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朋友刷短视频的时候经常看到,有那么些人专门往农村跑,一家一家询问有没有老物件要卖。那么农村老物件到底值不值钱呢?其实大部分都是不值钱的,如果值钱,一般也是以下这些——
一.菜板
菜板历史悠久。最早可见关汉卿《望江亭》:可将砧板、刀子来,我切鱠哩。不过菜板若是普通木材,年代久远了,反而腐朽,滋生细菌。但如果家里菜板年代久远,久用不滥,那有可能非同一般。可能为黄花梨或金丝楠菜板。二.擀面杖
擀面杖也是古人生活必不可少之物。如《西游记》提到:沙僧道:如何认得我象个磨博士?妖邪道:你不是磨博士,怎么会使擀面杖?磨博士指以磨面粉为生的人,可见当时擀面杖甚至都有专属职业了。此物与菜板类似,名贵木材,或玉石等为之,还是有收藏价值的。三.老算盘
算盘是我们祖先发明的计算工具,历史十分悠久。
据清代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记载:算盘,以木为珠,不知何人所造,亦未审起于何代……元代已有之矣。
在计算器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算盘尽管已经从实用性上退出了历史舞台,却在各大拍卖场上重新焕发生机,价格屡创新高。
比如此明万历黄釉白子算盘,就在大维德秋拍中卖出了万天价。
四.老书
目前市场上的老书,大多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印制的,更早一些的书,说的高雅些,也可叫做“古籍”。
古书的传承总是艰辛不易的,宋代曾巩《列女传》提到:自唐之乱,古书之在者少矣。
唐代《封氏闻见记》:开元中……五万一千八百五十二卷。此自汉以来,典籍之大数也。
古籍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年代性和历史研究价值,这也使得它在今天的价格不会太低。
如此明宣德御制《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就在苏富比春拍卖出了1亿万元的高价。
五.戥(děng)子
戥子,属计量用具,明清流行,属于小型的杆秤,做工精致,因此通常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品。
其构造和原理跟杆秤相同,盛物体的部分是一个小盘子。
《三侠五义》记载过它的精确程度:包公回头,叫包兴取戥子来。包兴答应,连忙取戥平了,果然重一两八钱。
秤铊通常为为黄铜或白铜。秤杆则有骨质、象牙、虬角、乌木等。
因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技艺独特,也被当做一种品位非常高的收藏品。
结语
总得来说,由于我国有着漫长的手工业发展史。因此,也产生出了许多独具民族特色的民俗老物件,以及传统手工器物。在工业化的时代,这些老物件尽管正慢慢消失,却也有着怀旧和收藏的价值。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