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堆满了各种木材和木雕作品。有展翅的雄鹰、盘旋的飞龙,还有端庄的观音……人物、动物、花卉等造型各异、惟妙惟肖。
52岁的冯泳原是四川电建三公司的一名驾驶员,年辞职后,在建筑工地当安全员,每月有元左右的收入。但年,他迷上雕刻后,辞掉了这份工作,在家附近租下一间屋,专门从事雕刻。
年,内江正兴起沱江玉收藏,小时候爱“耍泥巴”的冯泳也成了沱江边的捡石一族,并买来刀具自学雕刻。初试雕刀,他就用一块拳头大小的沱江青玉,用10多个小时雕刻了一头“卧牛”。几个月后,这件处女作在大洲广场的一次玉石展上,受到参观者的好评。
年,冯泳在沱江捡石时发现,一些挖沙船从水中捞起了不少木头,出于好奇,冯泳捡回了一块。叫来朋友一看,竟是一块金丝楠乌木,“没想到,沱江还有这宝贝!”从此,冯泳又迷上了捡木头,只要有空,他就沿着沱江淘宝,“久了,连采沙的工人也知道我是来捡烂木头的了。”冯泳笑道。
这两年,冯泳从沱江捡回了不少金丝楠、麻柳、红椿等乌木,在冯泳的眼中,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雕刻好材。
因有雕玉基础,冯泳又有了雕木的想法,“当时,木雕刀也没有,还是妻子帮我在网上买的。”买回几把雕刀,冯泳就沉迷其中,没有参考资料,他就找来图片勾画,“雕刻起来连吃饭都要人喊。”妻子尤成秀说,10天过去了,一个40多厘米高,线条流畅,形象生动的“如来”楠木雕终于完成。不久,就被一个爱好收藏的朋友以元的价格买去了,冯泳对木雕更充满了兴趣。
自从迷上雕刻后,冯泳一天到晚沉迷其中,雕刻成了他唯一的爱好。“他一天不摸刀,心就痒。”尤成秀说,“前不久,去无锡看儿子,坐在家里手都在比划。有时候,连梦话都是雕刻。”
在冯泳看来,人生真正的乐趣是做自己喜欢的事。
赞是一种鼓励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下面点赞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