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又到冬季了,这也是北方琴病的高发时节。
在北方的冬天,琴极容易出现开裂或变形问题。
这里简单插一句,由于琴体采用软木(杉木、桐木、梓木等等),配件(岳山、呈露、龙吟、焦尾等)多采用硬木(紫檀、血檀、紫光檀、乌木、酸枝等),而琴体上又覆盖大漆调制的灰胎。这三种物料一年四季伸缩比各不相同,所以在硬木和灰胎的交界处或硬木之间(常见于岳山与呈露之间)有一定的细小伸缩缝是正常的。而且漆面久之也会产生断纹。我们本文里指的开裂是指面板或底板本身出现开裂,多以沿着琴身纵向开裂为主(大漆断纹则以横向为主)。
一般来说,这是温度和湿度作用的双重结果。对于温度,诱因与对策如下:
1.一张琴从室内温暖的环境中突然拿到室外,骤降的外界温度使得琴体降温不均衡则易出现变形与开裂。反之亦然。为了尽量避免这种问题发生,如果需要在冬季携琴外出,最好将琴装入琴囊后再封入琴箱进行携带。琴囊和琴箱就像保温的厚棉袄,保证琴体慢慢适应外界温度。
2.反之,如果将在室外长时间放置的琴拿入温暖的室内,亦应该放入琴囊和琴箱。待拿到室内后不要急于开箱拿出,而是应该放置一宿之后待其缓慢升温后再拿出使用。
湿度是比温度更可怕的琴体开裂诱因。很多琴开裂是因为木材水分没有降低到北方楼上冬季的环境湿度水平。南方琴到北方后开裂概率大,可想而知。就像南方人到北方过冬皮肤亦容易干涩开裂。如果北方生产的琴开裂,一则可能是使用的南方杉木料(胎);二则是工坊多在乡村平房,常年潮湿。而用户多在楼房,两者极端湿度差异能达到10%以上。所以如果你住小别墅一楼或平房,北方琴开裂的概率应该是很低的。所以你能理解为什么常年住在村子里的巫娜老师总是说她家琴不爱裂了吧?
对于湿度诱因可能导致的开裂问题,对策如下:
1.家中如果绿植很少也不养鱼,很少煮水喝茶。那么添置一台加湿器是必要的。这对于人体也有好处。
2.对于南方琴,到京后可第一时间用塑料薄膜把龙池凤爪糊起来,避免面、底板从琴腔内开始失水。琴体整个表面可涂抹凡士林或护弦膏。尽量与外界隔绝水分交换。
3.有朋友喜欢在龙池凤沼下放快半湿的小毛巾以给琴体内部加湿,其实这种效果有限,影响太局部了,反而造成琴体小环境湿度不均匀。不如整个屋子用加湿器加湿效果好。
另外有很多制琴师有整套的方法论来保证琴体的稳定和低开裂概率,这个不是本期讨论范畴,有机会详述。另外本期中提到的琴箱、护弦膏都可在下方链接中找到。如有需要治疗白癜风秘方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