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人半个世纪的痛,
印控藏南地区,
9万多平方公里,比宁夏还大,比两个台湾还大;
西藏最肥沃的地区,美爆!
摄影/华阳洞主
看了此文,你会深深地体会仓央嘉措的这句诗:
“压根儿没见最好,也省得情思萦绕。
原来不熟也好,就不会这般神魂颠倒!”
藏南:西藏最肥沃的地区美丽的边疆,中国人心中的痛
在中国印制的地图上,西藏南部有一片地区只标志寥寥无几的城镇地名。不了解情况的中国人如果想去那一带走走,离很远就会被边防军挡住,印度军队就在对面。他们会发现那片地区事实上只在中国地图上属于中国,那就是藏南地区。
如果换一张印度地图,那片地区是印度的“阿鲁纳恰尔邦”,定居在那里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总和还多两倍。目前中印两国的实际领土控制线是中国一直不承认的“麦克马洪线”。画在中国地图上、实际却在印度控制下的土地有九万多平方公里。
而现在我们国内一般旅游说的藏南,是中控藏南地区。藏南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侧、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山南地区、林芝地区,包括错那、隆子、墨脱、察隅四县的大部分及郎县、米林两县少许国土。
从林芝地区的八一镇坐车到察隅县或墨脱县等地均可遥望被印军占领的这片中国领土,本是中国的领土,但是你去的话,会被印度军拦下。所以,很少人人能到达被印度控制的藏南地区,但是我们可以从我们国家控制的藏南部分地区,来一睹藏南的美丽风采。
到底有多美?爆美!美爆!!
藏南地区是西藏最美丽和富饶的地方。那里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海拔下降到一二千米甚至几百米,有来自印度洋暖湿气流的滋润,属亚热带生态环境。那里土地肥沃,植被丰富多样,菠萝,香蕉,芒果都可以在这里生长。
摄影/仙娘溪老村
这里自然景观奇异多彩,山川秀美,景色怡人。矿产资源丰富多样。著名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就在这里。这里江水湍急,落差达米,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如果在这里修坝,可建成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这里是西藏气候最好的一片土地,她位于东经92度-97度之间,面积约9万多平方公里的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摄影/华阳洞主
在夏季,从印度洋上吹送来的暖湿气流带着大量水分,在这里与喜马拉雅山亲密的接触,形成“迎风坡”降雨,使得这里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在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之一,许多种珍贵的亚热带植物生长在这里。
摄影/华阳洞主
这里有绝对的原始森林,落地的树叶厚的地方达2到3米,这里有原始的大树杜鹃,几个人也搂不住的银杏和雪杉,孟加拉虎时而遁入蓊郁的针叶林里,金丝猴狡黠的眼睛看着那来自异邦的人们。
摄影/华阳洞主
这里就是热带,温带,亚热带,和寒带的集体缩影,有高山雪域的瑰丽景色,还有柔媚,细雨丝丝入扣的江南风光。
摄影/往事如昨
藏南小村庄一瞥,梦中的远方
这里是西藏的小江南,与西藏的高寒形成鲜明的对比,俨然一个宁静美丽的世外桃源。走在那里,就是走在梦中的诗意风景中。
藏族民居丰富多彩,藏南的碉房、雅鲁藏布流域的木构建筑各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石木结构,风格古朴粗犷。
摄影/渤海aa龙王
印控藏南,到不了的远方
在中印边界存在争议的12.5万平方公里土地中,藏南占9万多平方公里。也就是说,现在中印边界东段的实际控制线并不是《中国地图》上标着的国界线,而是我们的地图上没有的、屈辱的“麦克马洪线”!
这条非法的“麦线”在年由英印殖民政府炮制而来,此线深入西藏境内多公里,很快侵占到战前的“麦克马洪线”以南,并在此正式建立了“阿鲁纳恰尔邦”,把原本在西藏境内土地最富饶的几万平方公里土地划进了印度境内。
在藏南地区依旧生活着门巴、珞巴、藏和僜人等中华子民,却没有中国国籍,有的是大量的印度移民;
米林县边民们上山采药或者采虫草,在离雪山大约30公里处就只能止步了。因为,必须去政府开出特别通行证才能靠近“麦克马洪线”。
错那县是当年中印战争中,战事打得最惨烈的一个地方。如今,在一些村庄附近,还能看到当年用于防御的暗堡和工事。
南伊村的南边不远就是“麦线”,家家都挂着五星红旗。村里有自己的民兵巡逻队,其重要的职责就是盘查陌生人,防止间谍渗入。南伊村的许多老人一说起自己的身世,就马上会指着雪山那头说,“从那边来的……”,“那边”指的就是印度。
珞巴族的根在珞瑜地区(印占区)。但现在,这条根已经断了很多年了。脱离本土,许多珞巴族传统消失殆尽。接近“麦线”的很多边境村落,交通闭塞,物资只能送到大路口,然后用牲口驮上山,到县城的60多里路上到处有悬崖。
达旺是藏南的最重要的军事重镇达旺,是年中印战争交火最为激烈的地方之一,至今仍然可以在达旺的山坡上看到许多62年战争时战斗碉堡掩体的遗迹,也是中印领土争议十多次的谈判中最为核心的关键词。
网友
心在遥远曾进入此地区,精彩见闻与大家分享。山峰顶端的一条弯弯的线条,就是去达旺的唯一一条盘山公路。
达旺位于高海拔的山区,所以清晨大街上雾都朦朦。
达旺镇的女警察。
从西藏进入中国藏南的路线1、错那-达旺-西山口(色拉)-德让宗-邦迪拉通道
这条道路是出入山南的最主要通道,所经过的沿途称为门隅地区,是西藏管辖权历史资料最全面的地区,西山口是关键,上世纪四十年代英军就是沿此路从南向北侵入山南,年占领了西山口,切断了西藏对达旺以南地区的管辖,年2月印军占领达旺,并控制了达旺以北的棒拉(山口)等地,这意味着在解放军进军西藏前,印军已经封闭了西藏进入山南的最主要道路。年这里是反击印军的主战场,中国军队前进的最南地点是查库。
达旺以南有公路连接印度,年中国曾紧急构建了一条连接错那和达旺的“急造军路”,当时可以通行汽车。经过多年,估计已经不能用了。
2、西巴霞曲通道(隆子-陇-哥里西娘-里米金-尼乌木)
这条路附近的马及墩是中印首次冲突的地点。年中国在该方向投入了一个营的兵力,沿河谷前进到里米金(印军当时已撤退)。注:西巴霞曲,印度叫做苏班西里河或译作苏班西日河(SubansiriRiver),传统上是我错那县和墨脱县的分界河。
摄影/tuna5dii
3、
a.雅鲁藏布江通道(墨脱-都登-里嘎)
这一条交通最困难,墨脱的公路到今天还没常年畅通,墨脱至今还是中国最封闭的县。年中国的小部队只沿江前进到都登。
b.米林县通过两个方向到梅楚卡
塔马顿--拉曼--梅楚卡;南伊--马尼岗--梅楚卡。然后走达东--阿朗(Along)。
摄影/往事如昨
4、察隅曲通道(察隅-瓦弄-金古底-前门里)
年中国在此方向投入师,主力沿察隅曲前进,穿插兵力从沙马穿越打秋山口取直线,两方在汉洋底汇合。此方向是年战争中,中国唯一到达传统习惯边界线的地区。
年著名的瓦弄之战就发生在这条通道上。
摄影/华阳洞主
备注:以上线路由
wangernest翻译及整理。印控藏南地区到底是多大,也许比你的家乡大!关于面积:
关于印控藏南的面积有三种说法,一种是6.5万印控,一种是7.5万印控,另外一种就是官方的9万;大致是这样的计算:如果以麦线为参照,藏南地区印军基本全控制,在麦线附近,中印互有交错,这部分面积约6万多平方公里。如果以藏南四县全境算,中方控制约30%左右,印方占70%左右,这部分面积达9万多平方公里。7万多平方公里则又是另外一种复杂的算法。
但不管是几万平方公里,这原本都是从中国母亲身上割下的一块肉,都很痛。给各位一个参照:
江苏(10.26万)、浙江(10.2万)、宁夏(6.64万)、台湾(3.6万)、海南(3.4万)、北京(1.68万)、天津(1.13万)、上海(0.63万)、香港(0.万)、澳门(0.万)
(备注:以上数字后面的度量单位都是平方公里)
温馨提示:
1、图文整理网络,走吧网只是陈述一种事实,介绍藏南的大美风景,不喜勿喷。
2、印控藏南地区,目前还是属于中印敏感区,很少人能到那里,若是你想了解藏南美景,正如文中所述,你可以从林芝地区的八一镇坐车到察隅县或墨脱县等地,均可遥望被印军占领的这片中国领土;想去印控藏南,请自行前往有关单位询问办理相关手续;
若是你去不了印控藏南,在中控的林芝、墨脱、察隅、米林等地,也可看到非常美丽的景色。
您看此文用·秒,点赞只需1秒呦~愿平安喜乐天天围绕你!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