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分享的第一个大漆生活器物,是一个饭碗,素髹黑漆,没有任何装饰,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吃饭的碗。尽管告知了用来髹饰这个碗的大漆,每一滴都是如此来之不易,但是当大家知道这个碗的价格要接近元的时候,不少人还是犹豫了,甚至开始怀疑:为什么一个碗要这么贵?!
一件手作器物之所以贵,除了原材料的珍贵以外,还因为要花去制作者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只是三十个碗,晓红老师和阿坦却从今年夏天做到了初冬,还得等到明年春天才能最终完成。为什么要等待那么长时间,不就是将大漆涂到木碗上而已吗?我今天就详细讲一讲这个“素髹黑漆”的工艺。
漆器制作的历史源远流长,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都发展出品类繁多又自成一体的工艺体系,但究其本源是同根的,而在这么多的工艺品类中,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髹涂工艺就是“素髹黑漆”。“素髹黑漆”,在王世襄先生的《髹饰录解说》中,将其称为“一色漆器”当中的“黑髹”。所谓一色就是通体光素一色,黑髹则指漆器的质色是黑色。我国宋代,一色漆器最为流行,而质色尤以黑色为主。“素髹黑漆”,在日本称为“正宗本坚地黑涂”,它被誉为日本漆器工艺基石。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素髹黑漆”都被称为传统漆器工艺中最根本的基石。这里有两个原因。首先,素髹黑漆是最古老的髹涂技法,它是一种不透明的髹漆方法。而如今使用很广泛的展现木纹的揩漆(也称擦漆)技法,以及取数种色漆层叠髹涂后打磨显露漆层的各种“变涂”技法,包括根来涂、布目涂、錆涂等,都是后来才发展出来的髹漆方法。其次,素髹黑漆包含了传统漆器制作工艺中最基本的四个环节:底—垸—糙—?,这在中日是相通的,只是叫法不同而已。我们所熟悉彩绘、箔绘、莳绘、描金、戗金、堆漆、填漆、雕填、螺钿、犀皮、剔红等,其实讲的是漆器的装饰技法,是在基本的髹涂之上再进行的装饰。
选择“素髹黑漆”,就是想要回到最初的起点上,而这个起点并不容易。我以王世襄先生的《髹饰录解说》中的“质法”门为基准,来讲解这个繁复的制作过程。日本漆器工艺流程相似,只是用了不同的表述。
“质”就是漆器的骨肉,是与纹饰相对而言的。不问漆器的纹饰为何,在纹饰之前的基本制造方法是一样的。王世襄先生评述明代黄氏,在叙述各种纹饰的名称及做法之后,末了讲到质法,似有从事纹饰,不可忘其本质之意。
传统漆器的髹涂制作的核心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大阶段:底—垸—糙—?。而在四大阶段之前,是胎体的制作工艺,包含棬榡和合缝两个环节。在四大阶段之后还有揩光和推光的环节。
髹涂前的木胎准备
棬榡。就是漆器的胎骨。不论方圆,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要平正、轻薄。胎子平正,成器后才能规矩匀整。如胎子略欠平正整,虽可用漆灰来补救,但必然会因此而使漆灰的厚薄不一致。胎子轻薄,漆灰才能加得厚,否则木胎本身已经很厚重,漆灰便上得有限。一件漆器是否坚固耐久,与漆灰的厚薄是直接关系的。
合缝。用法漆将胎子的木板黏合起来。法漆、法灰漆,用生漆、胶及骨灰调制而成。
髹涂工艺基本流程
阶段一底漆
底漆。是漆器髹涂中最初的阶段,在棬榡(漆器的木胎骨)和合缝(特指需要黏合底胎的器物,用法漆将胎子的木板黏合起来)之后,所进行的包含捎当、布漆等多个繁琐工序的制作环节。
捎当。将器物的接口、裂缝等处剔开,填以法漆,然后通体刷生漆。如果木胎的裂缝、节眼太深,法漆中还应当加木屑、丝、棉或麻纤维,以防干后低陷。北京匠师的叫法“撕缝钻生”、“见缝捉麻”、“下竹钉”。日本漆工称这道工序为“木固及刻苧”,木固指用生漆调水刷在木胎上,刻苧是将麻木捣碎,与生漆、饭浆、面粉调和一起,用来填塞低凹不平之处。
布漆。用法漆将麻布糊到上面去,这样,即使将来用石搓磨,也不致于将木胎或木筋透露出来,同时周身贴了麻布,拉扯连系力加强,木胎拼合的地方,也不容易松裂脱开了。
阶段二垸漆
垸漆。垸,以漆和灰而髹也。也作灰漆,丸漆。在布漆之后的器物上上灰漆。灰漆是用角、骨、砖、瓷等物,碾成粉末,加生漆调和成糊,敷抹到器物上去。
这里一共要做三次至五次髹涂。第一次粗灰漆,要薄而密。第二次中灰漆,要厚而匀。第三次中灰漆,作起棱角,补平窳缺。第四次细灰漆,要厚薄之间。第五次起线缘。北京漆工的传统做法,在糊好的布面上上粗漆灰一道,术语称“压布灰”。干后用石干磨。再上中灰一道,干后仍用石干磨。再上细漆灰一道。干后用石蘸水磨平。
阶段三糙漆
糙漆。在器物的漆灰上面上灰漆及漆,使其光而厚,以便最后上色漆,加绘饰。
这里一共要做两至三次髹涂。第一次灰糙,用上等生漆,要良厚而磨宜正平。第二次生漆糙,要薄而匀。第三次煎糙,要不为皱斮。沈福文先生的糙漆做法是:在磨平的细漆灰上面髹涂一层下涂黑漆。干燥后用灰条打磨光滑,再髹涂一层中涂黑漆,干燥后打磨平滑就完成了。
阶段四?漆
?漆。在完成糙漆的器物上,最后进行上涂色漆的工序。
以上就是“素髹黑漆”的基本工艺流程,光是上漆就达到十几道以上,而每道上漆前都要先打磨一道,增加漆与漆之间的附着力,上漆后放置时间也要视气候温度而定,必须自然干透才可以打磨。
髹涂完成后的工序
而在这样繁复的髹涂程序完成之后,漆碗制作还没有完成,还要经过更加繁复的揩光和推光(也称或退光)两个程序。
揩光。也称揩清、揩青或泽漆。揩光是罩漆的一种,用脱脂棉球蘸透明漆(提庄漆),薄薄揩擦磨退过的漆面,不使余漆积于漆面,入窨候干,次日取出用手掌蘸鹿角灰(或揩光粉)全面揩擦,如此三四遍之后,揩光。揩光要如黑玉,黸滑光莹。
推光。也称退光、推清。推光是上黑色的退光漆,再经过磋磨而成的。所谓退光者,乃于干透后,用飞过砖灰或瓷灰,以老羊皮蘸芝麻油,蘸灰,按光擦之。初令其取其外面浮光,再则推出内蕴之精光也。以愈推愈妙,致令须眉可鉴,如乌木,敦朴古色。
素髹黑漆高足碗制作工艺
(兼中日传统漆器工艺术语对比)
中国传统漆器髹漆工艺(《髹饰录解说》)
日本正宗本坚地黑涂工艺(《漆器髹涂、装饰、修缮技法全书》)
素髹黑漆高足碗髹漆工艺
(萌石头生活博物馆*山邻柒)
棬榡
合缝
木胎调整
木胎打磨
木胎封固(木固)
胎体吃漆(生漆,1道)
底漆
捎当
刻苧
胎体瑕疵补灰(1-2道)
布漆
裱布-调整布纹-补敏
裱夏布
夏布吃漆
上刻苧-打磨刻苧
夏布刮漆灰-打磨(3道)
垸漆(3道)
粗灰漆
地付-打磨地付
切粉付-打磨切粉-封固
錆付-打磨錆漆-磨平后封固
刷漆灰-打磨(2道)
中灰漆
细灰漆
糙漆(3道)
灰糙
下涂-表面肌理调整-加批錆漆
中涂-打磨中涂层
上涂
上漆-打磨(3道)
生漆糙
煎糙
通体打磨(4道)
用目、目、目、目砂纸,依次打磨
揩光
揩清(5道)
退光
推光(3道)
碗底标识
日本正宗本坚地黑涂的工序
摘自《漆器髹涂、装饰、修缮技法全书》
文章看到这里的朋友,这样一个多达二十五道以上工序,需要花费将近一年时间才能制作完成的漆碗,你说值多少钱?
当然,一个物品的价格,除了由制作她所耗费的人类劳动时间决定以外,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说到底,贵与不贵,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交换价格问题,而是一个心理价值问题。
有人愿意花元请别人吃一顿饭,有人选择花元给自己买一个天天吃饭的碗。
因人而异。
~愿你善待自己,每日好好吃饭~
预告:明天晚上20:30分
分享大漆竹胎托盘(变涂)
萌石头谷子热爱生活的你我,互相激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