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南部的樊建川尘封的南部故人旧事二

刘松乔

南部县民间收藏发烧友陈旭与名扬中外的大收藏家樊建川相比,差别悬殊,似有攀龙附凤之嫌,但从精神层面、文化传承、事业追求等方面相较,确可相提并论。抛开二人的收藏成果、经济实力、社会名气等不论,在以下三个方面,陈旭类似,堪称南部的樊建川。

如痴如魔收藏

樊建川39岁时,从冉冉上升的仕途上毅然辞官经商,只为实現收藏梦,人称“樊傻儿”。

陈旭的收藏状态与樊有得一比,也是不计代价,不顾后果,近乎疯狂,被人讽斥:“是他妈个疯子”!

爱好收藏,是陈旭与生俱来的癖好。小时候收集水果糖纸、纸烟盒、钱币等小物件就兴趣盎然,参军入伍后又收藏大量邮票、粮票、钱币、肩章等。

年,服役15年、立下三等功、带着伤残的陈旭转业回乡,进入南部县交通局下属单位道路桥梁收费处。他把收藏的目光瞄准了嘉陵江边的鹅卵石滩,一块块形状奇异的石头被他从乱石丛中扒掘出来,运回家中。近处搜完了,便骑着摩托沿江寻觅,一段又一段,一年又一年,不断前行。上至源头凤县宁强,下至江尾合川重庆,多里的嘉陵江岸留下了他重重叠叠的脚印。顶严寒酷暑,跋山涉水;遇风霜雨雪,权当锻炼。渴了掬口江水,饿了啃口馒头,困了席地而卧。20年间,骑坏7辆摩托。至于穿烂多少双鞋,戴烂多少顶帽,背烂多少口袋,均无法计算;被多少路人诘问:“你这是干啥?”被多少乡亲白眼:“这是个疯子!”被多少熟人规劝:“莫要玩物丧志!”,均习以为常。

陈旭乐此不疲地捡石头,收获是巨大的。

年他牵头成立了“南部县陵江奇石协会”,50多名爱好者团结在他周围,不间断地开展各类文化活动。例如,多次利用5.19旅游日和农民艺术节,到红岩子广场、柳林广场、新世纪广场、益民广场、升钟湖,、八尔湖、黄金小学、定水小学等地分别举办奇石展。还多次走出去请进来,与阆中、苍溪、仪陇、蓬安、南充的石友交流互赏,逐渐玩出了档次;多次带石友去成都、泸州、广元、三台给奇石配底座,懂得了其中的“名堂”;年,邀请南充石油管理学院的地质专家宋一民老师到协会讲嘉陵江奇石知识,明白了赏石的世界是诗画乐章,是君子美德,是奇丽风景,是悠远意境,是自然风情,提升了爱石人的文化素养。

年,带领协会石友参加南充市园艺花卉奇石展,有两件藏品分获二,三等奖;

年,南部嘉陵江奇石被授予“南充市特色旅游商品”;同年参加升钟湖第六届钓鱼节奇石展,展出作品件,受到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评;

年,南部嘉陵江奇石获得“南部县旅游商品”奖;

年,协会的嘉陵江奇石被列入南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陈旭被授予“非遗”传承人。

近年来,《南充日报》、《南充晚报》、南充电视台、南部电视台多次报道陈旭的事迹,嘉陵江奇石的影响日益扩大,嘉陵江奇石文化被愈来愈多的人认可。

陈旭不仅仅局限于捡奇石,也收藏了大量的民俗文化老物件。

目前,陈旭的藏品中,与嘉陵江有直接关系的物件,除奇石多吨(配了座子的艺术品0多枚)外,还有乌木作品0多件,船锚20多个,船钉多个,濠竿、船桨、船舵、笆篓、淘金工具等若干件。

还藏有无计其数的民俗文化方面的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如分为陶石竹木铝铁铅玻璃等多个系列的蒸锅、碓窝、油灯,各类竹器木器铁器陶器编织品(诸如簑衣、犁耙、瓦桶、风箱、烟袋、拙瓢、马鞍笼头、锄镰刀斧、草鞋机、织布机、熬盐器具等等),23个省的粮票布票,各种购物卷,雪花啤酒商标(年至今),第三、四、五套小面额人民币,各景点门票(上万枚),蚕种票,老药书,小人书,线装古书,陶瓷器皿(多个),酒瓶(个),红色系列(像章、语录本、证件、报纸,武器等件)……

陈旭沉醉于苦不堪言的捡石头和扩大收藏品种难以自拔,代价也是沉重的。

经济实力是收藏的基本要素,但就陈旭而言,工薪族一个,捉襟见肘,玩得犯难。

捡石头不要钱,但要占用大量时间,付出精力和体力,必然牺牲休息和怠慢家人;收藏老物件,得花钱付费,必然影响家庭的正常开销。妻子受不了这份冷落和穷困,多次抗争无效,留下3岁的女儿走了。

痴心难改,陈旭继续一条路走到黑。如今,大女儿上大学,小儿子读小学,还是家徒四壁,羞于待客,第二任妻子不得不约法三章,收回财权。

陈旭的收藏路走得实在是太漫长,太辛苦,太窘迫。

心心念念建馆

收藏民族记忆不仅仅是国家的事情,民间藏家也该担起责任。马未都、樊建川等人走在了时代前列。

樊建川从身价20亿到负债一个亿,成为“大馆奴”,只为实现他“建个馆”的梦想。而连搬运奇石去广场展览请车、接待外地藏友等开支都囊中羞涩的陈旭却不甘心他的藏品“躲在深闺人未识”,也梦想建个私人博物馆。

收藏的乐趣往往会上升为与人共同分享,渴望分享会演化为社会责任,希望自己的藏品进馆,让更多的人观赏。陈旭拥有了这么丰富的藏品,自然也会做建馆梦的。

年,在哥哥和弟弟的支持下,他们筹资多万,在大王镇自己的宅基地上修建起了面积达平方米的三层馆舍,命名为旭川博物馆,不言而喻,意在学习建川博物馆。

修建过程中遇到下烂雨和疫情,材料进不了场,工期长达一年多。主体竣工后资金告罄,再也无力内部装修,布展搁浅。

旭川博物馆孑孓寂立形影相吊,陈旭的馆梦难圆,唯有含泪仰头长叹。

文化自觉怀情

樊建川酷爱收藏,最初也是出于爱好。因为收藏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乐事,对看中的藏品往往爱不释手,不惜代价予以收购,把它作为一种文化消费,追求的是一种精神享受。但最终把“玩”收藏升华为“为民族留下记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爱好就已经上升到家国情怀的层次上了。樊建川立下遗嘱,将把价值80亿的博物馆全部捐献,体现出来的正是这一崇高的精神境界。

陈旭所走的路与樊建川殊途同归。

伴随陈旭20年收藏经历的,除了艰辛更多的是成长。在捡石头的过程中,他边捡边学,懂得了嘉陵江石的成因、分布、品种、风格、分类等专业知识,鉴赏奇石的水平不断提高。独特的秦巴地理地质环境孕育出的嘉陵江奇石,既有黄河石的雄浑粗犷、朦胧含蓄,又有长江石的清新隽永、细腻精巧。兼具的双重风格使嘉陵江图案石具有浓郁的人文气。品石读石之余,面对浩浩江水黛黛青山,遥想先民生生不息的生活创造和代代传承的文化活动,陈旭进而对嘉陵江流域独特的航船文化、水域文化、农耕文化、盐业文化等也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将收藏拓展开去,涉猎更多领域。他渐渐懂得,藏品中的文物见证了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是川北固有的文化符号,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让这些嘉陵江文化的微缩景观进入博物馆后,将折射出南部这个既古老又现代城市的精神厚度,显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陈旭的经济状况一直窘困,他很需要钱,很想让一家人过上宽裕的日子。可是,文化自觉超越了金钱的诱惑,无论别人开出多高的价格他都舍不得卖出他的“宝贝”,无论家里多么需钱救急,甚至建馆停摆需钱,他都没有动过“卖”的念头。相反,为了推进文化事业,他有多次义举,显现了一个军人的道义担当。

年,中央电视台制作《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专题节目,宣传本县革命烈士《隐蔽战线的英雄李鸣珂》向南充市征集文物,是陈旭提供了烈士使用过的灯盏和砚台。

年,陈旭向峨眉电影制片厂《日夜江河》剧组提供了解放前的农村生活用品52件,解决了剧本所需道具的80%。

年3月,南部县人民政府发文为升钟水库博物馆征集资料和实物,陈旭收藏了修建水库时的一批物件,其中,罕见的三大本共期《升钟水利》报弥足珍贵(从年8月5日创刋至年1月25日终刋全部收齐)。当工作人员向他说明来意后,他爽快答应予以支持。

藏品是陈旭的至爱,但他越来越清楚,这些东西的根在南部县本土,只有让它为南部人民服务,才能闪现出绚丽的光彩。因此,几处外地藏家开出价格欲整体收购,他都坚决拒绝了。他说:“我只是嘉陵江边的一个搬运工一个保管员一个守望者,再没钱都不愿出卖故乡土地上的这些记忆。”

笔者结语

就大范围来说,寂寂无声的陈旭怎能与赫赫有名的樊建川PK,但就南部县这个小地方来说,他的奇石和其他藏品应该是南部的一张名片。他的文化热情、爱乡情怀非常难能可贵,应该得到鼓励和保护。有关部门是否可以考虑在资金上助他一臂之力,玉成博物馆,让陈旭的梦想成真,让南部这张名片亮丽起来;使用或征集他的藏品,是否可以考虑付费,不要白拿白要,因为他负债累累,太需要钱了。

即将落成的旭川博物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bgamepower.net/wmjb/182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