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深度阅读:贝聿铭全集致敬贝聿铭回顾一代建筑设计大师的建筑生涯点击图片深度阅读:60万字,张高清图片,这本书解读中国当代艺术扫码进入艺术野疯狂微店内容简介本书从近千件木作中筛选出余件木作,多为明末清初用黄花梨、紫檀木制作的文房器具,也不乏榉木、楠木等其他木质。书中对这些木作文房的器物造型、材质、用途、工艺作了简要阐述。这些明清木作文房形制简约素雅,体现了明末清初江南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意趣与审美格调。作者简介刘德成,年生于嘉兴,光之舍主人。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嘉兴收藏行业协会顾问,长期从事艺术品收藏及研究。《细木图赞:江南明清木作文房》刘德成?著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6开精装56页01年4月序言在传统工艺美术中,文房杂项的范畴可能最为广泛。其品类五花八门,材质也丰富多样,服务的面向对象也最多。有些精雕细琢,也有些不落痕迹,仿若天成。其使用者既包含皇室贵族、文武百官、僧道居士,亦不乏豪奢商户以及平民百姓。有些东西饱含美学价值,为文人发挥其艺术造诣而做;其余多数则仅仅承载着历史或文化的价值。这些器物构成了一个广泛而没有严格范围的收藏类别。在历史的长河中,“文人器”?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其范围逐步拓展,制作愈发精美。唐宋时期,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文人四艺(琴、棋、书、画)以及生活四艺(焚香、点茶、挂画、插花)皆已有细致的规范。宋代,赵希鹄《洞天清录》将文人鉴赏家的鉴赏范围扩展至古代青铜器、赏石、屏风以及石刻。明早期,曹昭《格古要论》还提及了金银器、漆器、织绣以及珍稀木材。至明晚期,文人的鉴赏领域涵盖了室庐建置和庭园燕闲清赏、家具陈设、佛龛、饮馔、衣饰以及出游游具;而到了清代,这一范围继续扩大。如今,这些古董玩物被统称为“文房杂项”。点击图片深度阅读:大明风华《明式榉木家具》,首部榉木家具鉴赏专著点击图片深度阅读:一个德国人,花6年研究中国家具,写出《中国花梨家具图考》,成近现代明式家具研究开山之作点击图片深度阅读:花前月下茶烟外看文人空间里的花事、壶趣与明式家具关于鉴赏这些器物,晚明学者沈德符指出,“玩好之物,以古为贵”。因此当时的文人对于宋元时期文人器物的崇尚是一致的。然而,同时代的作品以及高质量的仿品同样是被认可的。举例来说,晚明鉴赏家高濂就指出:“今吴中制有朱色小几,去倭(日本)差小,式如香案,更有紫檀花嵌,有假模倭(日本)制,有以石镶……”?另一位晚明雅士文震亨,建议用纹理木料仿制古物时应当遵循古老的样式,他说:“花楠、紫檀、乌木、花梨,照旧式制成,俱可用。”很多这样的明清产物留存至今。无论如何,这一类玩好之物实际上是没有准限的,从现代仿品到古物皆能玩。过去有关这一门类的出版物很少,直到近来才逐渐多见。随着过去数十年硬木家具收藏的兴起,硬木小件也逐渐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