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扁平疣哪里医院好 http://m.39.net/news/a_8605173.html
日前,有关太阳鱼入侵四川的消息又一次被提起。
有自媒体发文称,近日一位来自成都的钓友在水库垂钓时,钓获了大量太阳鱼,并且个头还不小。文章同时称,太阳鱼来势汹汹,已在四川多地被发现。
消息一出,迅速登上微博热搜,网友们纷纷留言发出“灵魂拷问”:可以吃吗?好吃吗?
更有经验丰富的“吃货”网友已经抛出菜单跃跃欲试了......
那么太阳鱼为何会突然出现?会不会对当地生态构成破坏?若数量骤增该如何应对?据介绍其可作“餐桌上的一道美食”,那允许或鼓励捕捞食用吗?对此,6月9日相关专家接受了采访。
太阳鱼是一种肉质良好的淡水鱼类
“太阳鱼原产于北美,从加拿大的安大略、魁北克省南部至美国大湖水系以及全美国南方多个州及墨西哥北部的河川、湖泊等水域里均有分布,约有30种。”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介绍,太阳鱼主食浮游动物及水生昆虫,也吃水生植物、小杂鱼和小型软体动物。
此外,太阳鱼不仅食性杂,这种鱼类的适应性广,群体产量高,能自然繁殖。“太阳鱼属温水性小体型鱼类,生长适温范围大,可在1℃~38℃水温状态下生活,水温2℃仍能在自然环境下安全越冬。在我国南方地区,这种鱼类完全能自然越冬。”赵力说。
此次相关自媒体发文称,太阳鱼来势汹汹,已在四川多地被发现。其实早在年9月24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在四川省大竹县乌木滩水库进行水生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时,就在乌木滩水库采集到9尾鱼类标本,形态疑似太阳鱼,后经物种鉴定为蓝太阳鱼,隶属于鲈形目、棘臀鱼科、太阳鱼属。
根据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此前调查显示,蓝太阳鱼体色鲜艳,最初是作为观赏和垂钓鱼类引入我国,在乌木滩水库的出现或许是逃逸到野外的个体。该物种在乌木滩水库大量繁殖后,会对土著鱼类造成严重威胁。
那么面对太阳鱼入侵后繁殖速度快,是否可考虑捕捉食用,以减少其对本土鱼种构成的生态压力?或许有部分人开始想:要想吃,关键是其好不好吃。对此,有网友称,太阳鱼肉质细嫩鲜美。赵力说,太阳鱼是一种肉质良好的淡水鱼类,相关部门可考虑允许或鼓励捕捞食用太阳鱼。
从事渔政管理相关工作30余年的四川省水产局渔政处处长张志英介绍,目前,四川确有太阳鱼出现,不过数量并不算庞大,暂不会泛滥成灾。“在未来十年的禁渔期内,我们也会加大包括外来物种在内的各类水生物种群的监测评估工作。”
四川本土鳑鲏鱼类或被太阳鱼取代
目前,太阳鱼不仅在我国部分地区繁殖,在日本也成了当地难以解决的问题。为了应对太阳鱼的入侵,日本志贺县官员曾展开“钓鱼、吃鱼”活动,鼓励人们钓到太阳鱼后不要放生,而是把它们吃掉。志贺县官方网站上还介绍如何将太阳鱼切片,还有炸鱼食谱等食用指南。
据资料显示,太阳鱼由日本明仁天皇50年前从美国引进到日本。“年,还是皇太子的他访问美国,芝加哥市长向他赠送太阳鱼作为礼物。这种鱼在美国是一种普通的可食用鱼类,还是伊利诺伊州的州鱼。在其品尝之后,他发现这种鱼味道鲜美,便在回国后转送给日本一个渔业研究所,希望能够繁育成功,为日本民众增加食物,为餐桌上增添新的美味。”赵力说。
据了解,该日本渔业研究所精心培育带回的新鱼种,并于至年向当地官员转送了条太阳鱼,在日本最大的湖泊——琵琶湖进一步繁育。不料,这竟然导致一场生态灾难。这些生存能力极强的鱼种迅速繁殖,到年已经遍及日本大大小小的湖泊河流,甚至连东京皇宫护城河都成了它们的“地盘”。
“此前,太阳鱼疯狂地吞噬日本当地鱼类和其他水生物种,已经把日本珍贵的鳑鲏鱼逼上了‘绝路’。”赵力认为,对四川来说,它们威胁最大的也是四川本土的鳑鲏鱼类。
据介绍,鳑鲏是鲤形目鲤科鳑鲏亚科所属鱼类的通称,是杂食性鱼类,栖息在缓慢流动或静止的水域,依靠淡水河蚌繁殖,活动范围小,寿命短。“鳑鲏大多数种类栖息于淡水湖泊底层、河流浅水区,少数种类生活于清澈多石的溪流中。它们平时生活于静水水体,水草茂盛的环境中,喜群游。它们的食物和栖息环境正好与太阳鱼吻合。而太阳鱼的体型远大于鳑鲏鱼,且会吃其幼鱼,对鳑鲏鱼在野外环境中生存构成了明显的竞争力。”他说。
来源:科技日报文中图片来自红星新闻
编辑:张爽
审核:岳靓
终审:何屹
栏目主编:张武
本文作者:科技日报李迪陈科
文字编辑:房颖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邵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