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伙伴们,还记得小编之前说的红木家具嘛?5属8类33种!!这次轮到黄檀属啦~
黄檀属,乔木、灌木或木质藤本,约种,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有28种,其中16种在《红木国标》中出现。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这其中的16种~(以下图片均来自网络)
降香黄檀,产中国海南(中部和南部),为蝶形花科黄檀属乔木,高10-15米,小枝有小而密集皮孔。生于中海拔有山坡疏林中、林缘或标旁旷地上降香木材质优,边材淡黄色,质略疏松,心材红褐色,坚重,纹理致密,为上等家具良材;有香味,可作香料;根部心材名降香,供药用。为良好的镇痛剂,又治刀伤出血。
刀状黑黄檀,别名:英檀木、缅甸黑木、黑玫瑰木、刀状玫瑰木、缅甸黑酸枝、缅甸黑檀。心材新切面紫黑或紫红褐,常带深褐或栗褐色条纹,久则变黑。
刀状黑黄檀分布范围为缅甸、泰国中北部东北部、老挝、柬埔寨、越南南部、及我国云南南部、广东南部、广西南部的原始森林。由于优质原材被大量砍伐利用,而树木生长成材至少需要数百年时间,造成市场上优质原料的“一木难求”。
目前,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等地的刀状黑黄檀原材已经被砍伐一空,所有原材只能依靠进口。从清代中后期至今,刀状黑黄檀一直成为我国红木家具的珍贵用材。除了用于制作高级家具,刀状黑黄檀还广泛用于木雕,这些工艺品以“英檀木雕”的名声享誉世界。此外,以刀状黑黄檀木料制作的木琴音质很好,演奏效果特别好;在东南亚,它还成为鼓、筝、音轨、长笛等乐器的首选用材。
黑黄檀,是一种特级硬木原料,属木材之珍品。分布于亚州热带,中国南部亦有栽培。此木材质坚硬,结构细致,微香,黑褐色,纹理美观典雅,具有黑色大理石般的瑰丽花纹,入水即沉,烘干后稳定好,是制作明清家具、茶具茶道、工艺美术品、雕刻品、高档乐器(琵琶、二胡、提琴等)的最优材料。
在制作家具中,黑黄檀木材全部为原木带皮进口,做出的家具没白皮、没拼补的几率比较小,如果非要达到没皮没补的要求,价格要基本翻番,黑黄檀色泽差,木材新料原色发灰,大大逊色与紫檀、红酸枝家具色泽(按照一般人逻辑红木应该是红色)。
如果对家具进行烫蜡处理,则木材颜色转为纯黑色,与乌木接近,只有经过长期使用或经过特殊作旧处理,才有可能接近老紫檀的色泽。
阔叶黄檀,主产于印度、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在日本及我国台湾等地习惯将阔叶黄檀称“广叶黄檀”或“广叶紫檀”,在广东地区习惯将阔叶黄檀称“油酸枝”。
在旧家具行业,印度产的阔叶黄檀在上海等地俗称“紫花梨”,属古董家具收藏界的珍品之一,众所周知,国人喜好紫色,视紫色为雍容华贵之色;有“紫气东来”一词,形容紫气为祥瑞之气;皇城称“紫禁城”,尊威又吉祥。“紫花梨”属文学名称,与“黄花梨”一样以木质色泽变幻多样,其主色为紫而命名。现国标GB/G—《红木》中阔叶黄檀商品材归黑酸枝类,属黑酸枝之一种。
其实早在年,阔叶黄檀便进入红木家具生产厂家,到了年,木材价格暴涨,红酸枝每吨已经达到7~8万,黑酸枝类的木材有的更是高达十几万每吨。阔叶黄檀虽也有小的价格浮动,但相对其他红木木材来说,还有很大的价格优势。
东非黑黄檀,属热带雨林落叶小乔木。原木外形难看,扭曲而多中空,加工也比较困难,出材率低,大多为直纹,纹理均匀细密;略显油性;边材窄,呈白色至淡黄色;心材呈深紫褐色,伴有黑色条纹。进口商往往把东非黑黄檀当作“乌木”或“黑檀”进口。
目前市场上,一些经销商把它称之为“紫光檀”、“犀牛角紫檀”。其实,东非黑黄檀既不是乌木,也不是紫檀,而属于黑酸枝木类。东非黑黄檀适合于:珍贵工艺商务礼品、佛像、佛珠、手链、手镯、配饰、办公摆件、老板金笔、汽车挂件、手链、乐器、十二生肖、高级家具等。
东非黑黄檀生长极为缓慢,产量极为稀少,一棵紫光檀要生长年以上才可使用,逾千年方可成材,而且“十檀九空”,自古以来就有“寸檀寸金”的说法。因此,紫光檀是地球上最名贵、最稀少的木种之一。
深沉和静穆的紫光檀,是一般红木所不能及的,但现在真正的大厂还不愿意碰它,一是市场认可程度有待接受,二是加工很困难,现在人工费高昂用这种木材做出的东西卖不起价,得不偿失!下一个巨幅增值的对象就是紫光檀了。在红酸枝价格暴涨的情况下,所以大家有机会不妨预先收藏一二,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巴西黑黄檀,木材散孔材,心材材色变异较大,褐色、红褐到紫黑色,木材很耐腐;能抗虫害,但表面常有小蠧虫危害。木材加工性能良好,但手工加工颇困难。车旋、刨切性能良好,精加工性能亦佳;蒸煮后弯曲性能好,并具有很好的耐候性;胶粘性能有变异。木屑可能引起皮炎。主要用于生产高级家具,细木工,装饰单板,乐器,室内装修,车工制品,工具柄等。
亚马孙黄檀,主产于巴西,心材红褐、深紫灰褐,常带黑色条纹。
伯利兹黄檀别名大叶黄花梨,产地为中美洲,主产于伯利兹。木材半环孔材,心材浅红褐色,具深浅相间条纹,边材色浅,生长轮明显。木材具光泽;新鲜切面略具香气,久则消失;滋味不明显或略苦;纹理直至略交错;木材结构细,略均匀,天然耐腐性强,但抗蚁性能中等,木材锯、刨加工性能中等,工具易钝,车旋及精加工好。主要运用于高级家具,细木工,装饰单板,乐器部件,刷背,刀柄等。
卢氏黑黄檀,俗称“大叶紫檀”,散孔材,生长轮不明显,心材新切面桔红色,久则转为深紫或黑紫。大叶紫檀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白色(带黄褐或青灰)至浅红褐色;心材黑色(沌黑色或略带褐色)及不规则黑色心材(其深浅相间排列条纹)。木材有光泽、无特殊气味。纹理黑紫相间,直至浅交错,结构缅而匀,耐腐、耐久性强、材质硬重、细腻,是一种十分珍贵家具及工艺品用材。
卢氏黑黄檀,为什么被称作“大叶紫檀”,一种说法是,它相对于“小叶紫檀”而言,可能因为紫檀(檀香紫檀)树的叶子确实不大,但实际上,这“小叶紫檀”本身也是不规范的称呼,所以将不规范与不规范相对应,结果是更加的不规范。另一种说法是,它原来叫“大丝紫檀”,意思是说它木材的纤维质略粗一些,这个“粗”,也是相对于檀香紫檀(小叶紫檀)而来的,如此说来,檀香紫檀就应该是“小丝紫檀”了。人们叫白了,把“丝”读成了“叶”,就叫成“大叶紫檀”了,并不是它树的叶子就大。其实,这两种说法仅仅是“说法”而已,并无依据。倒是叫它“大叶紫檀”的真正的原因,可能在于它的木质和色泽与檀香紫檀有些接近,加上“紫檀”二字。“大叶紫檀”一说的产生,是当初国家没有给它正式定名时,随意的一种叫法,很不规范。如今它已经有了规范的名称,在生产经营中,应使用规范名称。
巴西黄檀,规范名称:绒毛黄檀。产地:巴西东北部。绒毛黄檀的木材为散孔材至半环孔材,心材浅褐色至栗褐色;木材水浸湿后微具酸味,木材具光泽,无特殊气味和滋味,纹理常直,结构细而匀,密度高加工困难,对刀具有钝化效果。含丰富的天然油脂,胶合不易。车旋性能非常好,适合高亮度的抛光。用于贴面,精细镶嵌,艺术品,打击乐器,小型车旋。
赛川黄檀是小至中乔木,产地位于巴西高原东北部的低矮丘陵地带。赛州黄檀用于镶嵌细木工,小型工具柄,乐器和木雕等,因黑色直纹明显,弦切面宜作吉他背板与侧板。赛州黄檀作为家具用材的主要流行于18世纪的法国,英国以及低地国家荷兰,其中法国路易十五时期的王室家具较多地使用了这种木材而使之名声远扬,自此,赛州黄檀便被人们尊称为“国王木”。
交趾黄檀,俗称“大红酸枝”,交趾黄檀在越南只有在南部的嘉莱—昆嵩省和广南—岘港省有一定数量,而在越南其他地区则非常少见。有的木材经营者和林科院木材专家声称在缅甸也发现有交趾黄檀。纹理:木纹质朴美观,优雅清新,有深褐色或黑色直丝状条纹。
中美洲黄檀,主产主产地是墨西哥。散孔材。生长轮明显。心材新切面暗红褐、桔红褐至深红褐,常带黑色条纹。中美洲黄檀与交趾黄檀最大的区别就是花纹,中美洲黄檀花纹细腻。交趾黄檀花纹粗旷切黑茎较多。
奥氏黄檀,俗称缅甸酸枝,隶属于蝶形花科黄檀属,主产于缅甸、泰国和老挝。有“奥利黄檀”、“花黄檀”、“差紫黄檀”、“紫黄檀”、“榄色黄檀”之称。
宏观特征: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色浅,黄白色,心材新切面浅红色至深红褐色,常带明显的黑色条纹。生长轮明显或略明显;具光泽,强度高、硬度大、耐腐蚀性强,抗虫性强,结构细,略均匀,纹理直或交错。奥氏黄檀,加工略困难,但精加工后木材表面光滑。
主要用作高级家具(红木家具)、工艺品雕刻、装饰单板、运动器材等。
微凹黄檀,俗称可可波罗,主要生长在中美洲的墨西哥、伯利兹、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及巴拿马。它的心材呈橙色或红褐色,有深色不规则的纹理。不使用的边材呈奶黄色,与心材之间有明显的分界。在被砍伐后,心材是会变色的。因其主要产于离中国较远的中美洲,因此近几年才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据上海福人林产品市场进口商介绍微凹黄檀最早进入中国市场是在年,我国历史上无使用此种木材的记载,人们对这种木材的认知度较低,故目前市场上一些商家出于宣传考虑将其命名为“小叶红酸枝”以便推广。
绒毛黄檀,巴西黄檀的规范性名称,就不再重复介绍啦!
以上就是这周的黄檀属主题内容~敬请期待下次的红木主题之“柿树属”今天就先到这里吧~
白癜风能医治吗儿童白癜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