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佛珠的起源与由来附不同材质佛珠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50915/4696949.html

精品主题文章(汇集全网最好文章,不用再额外查找):

回复相应关键字即可查看哦~比如:翡翠证书、玉石、黄钻、菩提子……

总目录查询,请回复“?”

佛珠的起源

佛教徒为除去烦恼,安定心念,在称颂阿弥陀佛时,常用佛珠来诵念佛号或持咒,并用来记数。修行者都蓄有佛珠作为必备法物,尤其念珠经常用以修净土念佛法门和修密持咒,手持佛珠随时诵念以增定力,以生智慧,不论念佛持咒皆要历历分明,身心专注,一切放下。

早在公元前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讲猎物的骨头,通过人工钻眼,将其串成串,挂在脖子上或者是手腕和脚腕上。刚开始并不是出于好看的需要,而是与当时人们的信仰和图腾崇拜以及巫术礼仪等密切相关。人类祖先正是从趋避邪神恶魔、寄托神圣信仰的角度来广泛使用各种珠饰,并逐渐形成了灿烂的珠饰文化。

《佛光达词典》认为,“佛珠”的梵文原语凡有四种表达方式:

(1)pasaka-mala,音译是“钵塞莫”,意译作“数珠”;

(2)aksla-mala,音译是“阿叉摩罗”,意译作“珠鬘”;

(3)japa-mala,音译是“渣巴摩罗”,意译作“念诵鬘”;

(4)aksla-sutra,音译是“渣巴修多罗”,意译作“珠之贯线”。

此中梵语mala是“鬘”的意思。

通常来讲,佛珠的最初起源是由于古印度人爱美,有用璎珞鬘条缠身的风尚,而正是这种风尚的沿袭,逐渐演变成后世佛珠的使用。

在印度西北地方所发掘之“龙王归佛”雕像中,有一尊首悬佛珠之婆罗门像,此雕像被推定为公元二世纪左右之作品,所以当时佛珠的使用已风行于婆罗门之间。

佛教使用佛珠的时代,在婆罗门教(二世纪)之后。《木槵子经》中这样记载了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开示:“佛告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槵子;如是渐次度木槵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若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舍命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安乐行。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除百八结业,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断烦恼根,获无上果。……王大欢喜,遥向世尊头面礼佛说:大善!我当奉行。即敕吏民营办木槵子,以为千具,六亲国戚皆与一具。王常诵念,虽亲军旅,亦不废置(《佛说木槵子经》,《大藏经》卷一七)。”由此而知,波流离王在听到佛陀开示之后,便开始用木槵子制造佛珠,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业障和业报障。这应是佛教当中佛珠最初的起源了。那么,佛珠究竟又是何时传入中土,并被人们所认识的呢?

学术界一般认为,汉哀帝时,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经》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始,还有一部分人说,从此汉明帝永平十年,遣郎中蔡惜到天竺求佛法,以白马负经而归,从此佛教正是传入中国。但是,两处记载均未提到佛珠。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异域来华僧侣逐渐增多。最著名的高僧是佛图澄和鸠摩罗什。佛图澄在洛阳,受到后赵君主石勒石虎的敬重,广建寺庙;鸠摩罗什在长安,也被后秦君主姚兴尊为国师。他们组织僧众翻译佛经,讲经说法,为当时文人士大夫所崇仰。后魏杨炫之曾在《洛阳伽蓝记》中说:“时佛法经像,盛于洛阳,外国沙门,三千余人。”异域来华僧侣越来越多,而且大多数僧侣都携带佛珠。

延至隋唐,都唐代天竺僧人阿地瞿多翻译的《陀罗尼集经》、宝思惟翻译的《校量数珠功德经》、不空三藏翻译的《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义净三藏翻译的《曼殊室利咒藏中较量数珠功德经》等等记载有关佛珠的记载,此时也屡见不鲜。例如,《旧唐书·李辅国传》载:“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续高僧传·道绰传》中也载:“人各掐珠,口同佛号,每时散席,响弥林谷。”敦煌曲子词《禅门十二时》也称:“日入酉观身知不久。念念不离心,数珠恒在手。”

从现存的实物来看,现今藏于云南昆明市郊筇竹寺保存完好的唐太宗贞观20年(公元年)所造的五百罗汉像,其中有些就手持佛珠,有些则项挂佛珠。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唐代以后,人们使用佛珠已经司空见惯,不再是个别现象,佛珠已经普遍流传开来。

番外篇

不同材质佛珠的不同寓意特点

每串佛珠由一个主珠、若干其他的珠子和穿绳三部分组成。主珠代表着佛,穿绳代表着法,若干其他的珠子代表着僧,佛、法、僧三宝都可以包含在一串佛珠之中。所以,对佛珠要有恭敬心,如对圣容,收拾身心。所谓: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

在佛教中,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七宝的名目,诸经中说法各有不同,《般若经》说有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七种。当然在现代的生活中,实际已不仅仅是这七宝了。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五大类,按照材质来划分。

五大类:木质类,菩提类,宝玉石类,果核类以及其他类。比较名贵的木制佛珠,则多选用檀香、沉香、伽南、乌木、檀木等珍贵质料。沉香,能作香料焚烧,亦可入药。用来制造佛珠的沉香,价值极高,且通灵三界,寓意德行兼备,加之有馥郁的香气,被列为四大名香之首。

其中菩提类,我们较为常见的又有这么几种:凤眼菩提,龙眼菩提,白菩提根,木鱼果,金樱子。我们详细说说凤眼菩提,白菩提根。凤眼菩提,每一粒上均有一凤眼,凤眼象征祥瑞,用凤眼菩提制成的佛珠是密宗修练者必不可少的法器之一。白菩提根,为菩提根经过打磨加工而成,有的洁白如雪,有的略呈淡黄,明润悦目。佩带此珠,既助修行,寓意也可消灾,还有观赏价值。

宝玉石类,我们较为常见的有这么几种:绿松石、孔雀石、芙蓉石、东陵石。玉石,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包括许多种用于工艺美术雕琢的矿物和巖石。诸如大理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端砚石等均属此范畴。而狭义上讲,玉石仅指硬玉(以缅甸优质翡翠为代表)和软玉(以优质和田玉为代表)二种。由于千百年来,玉石象征吉祥,传说可以避邪、禳灾和带来幸运,那些采用玉石制造的佛珠,也就越发受到人们的喜爱了。

至于果实(核)类佛珠,以桃核、橄榄核为果核类的代表,以木槵子、椰壳(蒂)为果实类的代表。据传桃木可以驱鬼,桃符可以辟邪(这在一些小说以及电影中也有被提及),而桃核坚硬,可以用来雕刻成具有深刻含义的各类佛珠。木槵子,亦称作无患子,是一种生长在高山上的乔木,结实大如弹丸,坚黑如漆珠。

至于上面提及的第五类,其他类。则是说的牛角、牛骨、犀角、象牙等。除此之外,还有用陶瓷、紫砂、雕漆等质料做成的佛珠,这些形态各异的佛珠,也同样会带给人们无尽的遐思。

推荐阅读:

常见的几种菩提子做旧方式浅析

翡翠玉佛如何开光,你以为你知道吗?

不能再全了!!翡翠佛珠的戴法极其渊源~

菩提子“颗数”寓意及名称的由来!

珠宝精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bgamepower.net/wmfl/148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