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杨木黄杨又名千年矮、小黄插(《分类草药性》)、百日红、万年青、豆板黄杨、瓜子黄杨。产于我国,分布山东、江苏、福建、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俗话说,“鸟中之王称凤凰,木中之王为黄杨”。黄杨木为灌木,不生长在土壤里,而是生长在千米高山云雾笼罩的岩壁上,以岩缝中的滴水和雨露为养分,在没有任何污染的环境下生长,可以说是吸收了天地之精华。黄杨生长极缓,有千年长一寸之说,极其珍贵。该木种无大料,适宜于雕刻或制做木梳及刻印等,供案头欣赏、把玩。黄杨木质坚韧,纹理细腻,硬度适中,经精雕细刻磨光后能同象牙雕刻媲美。随着年代沉积,黄杨颜色由浅入深,古朴美观,别具特色,多用来与高档红木搭配镶嵌,很难制成整件家具,一旦制成,则其美丽无比,身价远高于红木家具。黄杨有股淡淡的清香,雅致而不俗艳,具有杀菌、消炎、止血之功效。在黄杨木生长地的山民,常采黄杨叶做止血药,放置黄杨树枝驱蚊蝇。在中国民间,黄杨木制品一直被奉为百毒不侵、镇恶避邪、平安吉祥之上品。黄杨有嫩黄和米白两种,一般人认为浅色木材制做物件如果不上漆则易沾灰。其实,黄杨有跟荷叶相同的特性,裹淤泥而不染。科学家根据荷叶这一特性研制成纳米材料,黄杨木的结构也是纳米的。另外,关于黄杨木还有一个典故。据《本草纲目》记载:“黄杨性难长,俗话说岁长一寸,遇闰则退,故称千年矮。”清代李渔所著《闲情偶寄》中则表:“黄杨每岁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命也。”类似说法在其他书中同样有提及,如苏轼就有诗云:“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但《博物要论》中也有提到曾有人做过测试,称闰年黄杨并非缩减,只是不长。在《酉阳杂俎》中,关于黄杨木的采伐还有如下的记载:“世重黄杨木以其无火也。用水试之,沉则无火。凡取此木,必寻隐晦夜无一星,伐之则不裂。”这些说法多少给黄杨木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衣,更为黄杨木作品成为人们心爱的把玩之物增添了诸多情趣。黄杨木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高一般为l~3米。树皮呈灰色,外皮有规则的剥裂,茎枝呈四棱形,叶对生,革质,呈圆形、倒卵形、椭圆形等。四季常青,枝叶茂盛,生长非常缓慢,每年只大约生长一寸。木材特征,边材呈淡黄色,木质纹理细密、通直,生长轮不明显,木质坚韧,质地光洁。新剖木有淡香。木质异常坚韧,非常适宜精雕细琢。黄杨科树种有4属多种。一般将黄杨木分为小叶黄杨、大叶黄杨和白杨(为浙江东部特产的珍稀木种)三种,以小叶黄杨为最上等。黄杨木主要用于精细的雕刻作品,且历来是收藏热点。黄杨木雕在存放中会自然变色,颜色一年年会逐渐变深。根据色泽深浅和包浆就可以大致判断出木雕的年代,年代越久的黄杨木雕,其色泽越深,包浆越亮;反之,则色泽浅,包浆少。黄杨木雕的做旧是用一种“油麻色”染成。作伪的色泽不自然,且没有包浆。鉴别时可用软布或棉签蘸取小量“香蕉水”擦拭,赝品会褪色,真品不会襁任.黄杨木用材鉴赏,黄杨木料小,沉香质地却坚韧、细腻,色泽浅黄温润。黄杨木雕成品颜色悦目、均匀,具有象牙般的色泽,俗称“象牙黄”。雕刻品会随着时间流逝,色泽逐年加深。给人以占朴、文雅感觉。
黄杨木叶片(最长不超2厘米)
正宗黄杨木的外观
正宗黄杨木的横截面
这就是网上卖的假黄杨木(厚皮黄杨木)的照片。
注意看,正品和膺品在木头剖开后表现为不同的颜色:膺品颜色很黄,正品是米黄,还有皮的厚度也不同(正品外皮非常薄,最厚不超过1毫米)。
由于真正的小叶黄杨木的资源较少(特别是直径在15公分以上),不少的黄杨木替代品也随之出现。如果你需要获得真正的黄杨木,一般需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识别:1)比较木材的外皮。外皮厚度在1毫米以上的为假黄杨木。2)心材的颜色。真正的为淡黄色,混有其他颜色或白色的为假黄杨木3)木材的气味。正品黄杨木有很轻很淡的香气,没有或其他味道的为假黄杨木。4)化学或物理显微分析法:黄杨木含环常绿黄杨碱D(环锦熟黄杨碱D,cyclovirobuxineD)。木部主含环常绿黄杨碱D、C(cyclovirobuxineD,C)及环原黄杨碱A、C(cycloprotobuxamineA,C)。叶含黄杨醇碱E(buxaminolE)、环朝鲜黄杨碱B(cycloko-reanineB)、环常绿黄杨碱D、黄杨碱E(buxamineE)、环小叶黄杨碱(黄杨批碱,cyclomicrobuxine,buxpine)、环小叶黄杨次碱(buxtauine)等.一般从上面的几个方法就完全可以对是否为真正的黄杨木进行鉴别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人把其他与黄杨木外观类似的木头也叫黄杨木,包括:第一种,水黄杨木。这个在品种和分类上与黄杨木就差十万八千里了,只是名称多了一个水字,名称有点相同而已。这种木材的心材是白色,外皮是灰色,材质粗,皮厚(厚度在0.5公分-1公分左右),容易开裂,有人用这个水黄杨木说是黄杨木骗人。第二种,粗皮黄杨木(或厚皮黄杨木)。这种木材的心材是黄中带绿,材质比较细,这种最与真正的黄杨木不好区别,其实也和水黄杨木一样,根本不是属黄杨木科和属的,完全是另外一个树种。主要的区别在于看皮,这种木头的皮比较厚,在3mm-5mm左右,皮上的裂纹大并且很深。另外,就是木材的心材的颜色不同,这种木材的颜色为黄中带绿,绿得有点发亮的感觉,和真正的黄杨木的淡黄色不发绿不同。这种木材与真正的黄杨木心材的颜色比较接近,难于区别,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外皮的厚度及颜色。第三种:缅甸黄杨木(或越南黄杨木或进口黄杨木),这种与国产黄杨木的主要区别在于颜色和密度。由于这些木材生长在热带,生长快,而国产黄杨木基本生长在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所以进口黄杨木的心材密度极低,不像国产的木纹特别细腻,做出的产品手感十分差。同时,心材颜色发白也没有国产黄杨木特有的香气。上面三种木材的共同特点,就是价格相对较低,木材规格较大。其实,真正雕刻能用的上好材料,只有小叶黄杨木这一种,没有任何其他能够代替的,由于正宗的黄杨木在我国大料十分罕见,许多人就用其他与黄杨木外观和材质相近的假冒黄杨木。所以,大家在识别上要认真甄别!
二、红木红木不是指具体的某一种木头,而是泛指一些色泽呈紫红色,木质又坚硬的木材,如花梨、酸枝木、紫檀等都可称为红木。在相关国际标准中,红木树种被分为“五属八类”,包括紫檀属的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黄檀属的香枝木类、黑酸枝木类、红酸枝木类,柿属的乌木类、条纹乌类、崖豆属和铁刀木属的鸡翅木类。
1.木之极品——小叶紫檀。
小叶紫檀原木
镂空双龙-印度小叶紫檀
其实紫檀木也分很多种,根据《中国树木分类学》介绍,紫檀木为“紫檀属豆科植物,约有十五种”。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紫檀木只有一种,那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叶紫檀”。小叶紫檀,为檀科紫檀属植物,以印度紫檀最优。最早对于紫檀的记载是晋·崔豹的《古今注》,时称“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紫檀非千年不能成材,并且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径仅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在各种硬木中紫檀木质地最为细密,木材的份量最重,入水即沉。小叶檀木纹不明显,色泽初为橘红色,久则深紫色如漆,几乎看不出年轮纹。脉管纹极细,呈绞丝状如牛毛。并且小叶紫檀还是一味名贵的中药,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紫檀能止血、止痛、调节气血。“紫”寓意着祥瑞,在加上紫檀特有的优良木性及稀有程度,所以在明清两朝,紫檀木便倍受皇家所珍视。两朝的皇帝都不惜重金,集天下之能工巧匠打造各种紫檀家具、饰物。这些东西在当时就属于极品,更何况流传至今。其实欧美人士重视紫檀的程度较我国尤甚,据说拿破仑墓前有个15厘米长的紫檀棺椁模型,参观者无不惊讶而羡慕,以为稀有。所以说对于紫檀木“寸木寸金”丝毫不为过。小叶紫檀的木花放在白酒中,可立即分解成粉红色,且与酒形成较粘的胶状物,倾倒时能连成线。这是鉴别紫檀木的有效方法。首先应该是看纹路看颜色,牛毛纹、金星都是紫檀的典型特点,但不可把其他木材的导管误认为是紫檀的牛毛纹,文字也说不清楚,关键还是自己多看实物,看多了也就找到识别紫檀纹路的感觉了。建议大家可以到龙木阁网站看看一些紫檀物件的图片,这样能有很直观的感受。第二就是闻了,这种方法一般初学者不是很容易就能掌握的,用小刀或者砂纸打磨一下木材表面,小叶紫檀有淡淡的微香,如果香味太浓或者基本没有那也不靠谱。市面上常见的大叶紫檀是酸香味,气味比小叶紫檀浓。不过一般的商家也是不肯让您随意打磨他的好物件的。第三就是掂分量,大家都知道紫檀密度高,沉于水的,其他木材或者红木都是比它轻的。而且紫檀木型稳定,表面温润光滑,特别有手感,假如您掂过的紫檀物件超过0件,您也就可以找到这种感觉了。第四种就是泡酒精,这是在网上看到方法,本人还没试验过,觉得不是很靠谱。据说紫檀木屑泡酒精后的浸出液是紫红色的,而且上面还有荧光。最后就是镇纸法,选用正宗的小叶紫檀上品镇纸去敲打待测物件,如果敲击声清脆悦耳没有杂音,则一般就是真的。黄花梨也有这种效果。跟敲击金属一般。2.木中君子——黄花梨。
黄花梨,亦称花榈,其木纹有若鬼面者,亦类狸斑,又名“花狸”。以我国海南生长为最佳,所以又有“海南黄花梨”一说。黄花梨属豆科植物蝶形花亚科黄檀属,是明清前期考究家具的主料。黄花梨木质坚实,颜色从浅黄到紫赤,色泽鲜艳,纹理清晰,有香味,锯解时,芬芳四溢。木结花纹圆晕如钱,色彩鲜艳,纹理清晰美丽,可做家具及文房诸器。在明式家具中首选材料是黄花梨木,这种材料颜色虽不及紫檀艳丽,但因其纹理或隐或现,不静不喧,质地温润。常被人称之为“木中君子”。黄花梨的这些特点,在制作器物时多被匠师们加以利用和发挥,一般采用通体光素,不加雕饰,从而突出了木质本身纹理的自然美,给人以文静、柔和的感觉。纹理:黄花梨的木纹或隐或现,生动多变,像麦穗形状、蟹爪纹,要仔细观察纹理是否清晰、自然、流畅。手感:黄花梨木质坚硬,手感温润,不会有粗涩、戗茬的感觉。颜色:黄花梨木的心材和边材颜色差异较大,心材呈浅黄色、金黄色、红褐色、深褐色等深浅不一的颜色,常带有黑褐色条纹;边材呈灰黄褐色或浅黄褐色。用刀削一些木屑观察颜色,削掉的碎末,放在水里,上面会有一层像机油一样,闪闪发着幽蓝的光。气味:黄花梨佛珠新切面有刺鼻的辛辣味,放置一段时间,有清淡的香味。鬼脸纹:鬼脸纹是黄花梨的鉴别特征之一。海南黄花梨木的结疤处呈现无规则的美丽花纹,称鬼脸,也有人称之为狸斑。这是由黄花梨的生态特征所决定的。注意:鬼脸纹是鉴定黄花梨的重要木材特征,但鬼脸纹的有无不能作为鉴定黄花梨木家具的主要识别特征,在纵断面上,鬼脸纹不明显。此外,在红木、紫檀等木材中,也有“鬼脸纹”,只是不如黄花梨的鬼脸纹美丽、生动。越南黄花梨同样有“鬼脸纹”,但纹理松散,略显呆滞,杂色较多。还有一种草花梨,也有鬼脸纹,但木质粗疏,棕眼大,纹理粗糙,木色由浅黄色至黄色,干涩无光泽,与黄花梨木相比,品质相差甚远,较容易区分。而最难区分的是越南黄花梨和海南黄花梨。其实二者有一个更实用的区别方法:一个是水浸法,就是在木料的表面倒上水,如果是越南黄花梨,木料就会发黄;如果是海南黄花梨,木料则发红。还有一种方法是火烧法,就是取一点木料用火点燃,如果燃烧后的烟灰是灰色的、灰烬是白色的,而且香气是降香味、香气浓郁,那一定是海南黄花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