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笼中的小鸟

刘云涛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0/
静笃君按: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柳永《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洛可可艺术风格兴起于十八世纪的法国,派生自晚期巴洛克。西方艺术史上的“洛可可”时期大体对应着雍正及乾隆统治中前期。也正是在洛可可时期,“中国风”(Chinoiserie)充斥在欧洲的宫廷壁画、壁毯、家具和装饰等实用艺术品中。洛可可设计师们竭尽想象力,用绘有欧洲人崇拜且向往的理想异域——中国的艺术设计来装点王室贵族的宫殿。直到十九世纪,这种室内装饰风格仍旧是贵族乃至中产阶级偏爱的家装选择。

▲水彩画《柏林皇宫的中国房间》()

爱德华·盖特纳作

现藏于库珀·休伊特,史密森尼设计博物馆

▲《牛津郡米德尔顿公园的客厅》()

威廉·艾尔弗雷德·德拉莫特作

现藏于库珀·休伊特,史密森尼设计博物馆

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最负盛名的唯美主义“月光画家”约翰·阿特金森·格里姆肖(JohnAtkinsonGrimshaw,-)的作品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当时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居室内装潢。他们和十八世纪的欧洲贵族一样,都偏爱用青花瓷、漆器、屏风等中国艺术品装饰自己的房间。

▲油画《摇篮曲》()

约翰·阿特金森·格里姆肖作

私人收藏

▲油画《多萝西太太》()

约翰·阿特金森·格里姆肖作

私人收藏

唯美主义画家格里姆肖还渴望成为艺术品鉴赏家,为此他特意加入了利兹哲学和文学学会,以期能与专家们一起分享和讨论艺术专业知识。在绘于年的名作《夏天》中,格里姆肖描绘了诺斯托普旧堂的起居室内景。画家在年租下了这座位于利兹郊外的十七世纪庄园,作为自己的隐居之处。

▲油画《夏天》()

约翰·阿特金森·格里姆肖作

私人收藏

和十八世纪法国洛可可中国风画家弗朗索瓦·布歇(Fran?oisBoucher,-)一样,格里姆肖也是一位中国艺术品收藏家。他之所以租下利兹郊外的豪宅诺斯托普旧堂,除了想要隐居创作之外,也是想为他那些“来之不易的财产”——他所收藏的中国瓷器、丝绸、扇子以及十七世纪的百宝嵌乌木家具提供一个完美的藏身之处。

▲油画《泰晤士河上的月影》()

约翰·阿特金森·格里姆肖作

现藏于利兹美术馆

▲油画《夜之灵》()

约翰·阿特金森·格里姆肖作

私人收藏

▲油画《夏洛特夫人》()

约翰·阿特金森·格里姆肖作

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

和这些来自中国的美物一起被雪藏在诺斯托普旧堂的还有画家的爱人,这位美人也变成了“豪宅里的点缀品”之一。在《夏天》一画中,身着精美服饰的她正掀起薄纱帘望向窗外,如同一只“金丝笼中的小鸟”,她期盼着客人的到来,抑或是主人的归来。这位佳人在画中此刻的心情,也许正如柳永词中所唱的——“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油画《诺斯托普旧堂晨间》()

约翰·阿特金森·格里姆肖作

私人收藏

难怪西方艺术史家如此评价这位画中佳人:她只是一件“物”,是一件“非常理想的收藏品”,如同一颗“椟中宝珠”;那些以精湛镶嵌工艺制作的古董橡木家具,以及来自东方的瓷器和扇子等艺术品围绕着她;连她身上的精美服饰也只是时尚秀——她身着的洋红色竖纹礼裙流行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穿上这种时髦裙子的美人就像一只瓷面娃娃,与房间中的其它收藏品摆放在一起展示。

▲油画《梳妆》()

布歇作

现藏于马德里蒂森-博内米萨国家博物馆

和十八世纪布歇《梳妆》一画中那位同样被中国艺术品包围的法兰西佳人相比,格里姆肖笔下这位十九世纪的英格兰美人恍惚间似乎更加物化了一些罢。下期预告:切恩道16号特展开幕,一起来看。点击阅读原文,惠购全家福套票及88元成人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bgamepower.net/wmjb/174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