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早期症状 http://m.39.net/pf/a_4721404.html作者简介
曾翠,17岁,德江一中高二(12)班学生。
青灯两盏映浮生
壹虞卿在很多年后无意折断了他所赠予的紫檀发簪,青丝已断,情丝未斩,簪中卷着狭长的纸条。掌来一油灯细看,指尖微凉,终于无力地垂下眼帘,苍白的流年在四处逃窜。浮生一梦,她再也不曾听人吹过萧,再也不曾抚过琴,仅两盏青灯照壁,佛前了此一生。——《长锁手札·虞卿》虞卿是景州虞家的幼女,自小便是众星拱月的存在,才学惊艳、容貌更甚,所谓“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说的大抵就是如此了。寒冬时节,大雪初霁。大姐二姐上清澜寺祈福,顺便带着虞卿出城上山玩耍。景州卧于大粱以北,雪季漫长,雪域风情别具韵味,却也广袤,总会教人迷了道。寒风呼啸,似是什么巨兽在低吼嘶鸣。一顶朱木小轿兀立在旷古的雪原中,悄无声息。虞卿被连人带轿停放在了厚厚的积雪上,姐姐们连同着陪同的丫鬟小厮早已踪绝。她轻阖着眼,昏昏入睡。夜色催更,寒风更是凛冽,虞卿也被冻醒了过来。只觉着周遭安静极了,轿子也不曾有半点颠簸,于是轻声问着:“阿姐,可是到了?”回答她的只有凛凛朔风和不经意飞落到轿厢中的雪花。“阿姐?”四周肆掠着寒风,轿中昏暗,夹杂着一丝丝凉意。虞卿卷起轿帘望向远方──一片空旷寂寥的雪域。这一刻,她突然感到恐慌。不远处,狼嚎响起。自小娇生惯养的她,如何能强压下心中的恐惧,不由地哽泣出声,抱成一团缩在轿中的角落里。手中的紫铜袖炉尚存着些许余温,脚底生寒,周遭愈来愈冷,凄厉的狼嚎伴随着呼啸的朔风贯耳而来。长峄大约就是在那时出现的,提着一柄昏黄的灯笼,就一身单薄的僧袍,腰间缀有一支箫,削薄的唇抿着,单手挑开轿帘,虞卿猝不及防地就撞进了那双如雾深邃的眼眸。那僧人就立在轿外,温声道:“姑娘,此地夜里多野兽,不若与贫僧回寺中,何事皆待明日再说,如何?”他嗓音清洌,年纪不大,却是一幅寡淡模样。虞卿捂着手中的紫铜袖炉,声音微微沙哑:“我腿被冻坏了,小师傅可否背我同去?”她眼尾和鼻尖通红一片,长峄心中微微松动,盯着她良久,终是转过身去,屈膝,弯下腰,薄唇呼出雾气,淡声道:“姑娘,上来吧。”虞卿攀上了他单薄的身躯,接过他手中的灯笼。他的脚深深地陷入雪地里,一行脚印迤逦而去,趟过了雪原,又一点点地蜿蜒而上,与清澜寺缓缓拉近。后来虞卿回想,若是没有遇着长峄,她或许会在那个寒夜中无声无息地死去,血液凝固,又或是在尚存一息之际与群狼的绿眸惊恐对视,眼看着自己被分食,残骸散落。夜半时分,他们总算到了清澜寺。长峄将虞卿安置在一间厢房便离去了。虞卿问他:“小师傅,你可有法号?”他低眸答:“姑娘,只一场萍水相逢。”——可你不知道,这一场萍水相逢,足以让我一见倾心。贰次日清晨,虞卿从住持那里得知,阿姐们已离去。寺里还有城中的其他女眷,好在都相识,便欣然邀请虞卿一同回城。临行之前,虞卿偷偷跑去问住持,那个腰间缀有一支箫的僧人是谁,住持深意一叹后,终是告与她:“长峄。”回到府中之时,阿姐们正要受罚,虞母见她安然无恙,还是绷不住泪弦,搂过虞卿泪流不止。虞父一顿轻抚慢哄着,虞母才了罢。最后,阿姐们连同一众陪同的侍从都受了罚,鞭笞二十,禁足两月。似怨似恨的寒光若有若无。其实虞卿知道,阿姐们都不喜欢她,因为她是嫡,阿姐们是庶。嫡庶分明。平日里端着爱护幼妹的模样,迷惑了所有人。只是无论如何也不曾想,阿姐们会想要她死。手中捧着袖炉,却遍体生寒。而后不久,她便与父亲说了,是清澜寺的小师傅长峄救了她,理应上门郑重道谢,父亲自是允了她。她回想,长峄并未有佛珠,便从府中带出一块上佳的紫檀木料上了清澜寺。随从护送虞卿上了清澜寺就被她遣派回去了,其名曰:“佛前虔诚,则不以奴。”再到清澜寺,她寻找长峄绕了大半座寺,行至后崖。后崖的积雪很厚,不似寺前。耳边传来悠扬空明之音,倒应了“空谷传响,不绝于耳”之句。弯弯绕绕而过,她的裙?早已水渍一片,在雪地中拖出长长的痕迹。崖口处,一座四角亭,亭中一石桌、四石椅。还有身着藏蓝僧袍的他,箫声自他指尖下的小孔流淌而出。虞卿知道是他。待他一曲终,她才蹑步踏进亭中。长峄转过身来,见来人是她,微一惊,默然垂下眼帘,余光瞥见她的裙?处湿成一片,不着痕迹地将竹帘放下。“长峄,你可让我好找。”少女娇俏可人,微微偏头,发髻上的步摇清脆作响,她身后缥缈的云雾朦胧了山景,也朦胧了巧笑倩兮的她。长峄只觉心中有什么东西在松动。心中默念:既已遁入空门,就不该再念尘俗。“姑娘,找贫僧所为何事?”他淡声问。“我不叫姑娘,我叫虞卿。”她稍作调整,轻呼了一口气,灿若繁星的桃花眼多了几缕缱绻,望向长峄道:“长峄,我对你一见倾心,你可信我?”他望着她的眉眼,那双眸子里盛满了星辰,他知道,她是认真的。但他是一个僧人,一个出家人。“施主,该着凉了,回吧。”这是长峄离开前不轻不缓说的话,带着拒人千里的温度,寒凉。他不愿唤她的闺名,也不愿唤她“姑娘”了,所以成了施主。虞卿在亭中站立良久,直至寒意从脚底升起,从周遭袭来,僵硬了全身,才仿若回神提起裙?离开后崖。真的,不可以吗……回到厢房休憩,应该是在梦中,才听到长峄低声轻问:“你这又是何苦呢?我终究只能青灯长佛一生的出家人……”虞卿模模糊糊:“认定了长峄,这辈子只能是长峄……你不懂的……”然后那人轻叹一声,她便跌入了浮光潋滟的梦里。叁梦里已是酷暑,芙蕖花开缀满湖面,云雾缭绕,她划着乌蓬船流连于海棠间,湖中立着一座凉亭,长峄着一袭月牙白僧衣,如秀竹挺立,吹箫悠然,眉目如画,漾起一池春水。她转瞬跳入亭中,盘坐于他身旁,凭空而出一架古琴,葱白纤细的手指流转在琴弦之上。抚琴和箫。他清冽的嗓音响起:“卿儿,你说对我一见倾心,可是真的?”虞卿低喃:“信我,可好?”转醒后,她偏过头,昏黄摇曳的烛光中有一道欣长的身影,在袅袅熏烟中站立,不言不语地对窗沉思冥想。“长峄,”她沙哑着喉腔:“我渴。”长峄彷若惊醒,转过身来,从炉上取下水壶,热水徐徐从壶嘴泻至茶杯内,翻滚的热气一下变得温和,柔柔地扑在他精致的五官上,微卷而长的睫毛轻颤,像覆上了一层薄薄的纱,看不真切。修长的手指环着茶杯轻轻摇晃。“姑娘,你先坐起来。”长峄自是不好伸手去扶她,何况还是在床榻上。“我浑身难受,没有气力,”虞卿哭丧着脸:“背都背过了,扶一下又如何?”长峄闻言略显沉闷,稍作一顿,却也还是将她扶坐起来,把散着热气的茶水递给她。虞卿不由发笑,牵动肺腑,猛咳起来。长峄又轻拍了拍她的脊背。虞卿放下杯盏:“长峄,背也背了,扶也扶了,拍也拍了──你赖不了了,等着还俗吧!”她眼角上扬,藏着无尽喜悦,像极了一只偷食的猫。长峄手指微微蜷着,只觉得手心在冒着热汗,由耳根蔓及到两颊的红在烛光中昭然若揭。不由地想要逃离,轻颤出声:“姑娘,还是早些休息罢。”正欲转身之际,腰间环上来她的胳膊,后背穿来得意不已的笑:“现在抱也抱了,长峄公子啊,娶我吧?”长峄惊慌地甩开了她的胳膊,仓皇逃离。是日,虞卿的温病已降了下来,跑去住持的禅院借来一架古琴,静坐在院里,如流殇曲水之声从她的指尖缓缓流淌而出。细细听下来,是那日在后崖长峄所吹的曲子。早已停了雪,却积雪未化,墙垣黛瓦上覆盖着厚厚的雪,禅院门外的枯树上总会有雪花飘落,让人误以为下了雪。长峄提着食盒,袖口以下是冻红的手指,紧紧地捏着手中的木柄,骨节分明处微微泛白。他就贮立在禅院门外,飘落下来的雪花在他的头顶倏地化成水渍,而后消失不见。他的头顶已经冒出点点青茬,仿佛是浇灌了它们。又该剃度了,可戒刀又戒了何物?一曲罢,长峄跨步进了院里,衣衫掠动,掀落几许雪花。虞卿听见了声音,转过头来,见来人是他,回以灿烂一笑。还未说什么,便跑进厢房,窸窸窣窣一阵,又抱着块乌木跑出来,堪堪停在长峄面前。“长峄,这是小叶紫檀木,用来打磨佛珠最好不过了!”她巧笑倩兮,葱白如玉的手中确实是一块乌黑的木料。仔细端详下,乌黑中又透着浓浓的紫红。“贫僧不受礼,还请姑娘收回。”长峄淡淡回着,可通红的指尖却在不由摩挲着麻布僧衣。另一只手将食盒递给她后,两掌在胸前合十,垂眸底声道:“阿弥陀佛,姑娘用膳吧,稍后会有师弟来收取食盒。贫僧先告退了。”虞卿就知道会是这样的情形,便也不再开口。入夜后,她摸索着进了长峄的厢房,蹑手蹑脚地将檀木放在他的枕边便离开了。她不知道,她轻掩上门的时候,榻上那人微微睁开双眼,凝视檀木,良久,轻叹一声,颤颤地闭上双眼。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她的两眼弯弯和微翘的红唇。一见倾心,可是真的?虞卿……亦或是卿儿……这样浮想联翩着,一抹可疑的红色爬上了他的耳根。他分明听见,他的心跳很乱,杂乱无章。情之所起,不自知。肆他按着她的话,打磨了一串紫檀佛珠,却也不由自主地雕刻了支发簪,一点也不精致,略显粗糙的花样,却也看得出这是一根玉兰簪,很衬她的垂云髻。他觉得,自己可能是魔怔了。思绪纷扰清梦,住持说过:情之一字,难解。半月后,才听闻虞卿早已下山归去。寺中来访的香客无不聊着城中虞家正张罗着与商贾大族宋家的婚事。不知为何,听着香客们的谈话,他总觉得心神不宁。山上的雪尚未化完,东一垄雪,西一滩泥,而景州城已是一派生机盎然。虞府。火红的绸布挂满了整座府邸,丫鬟小厮出出进进,脚底生风,却笼着压抑沉重的气氛。虞卿被锁在了她的闺房中,谁也不能见。自那日下山后,父亲告知她不日就与宋家宋子相成婚,只需待嫁闺中;这于她而言就是一个晴天霹雳,她跪求在父亲面前,一字一句道:“女儿今生非长峄不嫁。”虞父闻言险些两眼翻白气昏过去,爱上何人不好,怎地偏偏爱上了一个僧人?且宋家与虞家早有婚约在前。母亲闻讯而来也只得狠下心来命人将虞卿锁起来,恐生出些事端,也只能暂且委屈她了。是日夜里,虞父同虞卿促膝长谈了一夜,直至虞卿的情绪平复下来。“卿儿,宋家此番从京城回来定居景州,怕是不怀好意,听得宋家宋子相对你一片深情,你嫁过去后他定然会护你周全,也断不会委屈了你,那宋家也许会看在亲家的面上,不会对我虞家多加打击。卿儿,听为父的话,啊?”虞卿张了张嘴,喉咙有些发涩:“可我从未见过那宋子相,我怎知我所嫁的人相貌如何、品性如何?”心里想的却是,为什么就一定要用女儿的幸福来保住家业,这样的家业不难看吗?“为父可打听过了,那宋子相是个仪表堂堂的俊秀郎儿。”眼角湿润泛红,直视虞父:“那长峄呢?”“忘了吧,无论如何,你们都是没有可能的,就当是年少懵懂吧……”虞卿垂下眼眸,滚烫的泪珠砸在手背上,逐渐变凉,视线都开始模糊起来。之后细细的谈话声都被掩盖在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之中。这是这一年的第一场春雨,有些东西势必会破土而出,就像是上苍注定。四更之际,虞父才虚浮着步子走出了虞卿的阁楼。彻夜无眠,虞卿在破晓时分怔怔出神,低喃:“我这一辈子,定非长峄不嫁的……”轻轻地打点了些盘缠,将烛台上的蜡烛覆在床帘上,待火势渐猛,不作犹豫地从早就被撬松了的木板下钻出去,再把木板镶回去,躲在隐密处,只待在人群慌乱之中乘势而出。守门的丫鬟还在熟睡中,在一股烧焦味中惶惶然惊醒过来,见虞卿的闺阁已是火海一片,心下一阵惊恐,扯着嗓门大声喊:“走水了……三小姐的闺阁走水了……快来人啊……”不多时,人影攒动,虞卿趁乱逃出了虞府。远处的她,对着火光映天的虞府重重地跪下,行拜礼后低叹:“对不起,您二老就当女儿死了吧,是女儿不孝。”她此刻,唯一能找的,也就只有长峄了。然而现在还不是找他的时候,以父亲多疑的性格,定会到清澜寺寻她几番。于是,往着相反的方向行去。她不知道的是,长峄竟已从清澜寺到景州城寻她去了。而他来到虞府的结果,就是被虞府抓起来逼问虞卿的下落。烧毁的阁楼里并未发现尸体,虞卿,必然是逃了。而她唯一的执念便是清澜寺的长峄。虞父待长峄还算是客气,即便是被囚困在客房内,倒也不曾对他稍有懈怠。茶水足,被衾暖,绿意燃。长峄的手指笼罩在宽大的袖口下,指尖摩挲着与腕臂相贴的簪子。他向住持行三拜,向佛祖归俗告罪,他觉得,这都是为云游。至于到虞府,是为了向她道别。可为何想要向她道别,却不愿去面对。清冷的月光爬上屋檐。悦来客栈二楼客间,虞卿托着下巴,眼神晦暗。屋里点着一盏烛台,不足以照亮整间屋子,阴暗处,某种思绪在沉淀。自从逃出虞府,已逾一月,她与宋子相的婚事也定是作废了。此刻,她在离景州城不远的玉山城中。在客栈的大堂,她听到了她走后的变故。景州城虞府千金逃婚,欲与清澜寺僧人私奔,可妾有情,郎无意,那僧人在虞府做客。宋家一怒之下,开始竭力打击虞家产业,虞家一时之间竟有了凋零之状。与此同时,宋子相邀那僧人入宋家做客,将其囚之,不日以妖僧之名行火刑祭天。伍虞卿如何也想不到,他们竟会对长峄下手。仅一月,就要天各一方。她忽地想起初见长峄时,他提着灯笼救她于绝境中,苍茫中就出现了他这么一颗星辰。眼眶泛涩,指尖止不住地轻颤,她认定的一辈子,就这样在火光中纷飞,恍若大梦一场。她不愿相信,会是这样的结果。这一霎时,好像什么都不重要了,她忽然觉得,其实安安份份地嫁给宋子相才是最好的路,做一个贤良淑德的妻子,相夫教子……至少,不会牵连他。绕了那么大的圈,宿命般的,还是回到最初。最终,她挎上包袱,沿路而返,无论如何,她都不要他出事。那是她唯一的星辰啊。快马加鞭中,过往种种在翻飞堙灭,看着像是在告祭,究其底,是在沉沦。沉沦地无声无息,苍然而已。抵达景州时,那些流言愈演愈烈,市井酒楼、深巷街口无一不在塑着各色各样的“虞卿”。她低眸笑了,原来真的不可以啊……竟还到了天理不容的地步。该笑自己可怜,还是该笑世俗可恨……回到府中时,她被架着跪在大堂中,不作没有意义的反抗。虞父砸了茶盏,碎瓷片散在她的双膝前,裙?上茶叶一动不动,冒起热气。所有人都在两侧站着,没有声响。“去把长峄师傅请来喝杯茶!”虞父寒着脸,对旁边伺候的小厮侧首。那小厮掩下惊慌,弓着身子快步离开。虞卿这才抬首,仰起日渐削瘦的下巴,双瞳发红,有些不可置信:“父亲,你骗我?”虞父冷哼一声,甩了甩宽大肥硕的袖子,不置可否。即便心底有些不忍,但还是强压下了。世道便是如此,怨不得谁。少息,小厮低眉垂首引着长峄入门。深蓝色长袍漾起,他一手捻着佛珠,一手竖立在胸间,对虞父颔首微笑施礼,默不作声地看了看虞卿,如画眉眼轻轻垂下,眼底翻涌着不知名的情绪。回来了,便是要成婚了……成婚了,便是他人妇了……小姑娘说的喜欢,确也是喜欢过的,只不过是年岁太小,懵懂罢了,转眼下山就长大了。诚如虞家主所言,她只是一时兴起,到底是当不得真的。也罢,她好便是好。虞家主所言不假,她只是少了一个成长的过程。此番是非,她回来了,那他也应当依自己所言,道一声别,从此云游四方。虞卿自长峄进门就死死地盯着他,他还是那样云淡风轻,寡淡无言,依旧身着他的僧衣。到底还是诚心向佛,又怎会为她的十丈软红所动呢。盯着盯着,就笑了。眼角泛着潮红,挑起一抹极淡的笑,就该是这样的吧?好像一直以来都是自己一个人的角逐。一厢情愿得可怜。她终于垂下了脑袋,睫毛挂着泪珠,轻轻颤了颤,就倏地砸在了地面上。不多时,宋子相匆匆赶来。身量挺拔却又不失优雅,温润如玉,带着书生气息,对堂中长辈一一见礼作揖。他眼底有些焦虑,望着虞卿,更多的是复杂。不待虞父欲当着众人惩戒虞卿之时,宋子相终是站出来道:“虞伯父,勿恼虞小姐!”众人将视线转移到他身上,没有人注意到方才欲上前的长峄。“伯父,虞小姐不过是贪玩些罢了,日后必会懂事的。”其实任谁都知道,谁会把自己的出阁当作儿戏,他宋子相当真是爱惨了虞卿才不计前嫌为她说话。虞父略作沉思,不着痕迹地瞥了一眼长峄,转而瞪向虞卿:“孽女,为父命你嫁给宋公子,你嫁是不嫁?”宋子相虽然心仪虞卿,但他不希望看到她被为难的样子,正欲出言阻扰,接下来一句令众人又惊又喜。她说:“我嫁。”长峄立在一侧,脑海里一遍遍地回放着她说的“我嫁”,有些回不过神,脑子里嗡嗡作响,心脏好像密密麻麻地疼。可怜的是,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何。陆虞府又是一派红绸风光。虞卿规矩地呆在重新修葺的闺阁中,不再有任何不当之处。就好像是明白了很对道理一样,即使她并不承认这些道理。而长峄也被留下受邀观礼,一切都好像回归原来,热闹而平静。很快就到了大婚之日。一切都井然有序地进行着,虞卿收下了所有人给的礼品,看到“长峄”两字下的一个长形木盒,还是忍不住怔了。娇艳的脸上浮现涩意。是很欢喜,终于摆脱了我的意思吗……贴身丫鬟去小厨房拿吃食了。虞卿将那长条形木盒打开,里面是一支木簪,不是时下流行的,过时了好久的样式。即使知道之前的一切都是我自己的一厢情愿,可我还是想偷偷收下,就一次……虞卿如是想,将木盒中的簪子悄悄地藏进袖口中,合上木盒,放回原位。不多时丫鬟回来,伺候虞卿用完膳食,一一清点了礼品后,前院就派人来接虞卿到前院了。虞卿头上盖着鸳鸯盖头,由丫鬟搀扶着到了前院,宋子相神采奕奕,一袭红衣衬出了别样的俊雅。他手心里微湿,有些紧张。长峄立在人群之外,有些寂寥,眼里的深邃被大片的红掩住,黑色的瞳孔里染着红色。骨节分明的手指拨动着佛珠,薄唇上下启合念着佛语。他看着虞卿将手放进宋子相的手掌中,一对璧人走向大堂行拜礼。一拜天堂。二拜天地。夫妻对拜。礼成。他合上眼睑,他认为,他该离开了,他已经向虞施主道别了,也已经观完礼,就应该云游四海了。没有谁会留他的,殿里的佛也不会,方丈大师不会,住持师傅不会,虞施主就更不会了。“云游不留”。然而,正欲转身之际,高墙上飞下数十个黑衣人。人群开始骚动,尖叫,然后倒地──血流了一地。虞卿一下就被撞倒在地,她听到了骚乱,也知道肯定是发生了什么。长峄趁乱将虞卿拉到一处偏僻角落,盖头下,她有些怅然,拉着她手的手有厚厚的一层茧,冰冰凉凉的触感,骨节分明。只一息之间,她就知道了,是长峄。“现在这里很危险,贫僧带你离开。”不作停顿拉着虞卿到偏门一侧的马厩,只有一匹不是很健壮的黑马。“冒昧了。”不待虞卿回话,一把抱住虞卿翻身上马,双腿夹紧马腹,扬起马鞭向城外飞掠而去。虞府中,已是一片血迹斑斑,庭院中站着一个眉眼狠戾的华衣男子,宋子相双眼发红地看向他,第一次怒吼:“宋子博,你到底要干什么!父亲已经说过了不必对虞家下死手,你这是在忤逆父亲!”那男子踹了踹脚边喘着粗气的虞二小姐,她腹部的血窟窿更加狰狞。她眼中有万般恨意直直地刺在他身上,心中悔青了肠子,她就不该听信他的鬼话。“忤逆又如何,他还不是会满意我的做法,你要是还想娶回虞卿就最好当作什么都没发生。”宋子博斜睨了眼他,漠不关心。“你最好保证她没事,否则我便不入仕了。”然后经商,把你吃得骨头都不剩。松林古道间,一匹黑马掠影而过,疾驰到了一处隐蔽的岔路口时,长峄翻身下马,指尖蜷了蜷,还是未作言语。“虞家遇害,这里俨然已经是个是非之地,你该离开。听贫僧的,一直走下去,不要回头,也不要再回来。好好活着。”这是他说过最多的一次,却又偏偏是在离别之际。他眼底不化的寒冰,正在缓缓地春暖花开。这一刻,虞卿真的不知该如何做。思绪混乱不堪,她不明白,长峄这个人到底对她有意还是无意。但世事无常,她只能死死地揪着马鞍上的缰绳,朝着从未涉足的地方而去。只能离开。什么都是多余的。长峄最后只道了句:“抓紧了!”随后狠狠地抽打了下马背。马背上的那个穿着嫁衣的姑娘,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从此就天各一方了……长峄一如往昔清寡地立在粗砺的树干旁,指尖依旧是那串佛珠慢慢地捻着,他知道,云游四海的由头到底是瞒不住的。瞒不住佛祖,也瞒不住人心。少息,一阵马蹄声愈来愈强烈,他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为首的黑衣人抬起右手,猛地挥下,示意下属直接行事。一把稍显钝化的长剑刺穿了他的腹部,又接着捅进了他的心窝。深色的血浸透了浅蓝色的僧袍,胸口外翻的肉像一朵诡谲的花。他靠坐在树干旁,待那群人朝另一个方向策马离开,这才重新拾起地上滚满了灰的佛珠,不自觉地抚了抚。嘴角微微上扬,挑起一抹笑。而后轻轻地阖上眼睑。柒云姆山上的尼姑庵中,静纾师太盘坐于蒲团上,一手捻着小叶紫檀佛珠,一手敲打着木鱼,下垂的嘴角张张合合念着不知名的佛语。就像那时的他一样。虞卿还是成功逃离了景州城,她听闻了不少奇闻逸事,其中就包括自己和长峄的故事,还有虞家和宋家。虞家确实已经倒下了,而宋家却依旧繁盛如前,甚至超越了彼时的宋家。虞家因私下走贩私盐,死有余辜罢了,而宋家大义灭亲,实为一壮举。那个名叫长峄的妖僧尸骨已寒,而她也找不到他的一处衣冠冢。荒草丛生的年岁里,再也没有虞卿这个人了,她禅号静纾。无意间折断了紧贴着腕臂上的木簪,一张泛黄的纸条掉落下来。她颤了颤指尖,在青灯古佛前细细打开,毫无预兆地就撞破了一份晦涩的情愫。和泪卷残红。她垂下沉重的眼皮,早已是老年身的她终究还是落了泪。似喜似悲,飞鸿仓促。(指导老师:潘凤丽)主办单位
德江县作家协会
编委成员
张贤春、蒋莉、冉光跃、简宜贵、
王连凤、唐序康、吴金伟
钟鼎山微刊
第期
本期专栏
小说世界
执行编辑
唐序康
小说
散文
诗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