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淡自然翦淞閣文房韻物志

沖淡自然——翦淞閣文房韻物志

6月6日19:00保利年庆典之夜5月30日18:00-22:00全国农业展览馆

近吳湖帆畫竹?金西厓刻製?白竹秘閣吳湖帆畫竹?金西厓刻製?烏木箑骨出版金西厓竹刻作品目錄(手稿本,無頁碼),第57號、第號。王世襄,《竹刻》(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頁61、58。金西厓,《刻竹小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頁、。RMB,—,USD98,—,

白竹秘閣釋文「吳湖帆為西厓兄作丁酉秋日。」()行書刻款尺寸長?27cm寬?8.3cm高?2.3cm重?g

烏木箑骨釋文「庚寅冬吳湖帆作」()刻款「吳萬」、「西厓手刻」印款「雲移怒翼搏千里,氣霽剛風御九州。康樂平生追壯觀,未知席上極滄洲」「多景樓米老句。吳湖帆作」刻銘並款識尺寸長?32.8cm寬?2.5cm重?81g

這兩件精采絕倫的作品是近代竹刻大師金西厓(—)以其百年保無敵手的「以刀代筆」絕技,表現其好友、亦為近代書畫大家吳湖帆(shy;—)書畫的竹刻作品。白竹秘閣著錄於手稿本《金西厓刻竹目錄》第57號:「五十七,白竹,吳湖帆畫竹。西厓。丁酉秋日,線刻陰文,丁八月十八日」以陰文淺刻吳湖帆畫竹,行書刻款:「吳湖帆為西厓兄作丁酉秋日」。此作以極淺之陰文線刻為之,先刻出竹節、竹葉之輪廓,再以較深刀痕,剔出竹枝,復以淺刻線條刻劃出竹葉脈絡,以深淺賦濃淡,層次分明自現。竹自畫面右下向左上方斜倚,竹葉婆娑,如風過疏竹,一派平淡天真之景。款以淺刀出之,猶見吳倩庵筆力之遒勁,足見其功力。烏木箑骨則著錄於手稿本《金西厓刻竹目錄》第號:「三七六,烏木九三十四,吳湖帆字又畫竹。庚寅冬,陰文,十一日廿七刻成」在金西厓刻竹作品中,烏木木箑(扇)骨僅有兩件,此件即為其中之一,其珍稀可知。箑骨一面刻吳湖帆畫竹,款:「庚寅冬吳湖帆作」,鈐「吳萬」、「西厓手刻」印。最精彩處,當在竹葉、竹幹與竹枝之交相疊映,竹節、枝葉交會之處刻畫清晰、交代清楚,粗細自朗,再現煥發向上之勃勃生機,愈現文人畫竹之恣逸灑脫氣息。另面刻米芾《多景樓》詩句:「雲移怒翼搏千里,氣霽剛風御九州。康樂平生追壯觀,未知席上極滄洲」,款:「多景樓米老句。吳湖帆作」。點劃鉤折、瘦腴有致,如見梅景其人其書。

漢黃山宫第四鐙?萬中立匣銘清儀閣所藏古器物文包裝老紅木外匣老楠木內匣老紅木承座RMB1,,—2,,USD,—,

黃山宫第四鐙?萬中立匣銘出版張廷濟《清儀閣所藏古器物文》第二冊。《金石癖:文房搨本集》(台北:翦淞閣,黃玄龍主編,),頁33—39;。第一品。釋文「黃山第亖」篆書刻銘「劉氏靜聽廬」、「楚園藏鐙」、「忍齋藏器」隸書款識並篆印「黃山第四鐙」篆書刻銘「四鐙精舍四鐙之二」、「楚園藏鐙」隸書刻款並篆印

「黃山第四鐙,蘇齋翁學士評列漢蹟第一,清儀閤長物也。曩讀題識,心往神移。光緒廿有七年辛丑九月,歸我梅巖精廬。焚膏相對,如見故人,賦詩紀事,命兒子昭庸守之。金石奇緣語不虛,鼎彝冊子擁精廬。傳鐙又有西京器,曾照清儀閣上書。(清儀閣自藏器拓本十冊,迺叔未先生平生精神所寄,昨年訪得。)古物流傳本靡常,非關聚好說歐陽,吾家譜系分明載,槐里黃山是故鄉。(漢志,右扶風槐里縣有黃山宮。吾家系出扶風,為畢萬之後。)昭庸少小新頭角,敢詡淵源有繼人。卻喜雁行符第四,殷勤付汝守家珍。」()楷書刻銘

「瓦豆曰鐙,三代時禮器,漢人借其制以繼晷,故鑄之以金,撿舊藏。元延二年,長安銅尺度之高五寸八分,上般逕四寸貳分,下盤徑三寸桼(七)分。陽面鑿款,有橫直無波策。篆甫變隸,渾樸無華,朱碧在骨,古澤可鑒。愛玩銘心,拈豪得句。偶將西漢長安尺,來度黃山第四鐙。賴有遺文堪補篆,心香一瓣拜嘉興。(黃字結骮可補篆書所未備,此鐙歸清儀閣,始顯于世。)」(11B.C.)楷書刻銘

「金鐙款識,潢治成冊,并會傳鐙圖于糜疊舊作,宣示表原呁,藉徵名流題詠。後之攬者又添一番古金佳話也。梅巖近事差堪紀,鐙火傳經一草堂。竊願他年愚父子,憑君博得姓名香。冊子既裝,廙兒請以聯吟,彙刻附打本并傳,亦千秋業也,再疊前韻詩以志之。經龕擬刻聯吟集,舊學商量聚雅堂。從此漢陽傳均(韻)事,梅巖遍染定君香。(予曾得孫本黃本熹平石經,龕以藏之。廙兒因以為號。)」楷書刻銘

「中立夙耆,金石文字于鐘鼎之學最欽遲。叔未先生十數年來積獲清儀閣中珍品獨多,今又得此西漢金鐙,為吾家增一故實。清緣雅趣豈偶然哉?故朋輩稱為叔未後身。特製呁言,藉申景仰。漫云後果歸前因,似與先生結舊盟。眉壽有靈應我笑,泉聲不鄰在山清。光緒廿有九年,癸卯端一。漢陽萬中立。」()、「立」、「中立」楷書刻銘並篆印「清儀閣」、「竹田深處」陰刻篆印「嘉慶癸亥秋日為叔未解元勒。文鼎」()、「《說文》:篁,竹田也。叔未解元居新篁里,覃溪翁先生署其戶曰『竹田深處』。秀水文鼎為篆刻,其印並記。」楷書刻銘

「光緒丁酉二月,廣兒得叔未先生兩印,供奉于蘇文閣(家有文忠、信國二印,並寶祐登科錄,廣兒因以名閣。)粵四年,予獲此鐙,為清儀閣漢器之冠,即奉來并藏。印牙質,螭鈕,色若蒸梨,蓋先生用之最久,故手澤精瑩。然越、鄂相距數千里,流傳展轉,若或使然,豈先生默為寄託耶?真無從思議矣。中立記于黃山第四金鐙之室。」()楷書刻銘尺寸徑?10.5cm高?18cm(連座)重?g(連座)

清儀閣所藏古器物文民國14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據桐鄉徐氏愛日館藏影印本尺寸(共十冊)長?33.5cm寬?22.5cm高?8cm重?g

「黃山第四鐙」,銅鐙,上為圓形鐙盤,盤內有用以固定燭火的木製錐形支釘承座。中段燈柄(或稱鐙柱)呈倒葫蘆形,下部為喇叭型的圈足底座。造型簡練。其色朱碧在骨,古澤可鑒,流露漢器特有之渾樸凝重氣息。蓋漢代去古未遠,「鐙」為借三代禮器之制,造型取自青銅器中的「豆」,豆本為商周時期的食肉用器,器腹如盤,圓底,腹下有長粗柄,下有圈足。《爾雅.釋器》:「瓦豆謂之登」。郭璞注:「即膏燈也。」鐙豆的長柄與其下之圈足,在古代典籍中分別被稱為「校」與「鐙」。從字形來看,「鐙」起初為古代飲食具名,亦從「豆」與「登」而來,後始轉變為照明具名。《禮記?祭統》:「夫人薦豆執校,執醴授之執鐙。」鄭玄注曰:「校,豆中央直者也,…鐙,豆下附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大羹湆不和,實于鐙。」迄今發現的考古材料顯示,照明用的銅鐙始見於戰國時期,直到漢代,其基本型制仍與豆差別不大。此鐙乃清代金石學家張廷濟(—)於嘉慶九年甲子三月三日,自海鹽家文魚徵君(張燕昌,—)購得,其值番銀八餅。根據張廷濟所考:此鐙「鑿款在下般(盤)之上,曰黃山第亖。漢書地理志右扶風槐里縣有黃山宮,孝惠二年起。三輔黃圖卷三:黃山宮,在興平縣三十里,武帝微行,西至黃山宮,此蓋是離宮器也。吾家所藏漢器,以此為最先矣。『黃』字『四』字積畫為之。西京妙蹟,古趣天成。」(B.C)黃山宮為西漢時的離宮,漢惠帝二年建造,位於西漢時的槐里縣(今陝西咸陽市興平市)西南約三十里的渭河北岸。漢武帝建元年間,帝常微服出行,《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北至池陽,西至黃山,南獵長楊,東遊宜春」,曾多次到黃山宮巡幸。漢平帝時,王莽知執掌大權的太后厭居深宮,令其四時出巡郊遊,以利自己掌握朝政,黃山宮即為太后秋季出遊地點之一。此鐙即為黃山宮之用器,其流傳有序,亦可作為金石證史之故實佳話。張廷濟將此鐙奉為清儀閣「漢器之冠」,著錄於《清儀閣古器物文》第二冊「秦漢銅鐵器」之首,可見其非凡的地位與價值。此鐙為清代書法家、文學家與金石學家翁方綱(—)所「獨最鑒賞」,評列為漢蹟第一、清儀閣長物者,並為此鐙特別撰寫「黃山鐙歌題清儀閣款識冊」一文,收入在《清儀閣所藏古器物文》。翁方綱更藉此鐙考證之例,強調「言必有據」的嚴謹治學態度。黃山鐙之身世解謎,即是透過文字的訓釋與名物相證所獲,並得以同時廓清前人謬說。此鐙流傳有序,自清儀閣後,先歸劉氏,後萬氏。鐙匣蓋上有隸書刻款並篆印「四鐙精舍四鐙之二」、「楚園藏鐙」,底座則有「劉氏靜聽廬」、「楚園藏鐙」、「忍齋藏器」隸書款識並篆印。「楚園」即為清末著名藏書家劉世珩寓居上海後的室名。除藏書外,劉世珩更富於文物庋藏,以藏有「漢建昭雁足鐙」、「黃山第四鐙」、「汲紹家行鐙」以及「大吉鹿盧鐙」等四古鐙,故名「四鐙精舍」。鐙匣另有收藏家萬中立之刻銘,萬中立(約活動於清同治、光緒年間),字梅崖,號梅崖居士,齋號為梅崖精廬,湖北漢陽人。光緒甲午()舉人,有印癖,喜收藏印章及印譜。所收古彝器頗富,沈樹鏞(—)所收藏的漢石經,多為其所得。與吳昌碩(—)交遊,缶廬嘗為其刻「漢陽萬中立印」、「梅崖居士」等印。「清儀閣所藏古器物文」共十巨冊,可謂是張廷濟金石收藏與研究集大成之作。此書以拓本復加題跋形式,集拓古器物共件,包括商周青铜器、秦漢銅鐵器、古泉、歷代石刻磚瓦、官私璽印,並旁及文房用具,如硯墨、竹木與銅磁等。這些器物大多為張廷濟本人庋藏,拓本也大多親力為之。尤具特色者乃是其題跋內容之完整翔實,每當張廷濟購入器物時,總不憚其煩地記錄其購買的時間、價格、經過、仲介者與歷來收藏者的資料。許多題跋更是旁徵博引,為言之有物,論據充分的金石考證文章。此書誠為嘉道時期金石古器市場與流傳史的第一手史料、研究清代金石學不可或缺的珍貴資料。清儀閣於咸豐十年()不幸毀於太平天國戰亂,張廷濟所藏金石圖書幾散佚殆盡,倖存者亦為張氏後人相繼售出,或流於域外,《清儀閣所藏古器物文》一書原稿即現存於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民國六年()年,出身浙江桐鄉烏鎮,於上海經商致富,喜好金石書畫及文物收藏的儒商徐鈞(字曉霞,號懋齋,約—)從行商手中購得《清儀閣所藏古器物文》刊本,倩褚德彝(—)為之整比目錄,並題記部分器名,為徐氏愛日館所珍藏,年6月並交上海商務印書館涵芬樓出版,該書始復流傳。

巨筆如椽張瑞圖?南山北斗行書巨軸釋文「文移北斗成天象,酒獻南山作壽盃。瑞圖。」行書題銘並款識「審易軒。」朱文鈐印「張瑞圖印。」白文鈐印「大學士章。」朱文鈐印尺寸(畫心)長?cm寬?96cmRMB6,,—8,,USD,—1,,

晚明書法大家張瑞圖(—)「南山北斗行書巨軸」,上書詩句:「文移北斗成天象,酒獻南山作壽盃。」款署「瑞圖」,鈐有「審易軒」朱文、「張瑞圖印」白文與「大學士章」朱文三印。從「大學士章」款印可推知其大致創作年代:明天啟六年()七月,原為禮部侍郎的張瑞圖被晉升為東閣大學士,入閣同首輔顧秉謙等辦事。故此書應作於張瑞圖57歲以後,為天啟年間,其個人風格臻於成熟並逐漸強化時期的作品。此作最引人矚目者,是其巨大的尺幅,僅畫心部分即高逾cm,遠較一般的立軸更長。在目前已知的張瑞圖立軸書畫作品中,其尺幅亦為名列前茅者,是一件少見的行草書巨軸。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張瑞圖「草書岑參登總持閣詩軸」,高.9cm,以及榮寶齋藏「行書六言聯句軸」,高cm,兩件作品也都是高逾3公尺以上,尺幅巨大的巨軸,尤其是榮寶齋藏「行書六言聯句軸」之字徑尤顯巨大,可供參考。此外,張瑞圖另有一巨型橫披作品,現藏日本澄懷堂美術館,取材盛唐詩人張說(—)〈幽州新歲作〉詩:「遙遙西向長安日,願上南山壽一盃。」就內容與形制來看,與本作應該同為配合壽典或壽宴空間,而採用顯目的大尺幅書寫、用於祝壽的作品。「文移北斗成天象,酒獻南山作壽盃」出自初唐詩人宋之問(約—)《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詩:「青門路接鳳凰台,素滻宸遊龍騎來。澗草自迎香輦合,巖花英待御筵開。文移北斗成天象,酒遞南山作壽杯。此日侍臣將石去,共歡明主賜金回。」以「南山」賀壽,典出《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後世傳衍,多以之作為祝壽美句。明代嘉靖年間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嘗考此詩用字,曰:「初唐詩『文移北斗成天象,酒遞南山作壽盃』,今人皆誤作酒『近』,蓋移是活字,近是死字,唐人之律甚工,專以字之虛實死活作眼目,豈容以死字對活字?且南山送酒原是詩意,近字終無意義,必為酒遞無疑。」亦可見此一典故的傳頌與應用之廣。晚明長軸書畫的盛行並非只是單純的形式好尚問題,更有諸多外在因素的影響,如文震亨(—)《長物志》:「懸畫宜高,齋中僅可置一軸於上,若懸兩壁及左右對列,最俗。長畫可掛高壁,不可用挨畫竹曲掛畫……堂中宜掛大幅、橫披。」這不僅反映了晚明對室內空間懸掛書畫佈置的講究,也提醒我們注意當時長軸書畫的盛行,實與晚明建築形式及堂屋的發展,伴隨室內裝潢佈置方式的變化等,形成了「高堂大軸」的需求與風尚有關。此作反映張瑞圖強烈的個人風格,側鋒用筆,方硬直折,縱恣無忌,用墨濃枯,飛白時現,筆力之磅礡氣勢,貫穿全幅,巨筆如椽,實足當之。此作不僅標誌晚明書風的重要轉變,也反映了「高堂大軸」風尚及其影響,是晚明行草書的代表作品之一,極具書史意義,其珍可知。

高鳳翰製?銘贈輪老學長硯王應綬製?萬承紀自用白芙蓉印一對高南阜硯史原拓本王子若摹刻研史手牘秦漢篆隸真景?漢魏篆隸真景高鳳翰?銘贈輪老學長硯?拓片軸

RMB1,,?—?2,,USD,?—?,

高鳳翰製?銘贈輪老學長硯雍正十三年乙卯?一七三五雍正十三年乙卯()出版高鳳翰《硯史》(道光複刻搨本)。高鳳翰著,窪田一郎解題釋文,《高鳳翰硯史》(東京:二玄社,)。高鳳翰著,《高鳳翰硯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據童衍方藏本影印本,),頁。高鳳翰撰製;田濤,崔士篪釋文,《硯史箋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金石癖:文房搨本集》(台北:翦淞閣,黃玄龍主編,),頁—;。第九十八品

釋文「田」陰刻篆書印款「繡虎是從,如雲隨龍。」行書刻銘「雍正乙卯,為輪老學長大詩伯製硯并銘。弟翰。」()行書題名並款識尺寸長?11.3cm寬?14.5cm高?2.8cm重?g

高鳳翰?銘贈輪老學長硯拓片軸尺寸(畫心)長?74cm寬?35cm

王應綬製?萬承紀自用白芙蓉印一對來源水松石山房舊藏出版ArtsfromtheScholar’sStudio(文玩萃珍)HongKong:TheOrientalCeramicSocietyofHongKong,Press,c,p92—93.釋文「子若作。」行書刻款「萬承紀印」篆書白文鈐印「廉山氏」篆書朱文鈐印尺寸長?2.5cm(單件)寬?2.5cm(單件)高?8.4cm(單件)重?88g(單件)

高南阜硯史原拓本尺寸(共四冊)長?30.6cm寬?26.6cm高?11.8cm重?g(單本)長?30.6cm寬?26.6cm高?2.9cm重?g

王子若摹刻研史手牘2年9月?北京?文物出版社初版尺寸長?26.5cm寬?17.1cm高?0.7cm重?g?

秦漢篆隸真景漢魏篆隸真景尺寸(共二冊)長?45cm寬?26cm高?7cm重?g?(單本)長?45cm寬?26cm高?3cm重?g?/重?g

我摹史研爾摹史?兩生一死三癡子王子若摹刻高鳳翰《硯史》故實

這是一段藝術家與知己之間,動人心魄、感人肺腑,關於三位「癡子」,生死以之的藝術故事。清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四日,藝術家王應綬(字子若,—)不幸病逝於蘇州,年僅五十三歲,身後留下的最後一件作品,是其未竟之藝業—藏書家王相(—)委託其摹刻的高鳳翰(—)《硯史》,子若已鐫五十一石,僅及其半,尚未功成。王子若,這位艱苦卓絕,而又生不逢時的藝術家是清初大畫家、「四王」之一的王原祁(—)裔孫,他畫承家學,工詩文,精於金石篆刻,又善醫術。然其時家道中落,生活清貧,是一位「素來日待筆頭淅米」的窮秀才,據清人蔣寶齡《墨林今話》記述,子若「因貧售技,雖古賢不免」,嘗書四絕以自解嘲曰:「閒寫青山換酒錢,儘多同志效前賢,自憐別有難言意,寫到青山一惘然」其清貧困窘若此。然而,在接受王相的委託後,子若即專心刻石,惟救人之醫事,尚可偶應之,它如書畫篆刻諸事,一概謝絕。自許盡傳神求似之心,以期藝事盡善盡美,其用志不紛,專攻不懈的藝術家風骨,使人由衷敬佩。不幸的是,如同古往今來諸多窮而後工,偉大而痛苦的藝術家一樣,子若的命運實可謂多難多舛,在摹刻《硯史》期間,他先後遭喪母失子之痛,最後自身也患不治之症。可是雖然迭遭變故,屢受挫折,子若「於侍疾之際,仍不輟手」、「舟車歷碌,攜石隨刻」,甚至「雖病中樂此不疲,每刻石時,轉覺氣平心定,嗽減神安」,只要一息尚存,絕不懈怠。甚至於冬夜摹刻之時,以夜燃兩三白臘修刻,而四圍置火,助暖驅寒,夜夜習以為常。最後在連連嘔血,生命垂危之際,仍祈神祝禱:「願假一年壽,畢《硯史》工而後死」,為摹刻《硯史》之藝術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精神,足以使他青史留名,垂範丹青,而王子若為後世留下的,便是這部險遭歷史塵埃湮沒之命運,珍貴而獨一無二的高鳳翰《硯史》摹本。故事,應從一方硯田開始說起。

高鳳翰製?銘贈輪老學長硯與《硯史》

「高鳳翰製?銘贈輪老學長硯」,此硯即為收錄在高鳳翰《硯史》摹本第八十,題名為「澄泥片」者。據上海博物館專家研究,著錄於高鳳翰《硯史》中的硯台至今存世僅有六方,分別刊錄於日本二玄社出版的《古名硯》,為私人所庋藏,其他則收藏於濟南市博物館以及上海博物館等機構,此硯作於雍正乙卯年,為存世第七方。此硯為澄泥質地,石色黃赭,質細體輕,觸手潤澤。兩直緣外撇,略呈風字形,硯面自硯堂向首端緩緩斜下成墨池,池額三面有稜。硯背部分,自硯首至下端略窪入,而呈兩跗。首端有「田」字陰刻鈐印,覆手中央鐫有陰刻高鳳翰行書銘:「繡虎是從,如雲隨龍。」款:「雍正乙卯(十三年,),為輪老學長大詩伯製硯并銘。弟翰。」說明這是高鳳翰為其友製硯并銘。硯銘「繡虎是從,如雲隨龍」出自《易經》「風從虎,雲從龍」,喻同類事物之間的相互感應。「繡虎」一詞則典出宋代《類說?卷四》所引《玉箱雜記》:「曹植七步成章,號繡虎。」繡,謂其詞華雋美;虎,謂其才氣雄傑,所以繡虎是稱譽擅長詩文、詞藻華麗之意,後世多以「繡虎雕龍」比喻工於詩文,辭藻綺麗者。《硯史》摹本第五十九所著錄,一方亦為乙卯年所置的「雕龍繡虎五雲池澄泥硯」,現為日本私人收藏,其典亦同出於此,可作參考。高鳳翰,是人所熟悉的「揚州八怪」之一,字西園,號南村,又號且園,晚號南阜山人、松嬾道人、石頑老子、尚左生以及丁已殘人等,山東膠州(今山東省膠縣)人。早歲知名,嘗奉漁洋(王世禎)遺命,為其私淑門人。雍正五年()舉孝友端方,官徽州績溪知縣,雍正十一年經兩淮鹽運使盧見曾(—)保薦,官泰州巡鹽分司。去職後流寓揚州。工書畫,草書圓勁。善山水,以氣勝;花卉亦奇逸得天趣。久寓江、淮間,乾隆二年()病偏痺,遂以左手作書畫。縱逸有奇氣。不拘成法,縱恣揮灑,尤見其筆墨老辣。南村嘗登焦山觀瘞鶴銘,尋宋陸游題名,親埽積蘚,燃燭捫圖,以敗筆清墨為圖,傳為傑作。又藏司馬相如玉印,秘為至寶。盧見曾欲觀之,長跪謝不可,其癖若此。從傳世的《高鳳翰自畫像》中可以看到其以「寥天孤鶴」自我投射,孤高絕俗的藝術家形象,亦為《清代學者象傳》所沿用者。高鳳翰平生尤有硯癖,愛好收藏硯石,最多時曾達千餘方,他將收藏的硯石拓印成冊,手自鐫銘,所拓硯圖幅,仿司馬遷《史記》之書名與體例,命名為《硯史》,又名《西園硯史》,「竊慕司馬子長之書,仿之作諸書、表、本紀、世家、列傳」,卷首有高鳳翰親自題寫的「墨鄉開國」四個隸書大字,氣勢磅礡,充滿自信。書中共收硯方,集有陶、石、金與澄泥等硯,相傳原冊是以彩墨拓印,在模糊處用筆勾勒填補。淺淡設色,並配以朱墨、藤黃、赭石等色,鈐以朱印。硯銘則分別以篆、隸、行、草等不同書體書寫,以長篇或短句,或記錄來歷、製作過程、品評硯材或考據文史等。《硯史》鎔鑄了詩、書、畫與印諸藝於硯田墨鄉之中,為硯史、篆刻藝術史等研究的重要材料,堪稱墨城權輿,而其所開創海闊天空之藝境,更是豐富多采,蔚為大觀。可惜的是,高鳳翰晚年因在官場遭誣,加上貧病窘迫,這部薈萃其生平心血結晶的《硯史》並未按原訂的史例編次成書,最後僅藏於家塾,未曾刊行。在他去世將近百年以後,《硯史》之原本始為道光年間的著名藏書家—王相在高氏後人處所購得。

金石知誼―王子若、萬承紀與王相

王相,字其毅,號惜庵。祖籍浙江秀水,其曾祖父王林曾在宿遷任宿虹邳睢鹽運同知,晚年去職後,即隱居宿遷,至王惜庵時已入宿遷籍。王相是道光年間譽滿南北的著名古籍與古物收藏家,性好文學藝術,酷嗜古籍及金石書畫,建有藏書樓「百花萬卷草堂」、「池東書庫」,為當時江北最大的私家藏書館,藏書40萬卷,以歷代別集最為豐富,書多宋元善本、名刻、珍本。室名有曝書廊、沁綠軒、信芳閣等。著有《無止境齋初、續稿》、《友聲集》(正續集)、《鄉程日記》、《井窺》、《春明圖說》以及《草堂隨筆》等。王相對於高鳳翰這位藝術巨匠及其風範,尤其是其嘔心瀝血的巨著《硯史》,心儀神往已久。及致獲覩《硯史》原本後,更認為此冊係「藝苑中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藏之則人莫得覷,脫散佚則無別本。」因此,希望將之摹勒上石,拓千百本以公諸斯世,於是籌劃摹刻,然歷試江浙諸名手,卻苦於真正的鐫刻高手難覓。後來獲悉萬承紀(—)家藏《百漢碑硯拓》(此作即為「秦漢篆隸真景」與「漢魏篆隸真景」兩冊,此本為伊秉綬舊藏,有親筆題簽),刻工極精,與漢碑原貌無甚差異,係出自太倉人王應綬之手。因此在道光十八年()下半年即透過友人聘請王子若為之摹刻硯史。主持摹刻《硯史》也就成為這位藏書家晚年耗費最多時間、心力的一項事業。誠如包世臣(—)在摹刻《硯史序》所云:「天下事愛之摯者,所愛必可致;求之誠者,所求必有成。宿遷王君惜庵刻硯史之舉,斯真莫之為而為,莫之致而至者矣。良由其愛與求一心不退,轉積久無厭倦,故也。」《百漢碑硯拓》可謂是一部「小中現大」的傳拓藝術傑作,王子若選取萬承紀所藏百方漢代碑刻拓本,將之縮小移刻在硯台背面,將長篇巨帙濃縮於方寸之中,形象逼肖,宛似再現,是結合傳拓碑刻與硯刻的典範。除了摹刻拓本的藝術效果以外,也附有萬承紀與金石收藏家。「萬承紀自用白芙蓉印」是王子若為萬承紀所刻製的一對自用印,也是兩人友誼之見證。此對印為英國知名收藏家水松石山房莫士撝(Hugh?Moss)舊藏,曾於年香港東方陶瓷學會與馮平山博物館聯合主辦之「文玩萃珍」展覽中展出,該展展出私人藏家各式文玩共件組,為文房雅玩於近代首次大規模展覽,其圖錄亦是首次大開本的專題出版,有二十世紀《長物志》美譽,此印收錄其中,更極具收藏意義與價值。印以白芙蓉石(壽山石)刻成,白芙蓉石石質細潤雅淨,為極佳印材,向來深得文人雅士喜好,以「如脂如膏如腴」、「拂之有痕」等美譽加以形容。此對印質地溫潤,白中帶黃色澤,包漿勻淨。一印頂刻騎鹿的長髯仙翁,身背斗笠,手擎經卷,笑容可掬;另一印則刻長壽象徵的女仙麻姑,頭綰雙髻,面容娟秀,乘一頭獅身魚尾的神獸,手持覆斗蓋梅瓶,其印側鐫有行書刻款「子若作」。兩座騎均為擺首回望姿態,與二仙姿勢互為呼應,足下立於雲端,以示主人的神仙身份;人物衣摺與衣襬線條流暢,復以毛雕刻劃出其上如意雲紋裝飾圖案,雕工細緻,造型生動可愛。兩鈐印篆刻文字,亦見其遒勁刀工與書法造詣,不愧為鐵筆巨匠王子若的大手筆。

摹史得人―《王子若先生摹刻硯史手牘》

王子若接受王相委託後,即著手進行相關摹刻規劃與選定石材等工作,從子若寫給王相的信札可以看出,無論是在經濟與製作技術等方面,王相都提供子若極大的支援與發揮空間,使其無後顧之憂,得以集中精力摹刻《硯史》,這些信札,最後為王相輯成《王子若先生摹刻硯史手牘》一書,為罕見而珍貴的藝術史紀錄。此書收錄自戊戌(道光十八年,)迄辛丑(道光二十一年,)四年中王子若與王相往復商訂、傳書往還的信札,並附有子若族弟應咸告知子若身後事的一封信,出版於咸豐二年(),完成此書後,王相即在當年辭世,追隨知己而去。此版本為北京文物出版社於2年所出版者,書前附有王子若的書畫與篆刻作品,不僅有益於吾人對《硯史》及其摹本有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此書是中國藝術史上極為罕見地,對單一藝術作品的製作過程留下如此詳盡的紀錄,可供為研究傳拓藝術重要的文獻資料,其難能可貴,識者可知。書中記錄王相原希望用青石摹刻《硯史》,但後來接受子若用「挖皴石」的建議,摹刻《硯史》的石板是用蘇州靈岩山的挖皴石刻成,挖皴石亦即米芾《硯史》所著錄的「蠖村硯」。戊戌年十月廿四日:「……弟意需用挖皴石摹刻。挖皴石質細嫩如端,琢磨稱心隨意,易於畢肖。」乙亥年新正十日劄云:「……吳中產蠖村研材已久,市人呼為挖皴……」。子若認為挖皴石質地細膩,易於鐫刻,可細膩傳達硯史精神。然王相日後在信上眉批云:「先生欺人語耳,椎拓未及百部,已見有殘缺矣。刻碑究以青石為善也。」顯見王相起初並不認同王子若的看法,但仍然尊重並採納他的建議。在摹刻過程中,子若亦相當尊重王相意見,屢就技術細節詳細與王相討論,獲得首肯後方才動手,如己亥年九月初七剳:「原本墨拓研圖,素冊題字,主客順從於黑白之分焉。今摹本若全用墨拓,不惟濃淡難分,即使可分,濃其圖而淡其題字,字小者而不顯;濃其題字而淡其圖,為主者不尊。是以擬用青墨分拓,硃拓其印。緩日刻至丹鼎、九如諸研圖,既須設色題字,轉可酌用或濃或淡之墨拓也。吾兄以為然否?」亦即子若以其傳拓經驗與專業,向王相建議行濃淡輕重分拓之法,將題字與研圖分拓之,以獲得最佳的藝術效果。王子若與王相在數封書信之後便互為知己好友,實因兩人對高鳳翰《硯史》的共同熱愛與了解所致。因此子若說,高鳳翰是他們兩人的「尹公之他」,此人即為《孟子?離婁下》所記載:「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也就是一位端行端正的人。有趣的是,子若還曾起心動念,想摹琢《硯史》中的一硯送給王相,並附上如下研銘:「摹研史研摹研史,我摹史研爾摹史。誰驚誰疑誰笑嗔?爾悲我嘆南村喜。萬人海裡今昔閒,兩生一死三癡子。」此研銘雖寥寥數語,實已道盡三位「癡子」,一段跨越百餘年時空,引以為藝術知己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王相身後還留下一份至今仍無人留意的史料,紀錄了他與王子若之間的真摯友誼,也證實子若與王相兩人曾經見過面,這份史料就是王相寫於51歲那年(庚子年,道光二十年,)的《鄉程日記》,日記中記載了王相以舟行方式自北方回鄉,往返三千里,其間游歷故鄉江浙諸事,自正月21日自三月16日,共計55日之事,約一萬一千字,書中數次提到他與子若會面,討論摹刻《硯史》之事。當年二月初八,王相與王子若初晤,這是兩人首次見面。繼之,於三月初三日,精於歧黃之術的王子若還為王相診脈,並勸他要息心靜養,以調養身體。王相為此深為感動,在日記中記下:「初三日清晨,子若診余脈,規以息心靜養,良朋深愛,可感。」可見兩人誠摯感人的友誼。王相主持《硯史》摹刻,為先賢繼絕藝,王子若擅長金石篆刻,更為此藝業傾注全部心血,摹刻本可謂下真跡一等,大體保存了原冊的神韻。可惜的是,王子若花了兩年多時間僅摹刻了共五十一石,即不幸病逝。在子若去世後,王相只好委請另一位篆刻家吳熙載(—)來續成此作。然而,由於吳熙載當時正忙於他務,只能勉力用棗版摹刻補成,至此,《硯史》方得以流傳。據王相在《硯史》跋中所記,子若過世時,只有一弱女在側,當其彌留之際,適王相的好友成序東到訪,子若謂其曰:「君乃惜庵故舊也,其將此物致惜庵所,余目瞑矣。」王相歎謂,當時他與子若相距千里之遙,豈知其死訊?若無好友序東的偶然一至,南阜手澤幾不返,其震心駭魄,無逾此節。而其意外機緣,卻尚不只此,王相在購得高鳳翰《硯史》原本之後,有一鬻舊畫人,攜南阜自題小像到訪,幾使王相驚詫,曰:「豈阜老知《硯史》所在,相尋至此耶?抑精誠感通,不以幽明隔邪?」其後,又有楊海琴(翰)者,藏南阜舊硯,硯背刻其小像,請以摹本贈之王相,勒之《硯史》卷內,更成一家眷屬矣,遂兩存之。此事之奇,誠為王相所嗟乎歎者:南阜先生生前抑鬱阨塞,豈意百餘年後,有吾輩數人婆娑相料理,庶九幽之靈亦可少慰矣。

蘇東坡製?雪浪齋玉印醉翁亭記瞻麓齋藏唐宋諸家筆迹存景瞻麓齋藏

RMB6,,?—?8,,USD,?—?1,,蘇東坡製?雪浪齋玉印來源高鳳翰、陳介祺、龔心釗舊藏釋文「軾。」楷書款識包裝老楸癭木印窠「東坡雪浪齋玉印為劉司農、高南阜(高鳳翰,—)、陳簠齋(陳介祺)所遞藏。民國癸酉(3)自陳氏入吾瞻麓齋。此卍字綾乃南阜之原物。楠匣已敝。余以楸癭代之。乙亥秋龔釗,是年六十六。」(5)「東坡雪浪齋玉印為劉司農、高南阜、陳簠齋所遞藏。民國癸酉自陳氏入吾瞻麓齋。此卍字綾乃南阜之原物。楠匣已敝。余以楸癭代之。乙亥秋龔釗,是年六十六。」「東坡印。南阜原拓手題墨迹另裝成冊。簠齋所記得此印之源流甚詳。原價白金四十兩。陳冊堅不售,余攝影並裝另冊。已卯十月褱希再記。」(9)尺寸長?8.1cm寬?3.1cm高?3.1cm重?g

醉翁亭記?瞻麓齋藏來源龔心釗舊藏尺寸長?41.5cm寬?27cm高?6.8cm重?g

唐宋諸家筆迹存景?瞻麓齋藏來源龔心釗舊藏尺寸長?37cm寬?23cm高?2.2cm重?g

畫師爭摹雪浪勢?伏流飛空溯其根龔心釗藏?蘇軾雪浪齋玉印與宋拓醉翁亭記

太行西來萬馬屯,勢與岱岳爭雄尊。飛狐上黨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黃昏。削成山東二百郡,氣壓代北三家村。千峰右卷矗牙帳,崩崖鑿斷開土門。朅來城下作飛石,一礟驚落天驕魂。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臥枯榆根。畫師爭摹雪浪勢,天工不見雷斧痕。離堆四面繞江水,坐無蜀士誰與論?老翁兒戲作飛雨,把酒坐看珠跳盆。此身自幻孰非夢,故國山水聊心存。─蘇軾〈雪浪石詩〉

北宋紹聖元年()四月,宋哲宗趙煦親政次年,正值皇帝重啟新政,大舉晉用新黨、貶謫舊黨之際。蘇軾(—)是年59歲,此際於北宋邊防重鎮──定州(今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知事任上。一日,蘇東坡在定州府治的後圃中偶得一石。此石黑質,上有白脈,涵有水紋,其狀若水流洶湧,浪花飛濺。東坡見此石有如他的四川同鄉、五代後蜀畫家孫位、孫知微所描繪的山澗奔湧圖,故將其命名為「雪浪石」。此石深得東坡的喜愛,他用曲陽(今河北曲陽縣)所出的漢白玉石雕成芙蓉盆,盆沿鐫有自撰銘文五十六字,再將雪浪石放入,激水其中,並構小室置之,名為「雪浪齋」。東坡所題寫之雪浪齋盆銘與齋名,分有拓片留存,至今為人傳頌不已。雪浪齋盆銘并引言收入蘇軾文集中,記述其得石過程如下:予於中山後圃得黑石,白脈,如蜀孫位、孫知微所畫石間奔流,盡水之變。又得白石曲陽,為大盆以盛之,激水其上,名其室曰雪浪齋云。盡水之變蜀兩孫,與不傳者歸九原。異哉駮石雪浪飜,石中乃有此理存。玉井芙蓉丈八盆,伏流飛空漱其根。東坡作銘豈多言。四月辛酉紹聖元。所謂「異哉駮石」指的正是雪浪石,據上引蘇軾〈雪浪石詩〉:「朅來城下作飛石,一炮驚落天驕魂。承平百年烽燧冷,此物僵臥枯榆根」等句,一般認為雪浪石實是作為軍事用途,為攻城之用的礟石,具有渾圓厚重的特質,而非後世好事者仿製,有瘦皺漏透等外型特徵的湖石;也有人將「駮」字釋為白黑雜合之意,指「駮石」意謂黑白色相雜之石。吾人由蘇軾的詩文,並從後世的相關圖、文題詠及報導照片研判,蘇軾的雪浪石外觀應是渾圓厚實、黑白色紋相雜,具有天然紋理之美的紋理石。因宋遼之間長期和平,前線無戰事,這顆礟石早已閒置,備而未用,遂被東坡取來賞玩。

蘇軾得此石之後不久即離開定州,四月先是以諷斥先朝罪名貶知英州,未至貶所,八月復貶至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後又遠謫海南島。由此可知雪浪之名曾因蘇軾被謫,一度「廢而不聞」,無人聞問。後來的繼任者張芸叟(張舜民)曾重新加以修葺,重安盆石,他本欲寄詩予蘇東坡告知此一消息。然而,此時東坡卻已在從海南島北返的途中病逝,徒留哀詩。北宋亡後,雪浪石即下落不明,卻已成為東坡流傳最廣、最為人慕懷的雅事之一。南宋杜綰《雲林石譜?雪浪石》載:「中山府土中出石,色灰黑,燥而無聲,混然成質,其紋多白脈,籠絡如披麻旋繞委曲之勢。東坡頃帥中山,置一石於燕處,目之為雪浪石。」明代林有麟《素園石譜》也收有雪浪石之圖像,對其多有描述。明代萬曆年間,定州州牧掘出失傳許久的雪浪石,並重新將盆、石合一。直到清代,由於乾隆皇帝的仰慕,雪浪石曾再度獲得關注。上述所引史實即為蘇軾雪浪石與雪浪齋之由來。

雪浪齋玉印,印文朱文,篆書「雪浪齋」三字,有陽文邊攔。印側楷書陰刻一「軾」字。玉印以褐、黃色為主調,上部夾雜有青、白色,其上淺浮雕浪花並陰刻水波紋飾,隨色賦形,尤見巧思,與蘇軾所獲雪浪石之黑白色紋理亦有相互呼應之趣。

此印相傳為東坡之印,為清末大收藏家龔心釗之舊藏。龔氏早年以收藏古泉、璽印聞名,3年他曾出版《瞻麓齋古印徵》,是精選其歷代璽印收藏的一部目錄。之後龔氏仍有大批古印收藏,尤其大部分是來自清末山東大收藏家陳介祺(—)舊藏,只是未及留下印譜。此「雪浪齋」印即為陳氏舊藏之一,龔氏對此印寶愛異常,特為其配製一精美的癭木盒,並配有與蘇軾相關的「宋拓原石醉翁亭記」與「唐宋諸家筆跡存景」兩冊頁。龔氏特別製作與印形、雕飾相適之組合木片,上雕水波、浪花紋,木片上下契合,適可將玉印穩固地嵌置於盒內。此制不惟收工謹式合、嚴絲合縫之效,亦復有錦上添花、畫龍點睛之妙。由此細微之處,益見龔氏收藏之用心及其對文物的珍愛與呵護之情。盒內附有龔氏手書三箋,前二箋寫於5年,復於9年再記一箋,記述此印由來甚詳:東坡雪浪齋玉印為劉司農、高南阜(高鳳翰,—)、陳簠齋(陳介祺)所遞藏。民國癸酉(3)自陳氏入吾瞻麓齋。此卍字綾乃南阜之原物。楠匣已敝。余以楸癭代之。乙亥(5)秋龔釗,是年六十六。東坡雪浪齋玉印為劉司農、高南阜、陳簠齋所遞藏。民國癸酉自陳氏入吾瞻麓齋。此卍字綾乃南阜之原物。楠匣已敝。余以楸癭代之。乙亥秋龔釗,是年六十六。東坡印南阜原拓手題墨迹另裝成冊。簠齋所記得此印之源流甚詳。原價白金四十兩。陳冊堅不售,余攝影並裝另冊。已卯(9)十月褱希再記。根據龔心釗所記,可知此印係3年,龔心釗自陳氏(應為陳介祺後人)處購得。曾經劉司農、高鳳翰與陳介祺等人遞藏,名家鑒藏,身世自是不凡。原來印盒應為楠木匣,其中遺有前收藏者、畫家高鳳翰的卍字綾,龔心釗也將其保留,並附貼於該箋之後;據龔氏所述,陳介祺亦留有記載獲得此印緣由之冊頁,惜因陳氏拒售,未能購得,只得攝影另裝成冊。可見龔心釗確實對於此印寶愛異常。此印後歸龔氏最疼愛的小女兒龔安英所有,此事曾載於《海上收藏世家》,龔安英對於此印亦甚為珍視。有意思的是,龔心釗後來將此「雪浪齋印」鈐於另一件與蘇軾有關的重要收藏─「宋拓原石醉翁亭記」冊頁當中。龔心釗在鈐印旁題記:「東坡雪浪齋玉印劉司農高南阜陳簠齋所遞藏。瞻麓寶之。」《醉翁亭記》一文為歐陽修(—)寫於宋仁宗慶曆六年(),為其傳世名作,「醉翁之意不在酒」一句即出於此。後來其門生蘇軾在元祐六年()知穎州時,因歐陽修之原石字畫淺褊,恐不能遠傳,於是應滁州太守王詔之請,以大字楷書寫成《醉翁亭記》碑文,立於安徽滁縣琅琊山醉翁亭內。相傳亦有行草書本,為蘇軾應開封劉秀孫之請,以真、行、草兼用字體寫成,卷末有趙孟頫、宋廣、吳寬、沈周等四人評跋,是為行草書本。事實上,由於北宋黨爭劇烈,被視為舊黨領袖的蘇軾之書跡石刻幾乎在當時就已遭破壞殆盡,《醉翁亭記》原刻石亦是如此。清人或稱刻石已毀於北宋黨禁,或有認為係毀於南宋兵災者,因而極少數能流傳至今的宋拓本已寥若晨星,非常稀少而珍貴。今日可見的拓本大多為明人根據宋拓所重刻、重製者。此《醉翁亭記》拓本為裁裱件、氊蠟本,分為兩冊,醉翁亭記本文共42摺頁,封面封底為硬紙。較特別之處在於冊頁之裝背為元大德年間(—8)所刊莊子文選補書頁。除首頁10字外,餘皆12字,每字字徑約10—12釐米。盧陵先生以慶曆八年三月己未刻石亭上,字畫淺褊,恐不能傳遠。滁人欲改刻大字久矣。元祐六年軾為潁州,而開封劉君季孫自高郵來,過滁。滁守河南王君詔請以滁人之意,求書於軾。軾於先生為門下士,不可以辭。十一月乙巳眉山蘇軾書。此冊頁第一冊有鄭孝胥(—8)手書題簽:「醉翁亭記。原石宋拓本。孝胥。」冊後有龔心釗的題跋,略述其收藏由來:蘇書醉翁亭與豐樂亭記舊稱於元祐黨禁時石皆被毀。醉翁亭記後覆者不一本。然今所存之石刻,剝蝕殊甚,釗於光緒癸巳(3)得舊拓於北平,乃小天籟閣物,楮墨皆北宋物,其字畫有與今石異者,惜紙多蛀蝕。先光祿甚重之,奉使歐洲仍置之行箧中。釗繼見王文敏舊藏本前後有移配之字,陳叔通之淡拓未翦本,寶瑞臣本均已多泐痕矣。己巳()之夏,景張兄告余曰,前過濟南見小肆有蘇書殘字,佳甚。得便當再訪之。是冬除夕兄復自北歸,持小冊示余曰,今得之矣。海藏葯雨未題為蘇之何帖。余亟審之,蓋醉翁亭之殘字二十四,北宋拓也。回乞得之。門人葉君邃綴字成文,得十餘章彙書于冊後,以為雅玩。余今夏來游北平復見此氊蠟本,墨黝楮白,筆鋒嶄然,蓋原石初拓,裝裱後未經南中之霉濕,故歷久如新也。裝背乃元大德間所刊之莊子文選補,亦近世罕見之籍,亟以善值易之。揭前後副頁之舊籍附於冊末餘,仍其舊。是可與吾家之蘇姜龍馬硯並稱瓌寶矣。壬申(2)八月初九日合肥龔心釗識。由此段題跋可知,心釗曾先後收有小天籟閣本與原石二十四字殘字本,均被視為北宋拓本。2年在北平得此本,認其「墨黝楮白,筆鋒嶄然,蓋原石初拓,裝裱後未經南中之霉濕,故歷久如新」,又其冊頁裝背顯然是元代的印刷書頁,故認定其為原石初拓,為宋拓本。但於7年心釗又有一跋云:余所藏小天籟閣項氏本,意字然,乎字焠,缺之,錯字起,坐字、亂字、脩字皆已微損,此皆尚完。其他字此本有微損者,項本亦已微損,然反覆比校,似非一石。而筆力神味,此本毫不亞於項本與殘字本。余家舊有安刻座位帖,棉紙黝墨似明而實宋,與此紙墨正同。豈此本為南宋人以原石初拓刻石或木,而旋又散亡,致今世僅存此孤本耶?丁丑正月余賦悼亡,夜窗悽寂,回取三本并几審玩,書此存疑。丁丑(7)正月二十寫。龔心釗記。是年六十六歲。心釗將自己手中收藏的三部拓本加以比較後,稍稍修正自己原先「原石初拓」的看法。因為他發現此本無論就筆力、神味而言,絲毫不亞於項本、殘字本等宋拓本,但似乎又非出自同一石。因此,心釗認為此本可能是南宋人以原石初拓本重新刻製成石或木,再加拓製而成,但也未加斷定,僅止存疑而已。第二冊封面題箋有龔心釗手書:「宋拓原石醉翁亭記。元大德刊印書裝背原冊。壬申八月懷希記于北平。」冊後附有龔心釗甲戌年(4)七月初十游於北京北海的照片。此照片之後,附有龔心釗壬申年於北平所寫之跋,約略考述其裝背紙板之源流如下:文選補正未載諸家目錄中,考元大德丙午,建康道廉訪徇太平路之請,分行十路儒學合刻十七史,信州路所刊板心有象山書院、道一書院等字。此文選板心為大樑書院,莊子為崇德書院紙板,皆相似。乃係汴梁路所刊,其時諸大書院固各有刊印之本,十七史乃奉特請之所刊耳。余見泰定乙丑崇文書塾所刊孔子家語,於其天頭亦加刊音注字作軟體與此莊子相同。壬申八月孔子誕。龔心釗識於北平。冊頁最後附有傳為蘇軾所畫的《枯木怪石圖》照片兩幀,旁有心釗跋曰:「蘇畫米題墨迹清初在黔南王沐府,奇品也。民國丁丑(7)入于東瀛,余得影本存之。戊寅(8)褱希。」龔心釗對於東坡的喜愛,從其一系列的配製與收藏中,可說是表露無遺。

清初陳鳴遠製?素帶壺來源龐元濟?舊藏李氏家族?舊藏出版《虛齋名陶圖錄》上冊,頁33—34。EJFrankel,Ltd.,Zisha:thePurpleSandofChina:theLeeCollectionofMingandQingDynastyYixingWare(NewYork:EJFrankel,Ltd.,5),p.24—25.《金石癖:文房搨本集》(臺北:翦淞閣,黃玄龍主編,),頁、。釋文「陳鳴遠」楷書題識。「陳鳴遠」陽刻篆書印款。

尺寸長?14.3cm寬?9.4cm高?11cm

沖淡雅健?古今絕倫惟陳生陳鳴遠製?素帶壺此壺為宜興陶藝巨匠陳鳴遠(—)重要代表作品,流傳有序,原為民初收藏巨擘龐元濟(—)藏品,並收入在其知名的藏品目錄-《虛齋名陶圖錄》當中。龐虛齋的宜興陶壺部分收藏在抗日戰亂中歸於李氏家族,並輾轉渡海來台,此壺即為其中之一,其收藏與流傳史頗富大時代的傳奇色彩,可稱傳世珍稀名品。

紫砂壺,壺體近似球形,由上至下漸歛。壺身圓潤飽滿,線條流暢優美,包漿渾厚。圓蓋,圓珠紐,短彎流,耳形柄,底部順勢塑成三瓣形足。沿壺身堆塑素帶紋一圈,簡潔雅致,有沖淡素樸之美。流下方壺腹位置有「陳鳴遠」楷書款識並篆書印款。龐元濟《虛齋名陶圖錄》收入此壺,並詳述其形制由來:「鳴遠喜仿古彝器作壺。此壺圓形短嘴長鋬有三足,蓋仿銅器中之盉也。盉,說文:調味器也。有流。其制頗似今之茗壺,此壺寔仿其制。中腰有素帶,製作古拙,寉邨製壺向以精能勝,此壺則用紫黑砂,全以雅淡見長。款陳鳴遠三字下有陳鳴遠朱文方印。」《宜興縣志》載:「鳴遠工製壺、盃、瓶、盒諸物,手法在徐士衡(友泉)、沈士良(君用)間,而款識書法獨雅健,有晉唐風格。」證諸於鳴遠此壺,沖淡雅健,氣宇軒昂,確為出類拔萃之佼佼傑作。

陳鳴遠,本名遠,字鳴遠,號鶴邨,又號壺隱,亦號石霞山人,江蘇宜興人,清代康熙年間宜興陶藝巨匠,為時大彬(活躍於明萬曆至清順治年間)之後一代大師。陳鳴遠為製壺名手蔣時英(活躍於萬曆年間)的外孫、陳子畦之子,出身紫砂世家,塑鏤兼長,技藝精湛,構色脫俗,調色巧妙,更善於製作新樣。鳴遠工製壺、杯、瓶、盒,無所不巧,所製雅玩,無不精美。所鐫款識,書法雅健,有晉唐風格。尤其善長將茗壺製成瓜果樣式,世推為絕作,為文人學士、名公巨卿所競相覓求,名孚中外,當時即有「海外競求鳴遠碟」之說。陳鳴遠以其高超的製砂技藝,與當時江南許多知名文人相識交游,為其坐藝製壺。紫砂壺藝於是開始與風雅的文人翰墨相結合,在精湛的雕塑絕技外,又加入金石、書畫、署款與鈐印等形式,開啟了文人紫砂之先河。清人吳騫(—)《陽羨名陶錄》載:「鳴遠一技之能,間世特出,自百餘年來,諸家傳器日少,故其名尤噪。足跡所至,文人學士爭相延攬,常至海鹽館張之涉園,桐鄉則汪柯庭家,海甯則陳氏、曹氏、馬氏,多有其手作,而與楊中允(晚妍)交尤厚。予嘗得鳴遠天雞壺一,細砂作,紫棠色,上鋟庚子山詩,為曹廉讓先生手書,製作精雅,真可與三代古器并列。竊謂就使與大彬諸子周旋,恐未甘退就邾莒之列耳。」可見鳴遠之才,在當時即備受文人雅士肯定,其聲名遠播海內,名人題詠極多。在紫砂藝史上,陳鳴遠被認為是技藝最為全面的大師,博古、壺杯、象生文玩等,無所不能,無所不精。他上承明代精萃,承繼供春與時大彬的紫砂正統地位,下啟清代新局,影響深遠,其藝術成就實已超出壺藝的層次,而成為紫砂藝術的新典範,確立其在紫砂藝苑中不朽的地位。此壺由虛齋藏陶成員之一,幾經波折渡海來台,又到美國紐約的經過,更是一段為人所津津樂道的故事。根據當年拍賣圖錄披露,李氏家族的收藏係繼承自李先生的祖父,他曾是國民政府時期的空軍上校,為軍事工程人員,在軍中身居要職。0年代,李上校在山東省與日軍對壘時曾經佔領一座貨倉,這座倉庫中並無軍火,但卻存放了許多被日人充公的中國文物。其中部分文物後來歸李上校所有,但這些文物卻一直留在山東,國民黨政府自中國大陸撤退時才輾轉到了臺灣,之後曾被寄存在臺北的故宮博物院。李上校一直到從空軍退休後,才有時間研究這批藏品。0年代,香港太平紳士、著名的紫砂收藏家羅桂祥(Dr.LoKwee-seong,—)到臺北演講,介紹自己的宜興收藏,並與李上校結識。羅桂祥當時曾表示希望購買李氏的全部藏品,但李先生無意割愛,這批收藏也繼續由李家後人傳承。多年後,這批寶藏被運往美國,並於5年委託美國紐約古董收藏大家弗蘭克爾(EJFrankelLtd.)拍賣並出版,著錄於《李氏所藏中國明清宜興紫砂器》(ZISHA:THEPURPLESANDOFCHINATheLeeCollectionofMingQingDynastyYixingWare)。龐元濟,字萊臣,號虛齋,浙江吳興南潯人。父龐雲鏳為南潯鎮巨富,人稱「南潯四象」之一。元濟自幼嗜畫,尤精鑒賞。山水近法倪、黃,遠宗董、巨,花卉宗南田。光緒六年()補博士弟子,援例為刑部江西司郎中。因助賑豫直災害,特賜舉人,加四品京堂。早年好字畫碑帖,後從事字畫買賣,與吳昌碩(—)、于右任(—4)與張大千(9—)等藝術家均有往來。收藏大家王季遷(—)讚譽虛齋為「全世界最大的中國書畫收藏家」。鄭孝胥(—8)認為「虛齋主人收藏甲於東南」。在民國時期,虛齋主人龐元濟在收藏界更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與張伯駒(8—1)享有「北張南龐」之譽。虛齋書畫文物收藏之富實為近代中國第一人,所編纂的《虛齋名畫錄》、《虛齋名陶圖錄》等書,更是近代著錄最豐富之作。在虛齋龐然可觀的文物收藏中,最引人矚目者,當屬陶瓷器的收藏,亦即其以孤本傳世的名著《虛齋名陶圖錄》,該書上、下兩冊共著錄34件陳鳴遠款紫砂,洵為虛齋紫砂之收藏重心,自不待言。更可貴者在於,極富鑒賞眼光與功力的龐元濟早在晚清民初,即已深入研究紫砂十餘年,其紫砂之收藏更俱成於年以前,較之三、四十年代上海的紫砂仿古與收藏風潮,更顯其如炬目光及其鑑賞意見之可貴。陳鳴遠之壺藝,在二十世紀初,已備受真正的鑒賞行家青眼相待,其非凡的陶藝成就,由此可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bgamepower.net/wmys/135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