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黎云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林业局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楠木保护与发展促进会顾问、原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副司长、原国家林业局科技中心主任、原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现为北京林业大学),后留校任教。年后在国家林业局工作,先后担任人事司副处长;科技司副处长、处长、副司长;造林绿化司副司长等职务。年担任中国林产工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黎先生对营造林,珍贵用材培育,森林经营,林产工业企业管理,生态经济、生态产业等领域颇有研究。他对中国古典家具的型制、结构(榫卯结构)、文化表达等方面有独到见解。
关于我国珍贵用材树种资源培育的若干问题的思考(节选二)
4国家对珍贵用材树种资源培育的扶植
4.1资金上的扶植
珍贵用材树种的生长周期长,经济回报的风险大。如培育红木类的树种,则投资回收期更长。云南西双版纳一株黑黄檀,其心材为红木中的黑酸枝木),树龄年,胸径仅80cm。按《红木》国家标准的规定,红木只指红木树种的心材,边材不能算作红木。按红木家具的制作工艺,无论幅面多大,只许用整板,如用了拼板则只能降档处理。所以,即使伐倒这棵年的黑黄檀木,也不一定就能够制作高档的红木家具。因此,就一般情况而言,企业不愿意介入珍贵用材树种资源培育。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把珍贵用材树种资源培育工作完全推向市场。鉴于珍贵用材树种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且珍贵用材树种在漫长的生成过程中,向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国家应对珍贵用材树种资源培育给予资金上的扶植。
4.2政策上的扶植
由于珍贵用材树种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培育工作涉及到国家的长远利益,因此,国家应该在政策上给以必要的扶植。珍贵用材树种培育的周期长,需要长期占用土地,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所以,在土地的利用上应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此外,对于珍贵用材树种间伐材的采伐、利用,对于林下种植、养殖业的发展,也需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此外,要提供各种优惠条件,鼓励和吸引社会各界参与珍贵用材树种资源的培育工作。
4.3加大保护的力度
珍贵用材树种生长周期长,但价值很高。因此如何保护好种植者的利益,需要特别认真地对待。海南省特有树种降香黄檀(其心材为红木中的香枝木),其心材除具红木特性外,还有一种特有的香气,30cm直径的树可以卖到几万元。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一些不法之徒不惜铤而走险,甚至有人敢到寺庙拆梁盗卖。中国林科院设在海南的热带林业实验站内,有一棵30cm直径的降香黄檀,前几年曾遭人偷砍,当树被锯到三分之一时,被站派出所发现,后为防止再遭偷砍,就在树的基干上钉满了大铁钉,但这棵树还是在一个台风之夜被人偷砍了。海南一个林业局60年代曾种了几百亩降香黄檀,前些年全部被偷砍。现在,为了安全起见,一些降香黄檀的种植者,在刚栽植树苗的地里就已经安上铁网了。因此,需要利用法律手段,加大保护珍贵用材树种资源权益的力度。
4.4制定和发布相关的标准和技术规范
珍贵用材树种资源的培育不同于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培育,也不同于果用林、工业原料林及观赏树木的培育。珍贵用材树种资源培育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取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工业用材。因此,需要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相关的标准和技术规范,以便在实际操作中有所遵循。对珍贵用材树种资源培育的整个环节,如采种、育苗、整地、栽培、管护、修枝、间伐等,要通过标准和规范的形式将具体的技术要求规定下来。此外,在经济林、能源林及城乡绿化建设中涉及到珍贵用材的培育,但这些林木的培育基本上没有考虑最终的用材。需要通过标准和规范,把这些林木的最终的用材作为重要培育目标,并在具体的操作上得到体现。标准化是珍贵用材树种资源的培育工作的技术基础。
4.5国外及我国台湾的作法和经验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珍贵用材树种资源的培育。现在很多林业发达国家把保护和发展阔叶树资源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地力衰退和提高林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实行许多优惠政策鼓励阔叶树的人工造林。英国国家林业委员会年就规定,新造林以阔叶树种为主。英国对橡树等阔叶树种的造林补助金高于针叶树的1.5倍。苏格兰是英国重点造林地区,他们的专家认为,林业应从重视数量转向重视质量,以谋求更大的利益,而转向以培育优质硬阔叶林为重点则是苏格兰林业最好的出路。德国确立了增加阔叶林的比重的目标。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在水稻田边种植硬阔叶树,以发展木雕业,既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弘扬了灿烂的地方文化。泰国在道路两旁、房前屋后种植雨豆树以替代柚木成为重要的雕刻原料。在菲律宾等国,大量种植雨豆树作为制造家具的原料。缅甸通过经营柚木获得了很好的效益。法、日、荷等国都在系统研究一些欠知名的树种,以合理利用热带硬阔叶材。我国台湾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注重针叶用材的培育转向以珍稀及有潜力树种繁育技术的研究,重点开展樟树、乌心石、台湾榉、黑毛柿、黄连木五大珍贵阔叶树的良种选育和繁育研究。
5我国珍贵用材树种资源培育的基础条件
5.1自然条件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拥有从寒温带至热带、从平原至高山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形、地貌。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森林类型都可以在我国找到。我国仅林木树种就有多种,约占全世界的45%,其中乔木树种达种,是树种及遗传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从珍贵用材树种的品种资源来看,我国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此外,许多原产地不在我国的珍贵用材树种的品种,我们也很容易引种成功,事实上已经有了很多成功引进的事例。
5.2历史条件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珍贵用材树种栽培的国家之一,并在这方面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有“榆”、“柳”二字。《诗经》即已提及栎树和檀树。张骞出使西域便引进了胡桃。西晋崔豹《古今注》记载了紫柟(紫檀)的性状。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枣、栗、柘、榆、槐、柳、楸等树种的栽培理论和技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了樟木和栎木的用途。俞贞木《种树书》对于槐、枣、银杏、柿、桂花、等树木的栽培进行了论述。王象晋《群芳谱》对柳、油茶等树木的栽培进行了论述,此外还记载了椿(今香椿)、檀(今黄檀)、柟(今楠)等木材的材性和用途。王佐《格古要论》记载了紫檀木及榈、乌木的产出,性能和鉴别。清汪灏、张遗少《佩文斋广群芳谱》记载了榈木、楸木、檀木、枫香、降香的木材材性和用途。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就有在路旁、池边、宅院、庙宇、墓地植树的习惯,这些树种多采用乡土珍贵用材树种。对于这些树种的繁殖、栽培、管护和利用,各地群众都有很好的经验。云南的傣族一直就有种植铁刀木(其心材为红木中的鸡翅木)的历史。只要孩子一生下来,父亲就为其种一片铁刀木林,待孩子长大成家以后,就只取这片林中的木材作为薪炭材,不能到山上砍伐其他的树木。这也是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森林得以很好地保护的重要原因。
5.3科研条件
我国科技人员很早就开始从事珍贵用材树种的研究工作。从50年代开始。我国科技人员就先后对南岭黄檀、思茅黄檀及铁刀木等珍贵用材树种的繁殖和栽培技术进行的研究,并进行了规模化种植。中国林科院、云南林科院等单位也先后引进了檀香紫檀、印度紫檀、大果紫檀、印度黄檀及菲律宾紫檀等珍贵用材树种。
近年来一些高等林业院校及地方的林业科研院所也对其他的珍贵用材树种进行了引进和深入的研究。如北京林业大学的山毛榉、刺槐、枣树,东北林业大学的椴树,浙江林学院的香椿、檫树,辽宁林科院的花楸,山东林科院的刺槐,河南林科所的白榆、楸树、黄连木,浙江林科所的石楠,湖南林科院的铁木、鹅耳枥,广东林科院的含笑、龙脑香科树种,福建林科院的青钩栲、楠木、香楠,云南林科院的铁力木、红豆杉等等。
除了对品种的研究外,我国科技人员还对珍贵用材树种的栽培技术、混交模式进行了研究。如东北林业大学的“水曲柳、黄波罗、胡桃楸、紫椴人工营造技术”,获年度林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福建林科院提出针阔混交或阔阔混交是阔叶人工造林的主要经营模式,南京林业大学进行了“珍贵树种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此外,各地还相继建立了包括珍贵用材树种在内的种质资源保存圃。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大规模营造珍贵用材树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5.4实践经验
建国以来,通过国土绿化和经济种植,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珍贵用材树种栽培的实践经验。近年来,一些地方广泛种植了楠木、香樟、铁力木、印度紫檀等珍贵用材树种。取得了大面积栽培的经验。由于市场前景十分看好,海南的一些地方开始规模化种植降香黄檀,也取得了很好的经验。此外,很多地方为养蚕、养紫胶虫、紫胶虫、白蜡虫、五倍子蚜虫而种了多种珍贵用材树种,进行了大规模种植,也积累了很丰富的栽培、管护经验。
6珍贵用材树种资源培育的方式
6.1集约经营
在土壤和水热条件比较好地区实行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经营方式进行珍贵用材树种资源的培育。此种方式需集中连片的土地,要形成一定的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也便于集中管理。效益的产出不仅最终取决于木材的采伐,还要在整个成材过程中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或其他形式不断地产生效益。只有采用集约经营的方式,才可以使珍贵用材树种漫长的生长期内获取最佳的效益。集约经营的关键是管理,没有强有力的管理机制,一切都无从谈起。
6.2定向改培
选择适宜的天然次生林,通过有目的地伐除非目的树种,栽植目的树种或人工林中林冠下造林的方式进行珍贵用材树种资源的培育。此种方式适宜耐荫、喜荫的珍贵用材树种。此种方式不强求整齐划一,宜于实行多林种、多树种混交。在管理上可以采用近自然经营的方式。
6.3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结合
6.3.1适当加大初植密度
由于珍贵用材树种资源的培育的投资回报期太长,所以应妥善处理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的问题。对于特别珍贵的树种,如红木等树种可以考虑初植密度搞大一些,以后每隔若干年就间伐一次。间伐的小材小料用于加工制作小型的木制品,这样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次收益。由于红木工艺品的市场潜力非常大,可以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此外,也可以考虑将较密的林木按照事先作好的经营方案移植出一部分作为苗木销售,开始时卖小苗,树长大一些再卖大苗,最后培育出符合条件的用材。
6.3.2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业
林下种植、养殖业近年来发展很快。一般说来,前三年在林下种植小麦、大豆、花生、棉花、苗木等都不会使林木的生长受到任何影响。山东省推广了林下种植蔬菜和瓜类模式。一农户经营林菜间作亩,冬春季在林下套种圆葱,亩栽2棵,亩产~0斤;夏秋季在林下套种冬瓜和南瓜,亩产0斤,两项合计每亩收入元以上。在珍贵用材林下套种药材的收益也十分可观。海南一些种植户在降香黄檀林下种植可以提取抗癌药物的常春花,每年每亩可获纯利元。常春花是草本植物,花色紫红,有很好的观赏效果。河北推广的林下养鸡,一年一亩林地可出栏0只鸡,且有“森林鸡”的品牌,市场售价可达每公斤20元以上。此外林下种植饲草,发展养牛、羊产业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广东陆河县有一万公顷红锥林,种子成熟时自然落地,上山采种,几个小时即可获10多元利,成为当地一大副业。
6.3.3发展珍贵中小径材加工业
珍贵中小径材的加工利用问题是解决珍贵用材树种资源培育以短养长的重要问题。发展木雕业是实现珍贵中小径材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文化鉴赏水平的提高,木雕工艺品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木雕工艺品往往把木材的天然纹理、色泽、光泽、甚至木材的缺陷,如结疤、木瘤等与雕刻对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木材纹理的扭曲,顺乎根、干、枝的某些特殊形态,雕塑出各种人物、猛兽、凶禽,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这是金属、陶瓷、塑料等工艺品所不能做到的,因此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木雕工艺品需要结合雕刻木材材料的性质、形状进行设计和制作,而木材原料的状况又各不相同。因此,好的木雕工艺品大都是手工单件生产的,其价值不仅体现在雕刻艺术水平上,而且与材质有着极大的关系,所以更具有欣赏和收藏价值。木雕工艺品可使人们的视觉和触觉有种亲切感和舒适感,这也是其他工艺品所不能达到的。目前,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工艺品、纪念品的生产和销售开始受到各界的重视。由于旅游与森林和树木密切相关,以珍贵用材制作的旅游工艺品、纪念品会特别受到青睐,这也为珍贵中小径材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应当提早介入这一领域。
此外,珍贵中小径材还可以制作笔杆、笔筒、砚盒、仪器盒、木筷、木碗、牙签盒、茶具、手杖、托架、托盘、画框、玩具、首饰盒、骨灰盒等(近年来,一些企业以红木制作骨灰盒销往海外,获利甚丰)。木首饰也是国外首饰流行趋势,如手链、项链等。香港一家公司生产了紫檀木首饰,目前产品包括吊坠和戒指,每件报价高达50~70美元。
6.4抚育和管护
珍贵用材树种资源的培育的最终目的是大径级珍贵用材。随着林木的不断长大,要及时进行抚育间伐,以保证林木能在良好的环境下生长。要及时清除病腐木以免虫蛀。修枝是培育干形通直的无节良材的重要环节,要抓紧抓好。修枝时要注意要截痕向下,以免雨水浸渍而引起树木腐朽,枯朽枝应及时修去。此外还要加强管护,防止林木病虫鼠害的发生、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由于珍贵用材树种的价值比较高,盗伐林木的现象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关阅读推荐:
关于我国珍贵用材树种资源培育的若干问题的思考(节选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