚中和的年龄,减小了约10岁。

尚圆和后人能快速获得琉球人认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尚中和年龄尚幼,无法承担治国的重任,这也成了尚圆篡位丑行的遮羞布。然而如果尚中和当时已然成年,尚圆所谓的合理性便荡然无存了。尚圆的计策成功误导了各国史书,可惜仍百密一疏,学者们通过对朝鲜漂流民和日本外交僧记述的考证,终于戳穿了这一骗局中的骗局。

最后是本期节目的彩蛋,由朝日琉三方联合出品。

年,朝鲜接待了作为琉球使节的日本商人平左卫门尉信重。平左卫门和朝鲜成宗聊天时,谈及了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问题:假琉球使节。

因为琉球和朝鲜距离太远,琉球往往会委任日本人担任对朝使节,平左卫门商团已多次代表琉球来访。当时日朝关系不睦,双边贸易严重受限,一些日本人便想浑水摸鱼,诈称琉球使节来朝,乘机进行贸易并骗取回礼。为了屏蔽这些山寨货,平左卫门建议,让朝鲜向自己颁发勘合符。成宗认为这招很好,当即拍板同意。

确实很妙——如果平左卫门不也是个假货的话。

附记:1.朝鲜王朝由李成桂于明朝初年篡取高丽王朝政权而建立,此后内部又多次政变夺权,常被明朝以得国不正拿来说嘴。后朝鲜世祖又弑杀端宗夺位,使者前往明朝告知王位变更,礼部质问端宗何在,使者抗声答曰:乘着白云去找建文皇帝了!“礼部不敢更问”。2.尚圆篡位后,平左卫门团伙决定当作无事发生,坚称国王仍是尚德,与冒充尚圆使者的另一伙同行,给朝鲜带来了极大的困惑。“前者……(琉球)国王名尚德,其后变称尚元(圆),今……又称尚德。”3.奥斯曼帝国鼎盛时期,苏莱曼大帝出于远交近攻的考虑,曾向明朝派遣外交使团,却因沟通困难,被当成一般货色,随便赐了些礼品打发走。回程途中,使团因协助明军防御蒙古入侵阵亡九人,大明予以厚葬并“抚恤其王”。您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bgamepower.net/wmfl/148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