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或许在新闻里看到过,某条河里挖出了巨大木头,经过鉴定说是“乌木”,随即被组织收回放到了博物馆,于是大家都开始认为,乌木是一种很名贵的木材。
研习君在这要提醒各位的是,像上图中挖出的这种巨大“木材”,我们称之为“阴沉木”,和传统的乌木以及目前市场上较为便宜的“乌木”是完全不相同的。
受众多学名、俗称的影响,“阴沉木就是乌木”的认知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但实际上乌木是一种树种,而阴沉木是久埋于地下未腐朽,可以为器的多种木材的集合名称。
据研习君调查,全网普遍持“乌木=阴沉木”之说,为了区分现有的红木《国标》,甚至把这种等于阴沉木之说的“乌木”列为“古乌木”,发表这些言论观点其中包括多家权威新闻资讯媒体和平台。
所以在正式介绍“乌木”之前,有必要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阴沉木”。
—1—
阴沉木
《辞海》年版解释说:
木材因地层变动而久埋于土中者,称为“阴沉木”,也叫“阴木沙”。一般多为杉木,质坚耐久,旧时以为制棺木的贵重木料。
唐代韦绚在《刘宾客嘉话录》中有一段关于诸葛亮八阵图石堆的描写:
峡水大时,三暑雪消之际,波涌晃漾,大木十围,枯槎百丈,随波塞江而下,几乎水落平川,万物皆失故态。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年冬天特别冷。这天傍晚,青州青云街的老字号张记古玩斋的老板张云朴忙活了一天,看看天色渐晚,正准备关门,从外面跌跌撞撞地走进一个衣着单薄的年轻人,冷得直打哆嗦,进门就问:“掌柜的,您这店里收不收千年阴沉木?”
张云朴眼睛一亮,这阴沉木俗称乌木,是种质地坚硬如石的名贵木材,因其外表光泽,又耐潮不怕虫蛀,是用来雕刻艺术品的上好木料,上了千年的阴沉木更因数量稀少,价格堪比黄金。他连忙请年轻人坐到火炉旁暖暖身子,又是泡茶又是端上点心。年轻人也不客气,就着茶水把桌上的点心一扫而光,才用袖子抹了抹嘴,解下背上的大包袱,递给张云朴。
张云朴打开包袱一看,是一段状似乌炭、表面却光滑亮泽的黑树桩。他翻来覆去打量一番,皱起眉头:“这不是阴沉木,而是块用二十年以上的樗桴木烧成的炭精。”年轻人登时满脸通红,争辩说:“这可是我林家的传家之宝,是我爹临死前给我的,怎么可能是炭精?”张云朴看他神色紧张,心里也明白了几分,和颜悦色地说:“做人以诚信为本,你进到我的店里,就是我的客人,吃几块点心不算什么,可把我当成冤大头,以赝品充当真货,就不对了。”年轻人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踌躇半晌才说话:“不瞒您说,我父亲临死前把这块假阴沉木当成宝贝传给我,我也一直信以为真……”
郑赞赏