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诗意绘盆景一草一木显真情
徐国刚和他的东坡诗意盆景。造型各异的奇石,神秘的乌木,立地成景的桩头,加上松竹等植物的点缀,10多盆婀娜多姿又寓意深远的东坡诗意乌木盆景就呼之欲出。这些充满意境的盆景全都出自眉山人徐国刚之手。今年40岁的徐国刚是东坡诗意盆景制作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他创新地在东坡诗意盆景中融入了奇石、乌木等眉山元素,将东坡诗意盆景升级为东坡诗意乌木盆景。东坡诗意乌木盆景制作过程之构思。东坡诗意乌木盆景制作过程之模拟。结缘:钟情花草写下一生情缘出生于眉山城区大东街,家门口就是兰花市场,从小耳濡目染的徐国刚对花草特别感兴趣,也喜欢在院坝里种些花草。尽管他喜欢热闹,但只要开始“捣鼓”花草,他就变得格外安静、周到、细心。15岁那年,徐国刚舍下心爱的兰花,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从军的日子里,徐国刚随部队一起去过拉萨、大邑、崇州等地。布达拉宫的木雕、琉璃瓦格以及刘公馆的园林景观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年复员回到眉山,在供销社工作两年后,徐国刚拾起爱好开始创业。他先到镇江(今眉山城区苏湖路)租了30亩地作为园林基地,然后到各地买树、石头,运回基地做盆景。然而,要将野生树木移栽到园林基地,并让它们生根发芽是一件很难的事,需要特别细心呵护和照料。没有经验,徐国刚就向书籍、向老园林工人请教,每一个步骤都力求做到最好。夏天,他穿一件T恤在园圃里累得满头大汗;冬天,他不惧寒风在园圃里照料花草树木。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又一年过去,他走出四川,远赴浙江、苏州等地,不知疲倦地求师学艺,不仅学到了种植花草树木的经验,还学会了木雕、根雕等多种技术,成为眉山首批园林师之一。细节处理,让东坡诗意乌木盆景更具有张力。传承:匠心巧释东坡诗意之美走遍大江南北的徐国刚,看过许多流派的盆景。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开始认识东坡诗意盆景这个流派。所谓“东坡诗意盆景”,就是指把东坡诗意意境融入传统盆景制作中,通过盆景浓缩诗意中山水状况,生动地诠释东坡文化内涵。年,徐国刚正式拜东坡诗意盆景第五代传承人万培正为师,学习东坡诗意盆景制作。要创作东坡诗意盆景,首先要领悟所选东坡诗句之意境,再确定盆景创作之立意,制作之种类(山水盆景、树桩盆景)。做到制作之初,立意在先,成形于胸。徐国刚虽有制作盆景的基础,但要领悟东坡诗意却有不小的难度。由于文化程度有限,徐国刚识字不多,更别提理解诗意了。面对困难,徐国刚并不灰心,一边请专业老师为他讲解,一边不断刻苦钻研。如今,他心中早已装满了“东坡诗词”,并创作了不少令人叫好的东坡诗意盆景。“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霜根。”这是苏东坡咏李世南所画秋景之诗句。徐国刚根据东坡先生“秋景平远图”的意境,创作出了一件浅山水东坡诗意盆景。他选用扁平小块岩石以嵌岸边,用有季相变化的银杏、槭树、枫树类作为点缀,并按“平远”构思设计,注意山体水面的立面和平面布局,运用透视、比例、造型等艺术原理摆放而成。这些年来,徐国刚不断思考,如何能在东坡诗意盆景中体现地方区域特色。经过不断比较,徐国刚发现乌木和奇石都是岷江流域特有的东西。因此,他用几年时间来收集乌木和奇石,并根据东坡诗意创作了“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行人稍度乔木外,渔舟一片江吞天”等乌木盆景,也将“东坡诗意盆景”升级成了“东坡诗意乌木盆景。”谈到未来,徐国刚充满了希望。他希望能将东坡非遗传承人联合起来,在交通便利的岷东新区创建一个基地,创作出更多的传世之作,弘扬东坡文化,同时为我市的文化产业注入时代产业经济。他的想法得到了“谢氏木雕”非遗传承人谢达镇和画家周华君的认同和支持。他们将一同努力,创建一个属于眉山非遗人的创作基地。加好座,一盆充满东坡诗意的盆景就制作完成了。
我们来了!!全媒体时代网站论坛北京白癜风手术多少钱在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