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水务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全力保障饮水

像军人一样出征全力保障饮水安全——黔西县水务局退役军人全力保障饮水安全决胜脱贫攻坚

盛夏时节,黔西大地山峦叠翠,万物勃发。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黔西县吹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集结号”。黔西县水务局退役军人冲锋向前,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决心,尽锐出战,在不见“硝烟”的脱贫攻坚“战场”上,贡献退役军人力量。

黔西县水务局退役军人刘永祥查看农户供水情况

冲锋是军人最美的姿态。“我是年入伍的,参加过‘两山战斗’,年退役后便进入到水利系统至今。”今年58岁的黔西县水务局退役军人刘永祥回忆着说。自退役后进入水务系统工作,刘永祥已坚守岗位35年。提起35年的水务工作经历,刘永祥激动万分,他说那些工作中遇见的千难万苦记忆犹新却也值得。“雨朵镇拉土村无水源,经过多次勘察需要从隔壁的孙家寨村水源点引水过来,路又陡又不通,不得不靠人背马驮来完成建筑材料运输……”刘永祥说一线水务人日以继夜,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黔西县雨朵镇拉土村终于通水,该村余户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告别了供水不稳定的历史。

负重攀登

刘永祥说35年的工作经历中,像拉土村那样的情况有很多,但每次遇见问题只要不放弃,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最终一件一件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年至年,刘永祥均在黔西县谷里镇工作,期间在谷里镇乌木、牛角、和平等6村担任过村支书,在谷里片区水务站担任过站长,对谷里镇的山山水水充满情感。除了帮助村民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刘永祥还参与帮助谷里镇引进余亩猕猴桃种植项目,年均纯收入达余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年5月,刘永祥被聘任到黔西县乡镇供水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同时担任黔西县水源工程管理所所长助理,负责联系8个乡镇的水务工作,子女担心他的身体,劝说他别再拼了,但刘永祥执意要上岗“作战”,他说他是一名军人,也是一名水务人,冲在一线才不会遗憾。

涉水接管

用敢打硬仗的“军人脾气”解千难。“谁英雄,谁好汉,训练场上比比看,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黔西水务局退役军人郑国昌说这是参军时训练场正前方英雄牌上的一句话,那些记录英雄的牌子深深地刻在他的记忆里,牌上的同志是他学习的榜样。郑国昌年参军,年退役后便进入水务系统工作,今年53岁的他已在水务一线坚守24年。“五公里越野、87式冲锋枪射击是我的强项,从新兵营开始,除正常的科目学习和五公里越野的训练外,自己加负重砂袋10公斤跑三个五公里越野,要实现目标我必须努力……。”郑国昌坚定地说道。新兵营集训结束考核时,郑国昌五公里越野和87冲锋枪实弹射击上榜,总结会上受新兵嘉奖一次,后来被评为“优秀士兵”。

黔西县水务局退役军人郑国昌年6月训练87式冲锋枪射击

军旅生涯锻造了郑国昌敢打胜仗的信念、求真务实的作风和迎难而上的品质,让他成为敢啃“硬骨头”的脱贫攻坚“战士”,不仅参军为自己训练开“小灶”,参与水利扶贫也为自己开“小灶”。“不懂技术就给水务专家请教、网上学习,不懂电脑晚上坐在电脑边拿起鼠标看着窗口符号慢慢摸索,只要反复学习,一定能会。”刚开始郑国昌对业务工作和电脑操作不熟悉,但他习惯与自己较真。年,郑国昌因全身水肿,检查出患慢性肾炎,直到年,经过4年时间,他终于战胜病魔,才开始停药。“早上六点左右带上药就从家里出发,一个村一个村去找村支两委座谈,了解水资源分布等情况,一个组一个组去调查现有工程运行情况、效益人口、水源状况等。”患病期间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郑国昌每天晚上把中药熬装好带到办公室、带到施工现场、带到山上路上喝,有时候来不及去开药,就将原来的处方适当加减继续服用。他说哪怕生命活不出长度,只要有意义就要活出宽度。“经过一个多月的排查,按照饮水安全标准,钟山镇有户人安全饮水无保障。”郑国昌说底数清了,情况明了,就可以当好上级领导的“参谋”,有效减少工程重复建设,把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年,郑国昌参与黔西县钟山镇修建小水窖工程32口,解决33户人安全饮水问题,参与实施该镇管引水利工程9处,解决该镇五个社区和其它五个村季节性供水不足问题。年7月,郑国昌被黔西县钟山镇评为“全镇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

黔西县水务局退役军人胡述平在部队的照片(右一)

黔西县水务局退役军人陈贤文

黔西县水务局退役军人罗昭黔和他的战友合照(右一)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场上,黔西县水务系统共计40余名退役军人奋站在水务一线,他们戎装虽解,军魂犹在,闻战而动以不赢不退不胜不归的决心全力投身保障全县饮水安全工作中,助力脱贫攻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戮力前行。

请扫码

给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bgamepower.net/wmjg/142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