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有着诸多堪称国之瑰宝,如规模空前宏大的秦皇陵兵马俑,如淡雅优美的青花瓷,更如不朽杰作清明上河图,等等.....无不在诉说着华夏先民充满智慧的传奇过往。
然,历史的长卷中却忽略了另一堪称国之瑰宝的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产物“阴沉木”(俗称“乌木”)阴沉木,因地震或种种自然灾害而深埋地底下或河床底下的参天大树,因独特的自然环境,吸取了地之灵,经千年以上的岁月,孕育而成。
乌木又名阴沉木,它兼备着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乌木还有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称。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的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长达成千上万年炭化过程形成乌木,故又称“炭化木”。古人云:“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历代都把乌木用作辟邪之物,制作的工艺品、佛像、护身符挂件。
阴沉木的种类繁多
阴沉木种类包括:麻柳树、青冈树、香樟树、楠木、红椿木、红豆彬、马桑、黄柳木、黄柏、槐木、檀木等。一般带有香味和杀菌特征的树种才能形成乌木。在德阳市绵远河一带还发现3米直径的大乌木,可见远古时代生态环境是多么美好、壮观。
阴沉木的特性是什么?
阴沉木本质坚硬,多呈褐黑色,黑红色,黄金色,黄褐色。其切面光滑,木纹细腻,打磨得法可达到镜面光亮,有的乌木本质已近似紫檀。其永不褪色、不腐朽、不生虫,是制作艺术品、仿古家具的理想之材。
考古学家通过三星阴沉木复原当时的生存环境破译了三星堆出土了大量大象牙之谜。正是阴沉木的灵性,故宫博物院的老师测出阴沉木还有显著的促进血液循环,延年益寿的功能。蜀人视之为辟邪纳福之宝。由于阴沉木为不可再生资源,开发量越来越少,一些天然造型的阴沉木艺术品极具有收藏价值。
阴沉木分布地区在哪?
阴沉木主要分布在四川四条大江及其支流区域。经多位阴沉木爱好者取样作炭十四同位素测定,大多数阴沉木的年代为距今两千多年至四万年之间。可见阴沉木历经岁月沧桑、饱受多种自然外固和内固之力,使其天然形状怪异、古朴、典雅,仪态万千。难怪外国人参观后,惊叹为“东方神木”。三星堆附近的古河床,是阴沉木最集中的出产地之一。经中国地质大学检验中心炭14测定,其阴沉木年龄为土50年
阴沉木是否适合做工艺品和家具,要取决它的沉积年代跨度,大部分阴沉木时间跨度长,年代久远,出土时树心及表皮已腐朽,只剩下树头及树干中层,而严重碳化的木材无法当做一般材料使用,需刨去其外层取其夹层木质使用。以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阴沉木为例,其鉴定年代约为年,经“返阳”后(即木材打捞或挖掘出土之后,在地面上干燥至气干密度15%以内,可以理解成干透),其表面皲裂非常明显,筋骨尽断,木质纤维完全粉碎呈绺状,而表面硬度低,一触即碎。故此类木料出材率有限,少有惊世之作。阴沉木没有糟朽的部分是十分坚硬的,它有金石一般的坚硬质地,劲风烈骨,骨气十足。虽然外皮已经皲裂皱鼓,甚至一触即碎,但精气尚存,正所谓:“唯精气之尚存,遗清影于万古。”又有如水般清晰透彻的纹理(水波纹,水帘纹,波涛纹,葡萄纹,蚕丝纹,山水纹等)如梦、如幻、如影,无所不象,无所不映。赋予人们美好的期许和憧憬,它好像吸收了千年被润化多年的湖水和涛声,静静的藏在这一块块貌似朽木的躯壳中。而这就需要一种缘分,让我们去发现美,去欣赏这般幻化的情怀。
阴沉木,它们有着华夏先民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虽深埋底下,随着岁月无情的苍白,也不愿失去“木”的本色。
阴沉木,它们有着华夏先民那种“取之精华,去其糟粕”的智慧,深埋底下随着岁月不断沉淀,洗尽了外在的浮华,留下了不卑不亢的内在。
阴沉木,它们更有着华夏先民的那种“不骄不躁,虚怀若谷”的美德,内敛而不失风度。
阴沉木,它有着如君子“怀瑾握瑜”高尚品德,也有着如书生,文人“戛玉敲冰”的正气凛然,更有着如佳人“袅娜娉婷”的姿态万千。
如今,随着各个城市的开发建设,阴沉木逐渐被人们发现挖掘出来,人们发现,阴沉木有着诸多华夏民族的精神与智慧,堪称华夏民族人类史上的另一精神宝藏。也随着人类不断发掘,存量少,不可再生,阴沉木更可称“国之瑰宝”
也一样,因为存量少,不可再生,阴沉木制作的古典家具,工艺品,备受收藏界的爱好者青睐。也有着“家有阴沉木一方,胜过黄金一箱”的民间谚语。而阴沉木制作的家具,工艺品,也将是收藏界继“海南花梨,紫檀”之后的另一新宠。
(图为本公司阴沉木卷书宝座三件套)
欢迎莅临参观指导!
鉴楠村·楠博王金丝楠木典藏馆
馆长:陈穗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